係統在手六零年代我稱王 第155章 生鮮店新店選址
送走兩位老爺子,尤啟明跟著林清硯來到“啟明生鮮店”旗艦店,現在,啟明生鮮店不像以前那樣天天排起長龍。集團購買的,大都電話預約,生鮮店會根據他們的需求準時送貨上門。生鮮店的員工,也都熟悉了流程,大大提高了接待顧客的速度。
望著生鮮店裡爆滿的顧客和井然有序的購物環境,尤啟明欣慰的點點頭。
這時,歐陽阿姨向他走來,“啟明,你回來了?”
尤啟明趕忙上前和歐陽阿姨打招呼,“歐陽阿姨,今天第一天上班,感覺如何?”
歐陽阿姨笑了笑,“很久沒上班了,還有些不適應,不過慢慢就好了。”
尤啟明點頭,“上幾天班很快就會適應的。這個店您要儘快熟悉,下一步我想把這個店交給您來管理。”
歐陽阿姨有些惶恐,“啟明,我行嗎?我怕做不好,影響了你的生意!”
尤啟明擺擺手,“不會的,歐陽阿姨。其實管理這個店沒什麼複雜的,隻要你儘心儘力,嚴格按照店裡製定的規章行事,就能管好!”
這時,姐姐尤秀蘭走了過來,啟明,從今天開始我就來這裡上班了。”
尤啟明說道:“秀蘭姐,怎麼樣?還適應嗎?”
尤秀蘭手裡拽著衣襟,“我現在還不能單獨接待顧客,清硯姐讓我先打雜,等慢慢熟悉了,才能接待顧客。”
尤啟明鼓勵道:“彆著急,慢慢來,其實營業員的工作沒那麼複雜,你清硯姐會教你。”
尤啟明和林清硯來到了地下養殖池。他放出了1000斤鮐鮁魚和幾百斤小白菜,“清硯,趁著這個魚還活,你馬上讓店員掛牌銷售,記得一定要搭配小白菜。”
“好的,老闆!”林清硯端起一筐魚快步跑上1樓,幾個店員很快將1000斤魚搬到櫃台。顧客一看,活蹦亂跳的魚,而且價格還非常便宜,紛紛搶購起來。有幾個集團購買的,見到這個魚的品相這麼好,也紛紛訂購。很快,1000斤魚便銷售一空。
這次尤啟明又來到地下一層,放出了2000斤魚。“清硯,今天就放這麼多吧,看來這個魚還挺受歡迎!”
林清硯也沒想到,這個魚這麼好賣。“老闆,明天一早你直接放5000斤,如果剩下就放進冰櫃。”
尤啟明笑著點點頭。
兩人離開生鮮店,直奔九龍城寨。
來到九龍城生鮮店門口,趙玉傑也剛好趕到,三人進入生鮮店。這一處房產與銅鑼灣羅素街生鮮店樣式大致相當,是兩層樓帶地下的結構,麵積比羅素街的店麵大了近一倍,還帶了一個後院,後院有幾間房子。
林清硯介紹道:“老闆,我的意見是,門臉與羅素街形成統一的風格,招牌以後所有的生鮮店都一致。後院除了兩間做庫房外,留一間給兩名夜間值守的保安住。地下一層結構也參照羅素街門店,您看這樣設計行嗎?”
尤啟明點點頭,“就這麼辦,按照羅素街的風格裝潢就可以。後院的一間可以給店長當辦公室,記得以後所有的門店都要安電話,以方便聯絡。”
兩人點頭,“是老闆,我爭取在三日內完成店麵的裝潢。”趙玉傑答道。
尤啟明是第一次進入到九龍城內。街上行人不少,大多行色匆匆,不做過多的停留。顯然,這裡的治安很差。
尤啟明決定在街上逛逛,實際體驗一下九龍城內的情況。
九龍城內的商鋪也不少,但他發覺每個商鋪門口好像都有幾個人在值守。
林清硯介紹道:“這裡的店鋪大多是由幫派開的,你看門口站著的人都是幫派的人,城內大白天也經常出現搶劫和火並。港島一些有實力的幫派和大家族的人,都喜歡來這裡購物,因為這裡的物價便宜。這裡的雇工大多數是一些沒有身份的黑戶人,大陸逃港者占了很大的比例。”
潮濕的黴味混著街邊攤檔的油煙味,在九龍城寨狹窄的街巷裡彌漫。尤啟明踩著坑窪不平的石板路,身後跟著身姿挺拔的林清硯和趙玉傑。剛看完集團規劃的生鮮店選址,他特意繞路走了這條更貼近城寨原生態的街巷,想實地感受一下這裡的商業土壤——混亂中藏著旺盛的生命力,往往纔是最真實的市場反饋。
“老闆,這裡的商戶流動性很大,治安是主要的問題。”林清硯的聲音壓的很低,目光不動聲色的掃過牆邊,牆角那些若隱若現的陰影,“剛才三個轉角,至少有五撥人在盯梢。”
尤啟明微微頷首。60年代的九龍城寨,本就是三不管地帶的代名詞,黑幫、流氓、投機者在此盤根錯節,治安二字幾乎是奢侈品。他正想開口,前方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呼聲和雜亂的腳步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