係統在手六零年代我稱王 第344章 衣錦還鄉,臨江升溫(上)
就在尤啟明穿梭於京城,與學界泰鬥、軍方棟梁縱橫捭闔之際,他的父親尤繼武,乘坐“啟明集團”那架標誌性的高速公務機,悄然降落在了臨江市“啟明集團辦事處”的院內。
這架源自“卡拉”位麵的公務機,流線型的機身泛著冷硬的金屬光澤,與其說是一架飛機,不如說更像是一艘來自未來的小型星艦。它采用顛覆性的氘氚核聚變發動機,能以五馬赫的驚人速度巡航,從寶安到臨江,不過是片刻之功。
飛機平穩著陸,艙門開啟,尤繼武邁步而出。
院內,早已等候多時的家人立刻圍了上來。父親尤老鐘、母親劉大紅臉上洋溢著自豪與期盼的笑容,大哥尤繼廣和嫂子也帶著孩子站在一旁,眼神中滿是與有榮焉的喜悅。辦事處主任,ai模擬機器人韓江,帶著128和129服務型機器人則微笑著站立在一旁。
“爹,娘,大哥,嫂子,我回來了。”尤繼武快步上前與家人一一打招呼。雖身居高位,技術通神,但在家人麵前,他依舊是那個孝順的兒子、可靠的弟弟。
“回來就好,回來就好!外邊冷嗖嗖的,快,都彆站著了,快進食堂,咱們邊吃邊聊!”尤老鐘作為一家之主,雖內心激動,但還是保持著沉穩,張羅著大家進屋。
辦事處的食堂寬敞明亮,供暖充足,與外麵的冰天雪地形成鮮明對比。128和129早已備好了一桌極具臨江地方特色,卻又用料考究的豐盛午餐。眾人落座,氣氛溫馨。
尤繼武簡單向家人介紹了自己在寶安的工作情況,重點描述了“高科技產業園”的蓬勃發展,以及“啟明集團”旗下的幾個核心專案的驚人進展。聽著那些聞所未聞的技術名詞和堪稱奇跡的建設速度。尤老鐘和劉大紅隻是不住地點頭,他們或許不懂那些深奧的技術,但他們知道自己的兒子,孫子,正在做著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業。
尤繼廣則聽得心潮澎湃,他作為省稻種辦辦公室主任,與“啟明集團”在農業專案上的合作緊密,深知這個集團的能量。他忍不住問道:“繼武,聽說你們那的電動吉普車,充滿電能跑1000公裡?還有那通訊器,隔著幾十公裡都能清晰通話?這都是真的?”
“千真萬確。”尤繼武肯定的點頭,“大哥,這些產品已經量產。集團的技術儲備,遠超我們的想象。”
一家人剛剛端起酒杯,準備為團聚和美好的未來乾杯,食堂門外傳來了腳步聲。韓江適時通報:“尤主任,東江省董作舟省長和臨江市王輝市長來訪。”
話音未落,董作舟省長和王輝市長已經笑著走了進來。原來,王輝市長得知尤繼武要回臨江的訊息後,立刻彙報了正在臨江視察的董省長,兩人便聯袂而來,既是敘舊,更是探尋新的合作機遇。
“老伯,老嬸子,身體還硬朗啊!”董作舟首先熱情地向尤老鐘夫婦問好,又對尤繼武笑道:“繼武,你現在可是我們東江走出去的驕傲!聽說你在寶安那邊搞得風生水起,我們在家裡聽著都為你驕傲!”
王輝市長也連忙敬酒,言語間充滿了對尤繼武和“啟明集團”的敬佩。
尤繼武讓家人繼續用餐,自己則和大哥尤繼廣在旁邊的包間另開了一席,專門陪同董省長和王市長。
席間,尤繼武更詳細地彙報了赴任“寶安高科技產業園”管委會主任後的工作,重點介紹了園區內幾條已經投產的生產線,特彆是電動吉普車和新型通訊器的卓越效能,並透露了下一步生產手機的計劃。
董作舟聽得目光炯炯,他放下筷子,語氣誠懇的說道:“繼武,看到“啟明集團”發展的這麼好,我由衷的高興!你們為臨江,為東江省做出的貢獻,我們都記在心裡。今天我來,還有個不情之請。”他頓了頓,看向尤繼武,“現在,咱們臨江工業基礎也不錯,尤其是機械加工方麵有一定底蘊。“啟明集團”那個五噸載重卡車專案,能不能考慮在臨江也落地一個分廠?或者建一個相關的配套產業也行!這對於拉動我們東江省的工業升級,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