係統在手六零年代我稱王 第323章 鋼鐵巨艦的“靈魂”注入(上)
寶安灣的晨曦穿透海霧,為停泊在專用碼頭的“001號”驅逐艦鍍上了一層流動的金輝。艦體簡潔淩厲的線條在光線下呈現出一種超越時代的冷峻美感。
尤啟明站在碼頭上,身後跟著張曉明和藍海兩位“啟明集團”的ai高管。
他們麵前,是海軍裝備部王部長帶領的、規模遠超預期的專家驗收團。不僅有艦船、動力方麵的專家,更有雷達、電子戰、武器係統等各個領域的國寶級人物。他們的眼神不再是單純的期待,而是混合了審視、好奇與一絲難以掩飾的震撼。
“尤總,這艘船……很安靜。”王部長開口的第一句話就點出了關鍵。
不同於傳統驅逐艦那種時刻能感知到的、鍋爐和渦輪機低吼的“生命力”,“001號”靜默地浮在水麵,如同一頭收斂了所有生息的深海巨獸。隻有靠近了它,才能隱約聽到艦體內部某種極低頻率的、彷彿來自異界的能量流動聲——那是小型化核聚變反應堆穩定執行的證明。
“因為它有一顆“永動”的心臟。”尤啟明微笑的側身,對張曉明點了點頭,“曉明,為各位首長展示動力核心的實時資料。”
張曉明上前一步,手中的平板電腦與艦橋主控製係統無線連線,一組組資料投射到臨時架設的大螢幕上。
“反應堆輸出功率,穩定在額定值150m瓦,當前,負載僅需45%,核心溫度,1850攝氏度,由液態金屬鈉閉環冷卻係統維持,效率是傳統蒸汽輪機的5倍以上。”張曉明清脆的聲音回蕩在碼頭,“目前,燃料棒消耗度,百分之0.0001。理論上,以當前功率執行,單次填充的氘氚燃料可供艦體持續航行超過20年,或以30節航速環繞地球500圈。
人群中響起一陣壓抑不住的吸氣聲。20年!這意味著,在戰艦的整個生命週期內,幾乎無需考慮燃料補給問題,徹底改變了海軍遠洋作戰的後勤正規化。
“續航力隻是基礎。”尤啟明接過話頭,引導眾人將目光投向艦橋上方那麵巨大的、呈現微妙傾斜角度的平板,“真正的力量,在於它的“眼睛”和“拳頭”。
登艦後,專家團立刻分頭行動,深入這艘技術奇觀的各個核心位置。尤啟明則親自陪同王部長來到了綜合艦橋指揮中心。
這裡沒有傳統艦艇裡密密麻麻的儀表盤和按鈕,取而代之的是環繞四周的大型一體化高清顯示屏和數個簡潔的控製台。藍海正坐在主控台前,雙手在虛擬光感鍵盤上飛快操作。
“王部長,我們現在進行雷達係統極限探測測試。”藍海向他報告道。
隨著張曉明的指令下達,主螢幕上瞬間亮起一個複雜的半球形掃描圖。以“001號”為中心,半徑800公裡內的空情被實時構建出來。民航客機、訓練機群、甚至高空飛過的氣象氣球,都以光點的形式清晰標注,旁邊自動列出高度、速度、航向等實時資料。
“探測距離800公裡,同時跟蹤目標數量……256個。”王部長念出螢幕一側的資料,聲音有些乾澀。這個數字超出了世界現有最先進係統的3倍有餘,此刻,他甚至有些感覺不太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