係統在手六零年代我稱王 第330章 鐵臂勾勒,藍圖初現(上)
協議既成,雷厲風行。尤啟明的效率讓史雲鵬和黃將軍這兩位老行伍都深感震撼。早餐會談結束不到兩個小時,就在史雲鵬還在消化著剛才接收到的龐大資訊量時,產業園的初步規劃草圖已經由ai助理藍海完成,並通過平板電腦呈現在他眼前。
“史主任,請看,”尤繼武在一旁負責解說,他對圖紙的理解如同呼吸般自然,“這是根據地形地貌和專案要求進行的初步功能分割槽。東側臨港區域規劃為重型裝備製造區,用於卡車和未來可能的重型車輛和重型機械生產;中部為核心研發區和電子產業區,手機和通訊裝置以及未來的家電產品生產線將設立於此;西側靠近現有軍工產業園的區域,設為綜合製造區,電動吉普車和三輪車專案先行入駐。主乾道網路和配套的能源、供水、排水係統也已做了預留設計。”
圖紙線條精準,分割槽合理,考慮周全。史雲鵬挑不出任何毛病,隻能連連點頭。
“至於施工力量,”尤啟明介麵道,“集團旗下的“啟明建設”已經待命。首批1000台施工單元正在從各處的倉庫調運過來,預計今天下午就能陸續抵達場地邊緣集結。”
“1000台……施工單元?”史雲鵬對這個詞感到好奇,他想象著可能是大型的推土機、挖掘機之類。
尤啟明微微一笑:“史主任,黃老爺子,老爸,如果幾位不累,我們現在就可以去現場,看看先頭部隊的工作情況。”
這個提議正合史雲鵬和黃將軍之意,他們迫切想親眼見識一下尤啟明口中的“建築機器人”和“高效施工”。
一行人再次坐上那輛安靜的電動吉普車,駛向那片規劃中的熱土。
車子離開“軍工產業園”的核心區,駛上一條臨時開辟的土路,遠遠地,就聽到了低沉而富有韻律的轟鳴聲,不同於傳統柴油機發動機的咆哮,那聲音更集中,更富有科技感。
當車子爬上一個緩坡,前方豁然開朗時,史雲鵬不由自主的倒吸了一口涼氣,連見多識廣的黃將軍和深知兒子底細的尤繼武,眼中也閃過一絲驚歎。
眼前的景象,超越了他們對“施工”二字的全部認知!
目之所及,是數十台從未見過的鋼鐵巨獸,在井然有序地工作。它們形態各異,有的如同放大了數倍的鋼鐵蜘蛛,多條液壓臂靈活地揮舞,進行著精確的土方平整;有的則是龐大的履帶平台,上麵架設著不知名的裝置,發出特定頻率的振動,所過之處,土地彷彿被無形之力壓實,變得堅硬如石;還有的像是長著多條“觸手”的扁平車輛,觸手末端噴射出高速粒子流,輕鬆的切開岩石和硬土……
這些裝置全都看不到駕駛艙,他們的動作卻精準而協調,彼此之間保持著最優的距離,施工效率高的驚人。一片原本起伏不平、布滿雜草灌木的荒地,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被削平、壓實,變得規整。
“這……這些都是機器人?”史雲鵬指著那些“鋼鐵巨獸”,聲音有些乾澀。
“可以這麼理解,史主任。”尤啟明解釋道,“他們是整合了ai導航、環境感知和多功能作業臂的智慧工程平台。我們稱之為“重型工程機器人”。他們通過我們部署在空中的中繼站和,soon-to-be(即將升空)的衛星進行資料互聯,由中央控製係統統一排程,可以實現24小時不間斷協同作業。”
正說著,1台負責平整土地的機器人,正好工作到他們附近。隻見它伸出幾條較細的機械臂,臂端不是鏟鬥或鑽頭,而是某種掃描裝置,對著地麵快速掃描,然後主機械臂根據掃描資料微調角度,進行毫米級的精確平整。
“他們還能自己判斷地形?”黃將軍饒有興致地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