係統在手六零年代我稱王 第375章 海鮮宴與深度思考
夕陽將“寶安產業園區”的玻璃幕牆染成一片金紅。結束了白天令人眼花繚亂的技術轟炸,尤啟明在集團接待中心的頂樓餐廳,擺滿了來自深海的饋贈:清蒸龍蝦肉質飽滿q彈,蒜蓉粉絲蒸鮑魚,散發著誘人的香氣,比臉還大的帝王蟹腿已然拆好,隻需輕輕一掰,便是雪白的蟹,還有油爆螺片、金黃酥脆的炸蠣黃,以及一盆奶白色的、熱氣騰騰的魚湯。這些食材都是由“啟明集團”的椰子島海鮮基地提供,其新鮮度。讓這些久居內陸的教授們驚歎不已。
周校長連連擺手,“啟明同誌,這太破費了,太破費了!”
尤啟明舉杯,笑容真誠:“周校長,各位教授,遠道是客。我們“啟明集團”能有今天。離不開國家支援,更離不開未來的人才。清木是國之重器,這點心意,不成敬意。更何況,接下來還有事要麻煩各位呢。”
席間,氣氛熱烈。教授們雖然味蕾享受著美味,但心思顯然還沉浸在白天的震撼中。酒過三巡,話題便不由自主地回到了技術上。
一位計算機專業的孫教授摸索著尤啟明贈送的、輕薄如筆記本的電腦(儘管他還不熟悉這個名詞)忍不住問道:“啟明同誌,這“手機”與“膝上型電腦”,其運算核心與顯示技術,實在超乎想象。不知……不知我們大學,可否開設相關的物理課程?哪怕隻是最基礎的介紹也好。”
尤啟明與父親尤繼武交換了一個眼神,尤繼武沉穩開口:“孫教授有此想法,正是我們樂於見到的。基礎的通識教材,以及相關的程式設計入門資料,啟紅和啟亮正在整理編寫。一些不涉及核心機密的原理性內容,我們可以向清木開放,作為電子資訊工程專業的先導課程。”
“核物理方麵也是如此,”尤啟明介麵道,“我們會提供1套由淺入深的理論框架資料,幫助諸位建立更前沿的知識體係。具體的應用工程技術設計是集團的核心機密,暫時無法公開,但純粹的理論研究,我們樂於清木共同探索,甚至可以合作成立聯合實驗室,資金和相關的實驗室儀器由“啟明集團提供。”
這番話讓在座的教授們激動不已。這意味著,清木大學將有機會站在這個時代的知識最前沿。
五星級客房內的不眠夜
晚宴結束後,周校長將九位教授都召集到了自己的套房。五星級標準,其舒適與先程序度,再次讓他們咋舌,但此刻無人關注這些。
“諸位,都說說吧,感受如何?”周校長開門見山,聲音因激動而微微發顫。
物理係的李教授率先開口,語氣激動:“校長!我們看到的不是技術,是神跡!不,是超越了現有科學框架的體係!那聚變堆的控製精度,那材料的效能……我感覺我過去幾十年學的物理,需要重寫!”
“還有那手機和電腦!”孫教授迫不及待地接話,“如此小巧、運算能力卻似乎深不見底!這背後必然是全新的電子管……不,可能根本不是電子管技術!我們必須立刻成立新的專業,就叫“微電子科學與技術”!”
材料學的王教授深吸一口氣:“我最關心的是他們的材料製備工藝。無論是飛機外殼還是反應堆內壁,那些材料的效能指標,我們現有的理論都無法解釋。我建議,立刻與“啟明集團”開展材料學的聯合攻關,哪怕隻是解析他們提供的理論資料,也足以讓我們的材料學前進50年!”
機械工程的趙教授則對生產線自動化程度念念不忘:“他們的機械臂,加工中心……精度和效率簡直匪夷所思。我們的機械設計與製造專業,必須全麵改革,引入自動化、智慧化概念!”
討論越來越熱烈,從學科建設到科研專案,從人才培養到合作模式。每個人都意識到,這不僅僅是一次參觀,更是一次對清木大學乃至整個中國高等教育體係的洗禮與重構。這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更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遇。這個夜晚,無人安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