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西遊之方寸山二師兄 > 第114章 慧劍破妄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西遊之方寸山二師兄 第114章 慧劍破妄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第114章

慧劍破妄

負山伽藍在黑水河畔開辟負山淨土成佛。

受到佛門認可禮讚。

自此,李海益也多了個佛門稱號。

此處的佛,不是大乘真佛,而是辟支佛號。

佛門號稱,有恒河沙數佛,這裡的佛指的,是世間一切覺悟佛性,發願度人度世之靈。

如來佛祖以禮讚為名,其實就是點明佛門讚許李海益的負山伽藍分身的行為,但負山伽藍畢竟沒有受戒出家正式加入佛門,所以隻算是辟支佛,自成一體。

文殊普賢觀音地藏四大菩薩,是李海益的負山伽藍的法脈來源,因此長讚佛號之中,有這四位的功德宣願。

代表李海益與這四位關係匪淺。

雖然成了辟支佛,但李海益並未以佛號自稱。

他又不是沒有見識的井底之蛙,對於佛門的稱呼,還是有些研究的。

三界之中,佛門能稱佛祖的,隻有橫縱三世佛,這五位,都是真正證道大覺的存在。

能稱佛的,都是有望證道大羅或已經證道大羅的存在。

這些人有名有姓,共計四十六位。

加上未來的唐玄奘和孫悟空,總共也才四十八位。

菩薩的數量很多,但也得是得了正果,且有望證道太乙的大能。

由於個人選擇不同,有些菩薩,有成佛的修為,卻不願意成佛。

但修為神通不夠,是無法成佛的。

李海益已然得了正果,即使負山伽藍隻是個分身,李海益也沒有自謙過度,而是選擇自稱為負山伽藍菩薩。

正當李海益的負山伽藍在為還願努力時,穿著錦斕袈裟的唐玄奘,則在與四位徒弟,講解佛門正果。

“三界四洲,長生者,隻有仙、佛、神聖!仙以金仙為界,證得金仙,則萬世不滅,不朽長存。佛以金剛為界,得金剛法力,則金身不滅,累世為佛。

比丘、金剛、羅漢、菩薩、佛;凡佛門禪修之人,均依此次第求果位。”

仙道,至金仙圓滿。

佛門苦修,也到金剛圓滿。

金剛之上的羅漢、菩薩、佛,是三種不同的修行。

“師父,如何成就羅漢?”

沙僧開口問禪。

唐玄奘道:“羅漢正果,為第三等果,亦是小乘佛法最高果位,苦修琢磨,若無大乘佛法發心,至多證得羅漢!阿羅漢之果,六根清淨,根性生發佛性,智慧神通具足,自性成佛。”

看了眼沙僧,唐玄奘補充道:

“金身羅漢,若不發心渡世,也不過俗人一個,你既已出家,當覺悟佛心,借鑒可以,卻不必求羅漢果,還是發心渡世,求菩薩果為上!”

孫悟空卻不理會什麼羅漢、菩薩,上來就開口道:

“昔年我修行時,師父說我功成隨作仙和佛,仙我當過了,沒什麼意思,如今拜了新師父,請師父教我成佛之法!”

此時的孫悟空,早已證道金仙,四大本心,鬥戰勝佛,都已覺醒通神。

混世四猴,加上一顆人的佛心,孫悟空早已不是純粹的妖了。

他,有了人性。

如今的他,想成佛。

唐玄奘欣慰的摸了摸孫悟空的腦袋。

彆看唐玄奘此生手無縛雞之力,但他人高馬大,個頭要比孫悟空高一大截。

摸猴腦袋,唐玄奘倒是十分順手。

幾個徒弟之中,豬八戒誌不在此,沙僧資質平庸,白龍馬業力加身,成佛都無希望。

但是即便如此,唐玄奘也願意誠心教導他們三個發心渡世,傳法教化,若能讓他們三個證菩薩果,也不枉師徒一場。

但唐玄奘不知道的,他的另外三個徒弟,早已有了打算。

豬八戒一邊吃齋,一邊小聲嘀咕:

“佛陀菩薩,多管閒事,羅漢金剛,多此一舉!”

天蓬真君分身轉世,走的是正經仙道。

此身學佛,到底隻是分身,享受,消化玄豬大帝本源,助力本體修行,纔是豬八戒的打算。

學佛?那多沒意思。

沙僧此時,心中也無半點動搖。

菩薩果的事情,他早有打算。

金身羅漢,纔是沙僧自己的追求。

六根清淨,佛性自生,智慧神通具足,還不用勞心勞力,受到大願束縛,多好。

善日光明法,吞惡渡世,本就是菩薩果修行之法。

在流沙河,沙僧吞惡修行,吃人煉法。

旁的都是惡人,但唯獨,有一個例外,那就是唐玄奘的前九世。

無論哪一世,金蟬子都是大善

第114章

慧劍破妄

人。

但沙僧卻依舊吞了唐僧前世。

這是因為,金蟬子誹議佛法。

對眾生,前九世是善,對佛門,那便是無可非議的惡。

沙僧吃金蟬子轉世,是在幫他,而不是在害他。

因果迴圈之下,隻要護唐玄奘取回真經,就能功德圓滿。

加封大職正果,自修羅漢金身,也不耽誤他得菩薩正果。

小白龍更是心中不屑。

他與佛門的淵源糾葛頗多,是得羅漢果還是菩薩果,他說了不算,得八部天龍和如來佛祖說了纔算。

有些事情,由不得他們。

看著幾人心思各異的模樣,負山伽藍心道:

“果然,成佛哪有成仙逍遙!幸好,我的佛性,給了分身!既如此,那就以此身為佛,算是為三界眾生,做出個貢獻了!”

天市垣天市帝君府內,李海益張口吐出一道天罡清氣。

此清氣劃破長空,悄無聲息的化作星光,照耀在錦斕袈裟的定海神珠之上。

負山伽藍抓住清氣,用手一抹,此清氣化作一把慧劍。

“我作佛時,若有迷惘愚鈍,執迷不悟者,願持慧心寶劍,刺破愚鈍,不使本心困惑!今我以天罡清氣為引,立負山慧劍,凡有癡頑不悟者,天罡化劍,破妄除惑!”

此言一出,三界九天之上,天罡清氣層中,多了一些微妙的變化。

有修行者遇到妄念時,隻要持負山伽藍印,就能召來一把清氣所化的慧劍。

此劍能破開心中迷霧一瞬,宛若一道靈光。

雖無半點真實殺傷力,但卻十分有用。

李海益是辟支佛,無佛門真經傳世,因此此法隻能口口相傳,有些有機緣的,也能在煉化天罡清氣的時候,獲取對應法門,召喚慧劍。

四願還其二,李海益的負山伽藍分身隻覺一陣輕鬆。

至於另外兩願,不是李海益不想現在還,而是因為,菩提開悟需要專門參悟法門,負山巨力加持,也需要參悟單獨的法印法門。

法不可輕傳,這後兩願不能亂傳,否則,就不是還願,而是亂法了!

佛祖的真經,都不可能亂傳,更何況是負山伽藍一個辟支佛呢。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