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神話:洞穴之神 序 創世紀
-
(如果閱讀起來實在有障礙,可以跳過,作者的把握還欠缺一些火候)
死亡不存於神明,輪迴不容於神明
一切開始於一次回想,無形無質的混沌第一次擁有了名——卡俄斯。
於是無形化為有形,無質得其本質,混沌失其真意,沉眠喚醒世界,這一切應當被賦予意義。
就讓混沌被需求驅動建立具體,萬物得此溝通相互聯絡。
就讓原初於無形之中誕生,從無質之處找回意義。
而後纔有了他們。
他們是熱的、乾的、濕的、冷的;他們是火、是土、是水、是風。
他們尋求著意義、目的、結果、過程。
他們應當由此撥出自我的真名。
但誰應當來做那第一呢?誰又應當在誰之上呢?
對於混沌的卡俄斯,這問題似乎並不重要,可他們的意義給予了他們想法。
最主動的,總是想當第一。最厚重的,當然並不在意。最感性的,笑著煽風點火。最活潑的,對此不合心意。
最後都不滿意,創世的爭鬥因此開啟。
最主動的攫取了秩序與穩定,他自認應當站於萬靈之上,便將犄角指向他的敵人。
最活潑的死攥著混亂與變動,他不滿那高抬的頭顱,毅然地回擊著他的傲慢。
祂劃開混沌的一擊,讓遠觀著的最厚重的與最感性的漸漸遠離,輕的與重的不再相聚,創世便有了第一次呼吸。
爭鬥持續,但創造的步伐卻不能因此停止。
世界卡俄斯呼喚道:“讓創造與繁華重回最厚重的懷抱吧!讓消泯與唯一陷進最感性的心中吧!之後隻需呼喚真名,世界將於此誕生。”
可有怒吼聲傳來:“你們怎敢!這狡詐的麵目、背叛的行徑,當接受來自我們的怒火的懲罰。”
於是,源自憤怒的共同一擊,將最感性的斬碎、將最厚重的擊倒,他們則繼續爭執著第一。
無數次對決的結果,是最主動的不再熊熊燃燒,是最活潑的隻剩下最後一口氣。
最後一擊,狂風用儘全力吹飛了灰燼,最活潑的抓住了機會呼嘯至世界之頂。
祂喚出了真名:“我的名當被弘揚,記住我為厄洛斯。”
可當火焰再燃之時,厄洛斯已無再戰之力,祂隻得含恨於最主動的犄角之下,最後化為了無數碎片沉淪向大地。
終於,最主動地在其後取得了勝利。
但薪柴已被耗儘的祂還是倒在了世界之巔,未能撥出全名。
世界重回寂靜。
直到,最厚重的甦醒。
眼見身後的殘軀、身上的灰燼,這滿目瘡痍。祂於歎息中喚出了真名:“你們可稱呼我為蓋亞。”
蓋亞抬起雙手擁抱整個世界,她讓一切繁榮之物紮根於身,讓一切被創造的稱頌她為母親。
蓋亞成為這個世界得以發展的基礎,她成為了承載、養育、創造這個世界的大地。
可是,“還不夠,還不夠!”卡俄斯睡前的呢喃再一次響徹世界,他將散落的軀體一一喚醒。
來自最感性的碎片最先醒覺,他們貪婪地吞噬著爭鬥中所留下的殘餘。
終於,毀滅且混亂地在嘶吼中喚出了:“塔—爾—塔—洛—斯!!!”
之後,最神秘且無形地在無聲中宣告著:“厄瑞伯斯。”
最後,那黑暗且安靜的於冪冪低語中訴說著:“我的名為倪克斯。”
原初四神得以誕生。
平衡已被打破,輪迴不複存在,這僅有的又不足以支撐萬物發展,這世界缺少太多太多。
但那因創世而來的長眠如期到至,卡俄斯再無能力改變。
沉睡前,祂將世界都被交給了未來。
在這缺少驅動與溝通的初生世界,一切都會隨著卡俄斯一同陷入了長眠。
直到那深藏於餘燼中,名為“權力”的本質,以消散的碎片為給養,借蓋亞的身軀為溫床,在卡俄斯無意識地推動下,在初生世界的期盼中,讓最初的勝利者得以降生。
他對這個世界高聲宣告著:“我來自創世之初,承接著偉大的勝利,亦應當是一切的最初、一切的主宰。我贏得了這個世界,自當站立於萬物的前方、接受眾生的俯拜。我統治之下的一切神靈都記住了,我為烏拉諾斯,天生的世界之王。”
世界迎回了被驅動的意義,萬物得以被推動運轉,世界慢慢地導向發展的正軌,原初之神們也迎來了甦醒的契機。
毫無疑問,最先甦醒的便是烏拉諾斯的母親——蓋亞。她看著從自己腹中跳出來的烏拉諾斯,微笑著抬起頭、彎了下腿,她站起身來抱向自己最初的孩子。
而抬起來的、高聳的大地有了自己的意義,他大聲喊出了自己的名:“我是向上的期望,是大地的支柱,我的名為烏瑞亞。”
同時彎下去的、低窪的也有了自己的意義,他沉聲說出了自己的名:“大地需要向下的接續便有了我,祂誕下了我——蓬托斯。”
蓋亞在虛無中創造了權柄,於是儀式有了名字——此為大地之輪,獨屬於地母神的誕神儀式
而在見證了自己又兩個孩子的誕生後,蓋亞顯得更加興奮,她熱情地摟住烏拉諾斯。
在最感性的與最活潑的碎片影響下,一些有彆於神性的另類情感於烏拉諾斯心中盪漾開來。
他摟緊了蓋亞纖細的腰肢,讓自己寬闊的胸膛更加貼近蓋亞。
當然了,那些新生之神們也是後話了。
現在我們或許應當歡迎另一位最初的神明。
蓋亞那源自心中的一絲不為人知的難為情則是他降世的催生劑。
他的智慧來自世界之外,他的雙眼遍曆創世至今,他甚至親眼看見自己的誕生過程。
他是洞穴的神明——利姆波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