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之方寸山二師兄 第325章 三才陣
最終,拿出主意的,是酆都大帝。
“魔祖雖凶,難抵天地之浩渺;
無天固強,不及萬靈之心齊。
若以天、地、人三才為陣,割一方為界,或可抵擋!”
酆都大帝此言一出,在場的眾人,都有了想法。
李海益看向二郎神:
“真君是天仙,又懂天庭正法,不如,主張三才之天?”
二郎神毫不猶豫的就答應了下來。
他想當天帝許久了,在地仙界沒機會,隻能困居灌江口,如今在這無天大世界,倒是得償所願。
李海益是八卦神光鏡之主,能來此界,都是李海益的功勞,對於李海益指揮的事,他們都沒有意見。
“酆都大帝,晚輩是人仙,三才之人陣,就我來主持,至於三才之地陣,就交給大帝您了!”
酆都大帝並非地仙,他是鬼仙,而且,是鬼仙之祖。
在鬼仙之中的地位,類似於鎮元大仙在地仙之中的地位,當然,要稍低一些。
畢竟,在酆都大帝之上,還有後土娘娘這個輪回之主。
定了主意之後,三人就分彆去準備了。
在準備的這段時間內,拖延無天的任務,交給了四位領頭人之中,唯一不需要主持三才大陣的,孫悟空。
對這個一看就十分難纏的任務,孫悟空答應的,卻十分爽快:
“放心吧,俺老孫太乙時逃不出如來的手掌,如今俺也成佛了,鬥一場,誰贏誰輸,還不一定呢!”
四大本心萬全,給了孫悟空底氣。
二郎神和酆都大帝,或許對孫悟空拖延無天這事,還多少有些懷疑。
但李海益十分放心。
作為與孫悟空師出同門,而且同樣四大本心萬全的李海益而言。
他對於覺心萬全之後的修士能有多難纏,再清楚不過了。
本身,大羅就是法力無邊,神通無限的代名詞。
以覺心之道,本心萬全的大羅,手段更是詭譎。
最大的特點,就是難死!
李海益是如此,孫悟空,更是如此。
其中的關鍵,就在萬全境界前四個字上:
“不生不滅!”
本心不墮,不生不滅。
這可不是虛言,這裡的不滅,錨定的是本心,而不是不朽金性。
金仙之後,抹殺仙神,主要的辦法,就是磨。
是金仙,就磨滅不朽金性,是太乙,就磨滅太乙本源,是大羅,就磨滅過去、現在、未來三身。
可覺心之道的修行者,走了另外一條路,將不朽的特性,融入了本心之中。
想要殺一個本心萬全的修士,辦法依舊是磨,隻要能磨的本心動搖,萬全之心境界退轉,就能成功殺死。
可偏偏,每個修覺心之道的修士,都是心智堅韌之輩。
一下修四個本心的,更是如此。
更何況,那可是孫悟空啊,五百年都動搖不了這石猴子的心,李海益可不覺的,短短幾年,能奈何的了他。
“孫悟空,我整合天庭,需要三年時間,希望這三年,你不要死了!”
二郎神給出了自己的時間表。
酆都大帝發言更是簡潔:
“三年,足夠了!”
李海益上前,拍了拍孫悟空的肩膀:
“多周旋周旋,被抓了也不要緊,三年後,我去救你!”
孫悟空見李海益這般說,十分不滿:
“師兄你看好了,誰抓誰,還不一定呢!俺老孫,可是有七十二條命!”
這次,孫悟空沒有瞎說。
主修地煞七十二般變化的他,本心萬全之後,衍氣衍神,為七十二般變化的煞氣靈神,補全了缺陷。
如今,孫悟空是真的有七十二條命。
想要真拿住他,需要將七十二道地煞靈身都抓住,纔可能真的鎮壓住他。
本心萬全之後,孫悟空第一個開發的神通,就是這地煞七十二靈身之術。
這是一門,逃遁保身的神通。
孫悟空,也是怕了西遊這一路上那般多的捉拿手段了。
印象最深的,一是如來的掌中佛國,二是鎮元大仙的袖裡乾坤,三則是彌勒的金鐃。
如今有了地煞靈身之術,孫悟空,已經不再怕上麵這三種神通了。
打依舊是打不過,想要鎮壓他,已然不可能了。
孫悟空一個筋鬥,飛到了西牛賀洲。
腳踏實地,往地下一跺。
七十二道地煞靈身,順著地脈之中的地煞之氣,潛藏到了各處。
這就是孫悟空這地煞靈身之術不怕鎮壓的原因。
七十二道地煞靈身,每一個都獨立存在,且能作為孫悟空本心歸來的載體。
再厲害的鎮壓神通和法寶,也不可能同時鎮住孫悟空的本體和散入各處的地煞靈身。
在成佛之前,本心尚未萬全,無法衍氣衍神。
被拿捏住本體,再多的分身,也隻是個笑話。
但本心萬全之後,心在身在。
身隨心遁。
一旦被捉,本體能隨心轉移到任一地煞靈身之中。
“阿儺、迦葉,你二人為佛祖收了人事,如今不乾人事,我替如來老兒,討個公道!出來!”
孫悟空一上來,並沒有將目標直接指向無天。
經過西遊路上的一路毒打,加上自己修為提高,如今的孫悟空,眼界也提高了不少。
他知道,對於魔祖這等級彆的人物,正麵打,肯定是打不過的。
柿子先拿軟的捏,孫悟空第一個盯上的,就是這老兩位。
阿儺、迦葉兩佛是如來近侍,如來被無天煆殺,他們兩個卻沒事,主要就是因為,他們兩個的修行之道,比較特殊。
他們提高修為,是靠著記錄真佛言行,述經傳法成佛。
如來轉世,變成了轉世靈童。
帶了法力的第一世,還被無天煆殺。
顯然,已經不需要阿儺、迦葉隨身侍奉。
因此,在化舍利之前,就交代了這兩位,無天來了就投降。
反正,他們兩個的修為都在經文之上。
又難殺,戰鬥力又低。
若無必要,無天不可能難為他們。
果然,無天掌權之後,也確實沒殺他們,隻是誘導他們兩個入魔,為自己看守魔經。
阿儺和迦葉自己,則將投靠無天的這段時間,當成一段特殊的修行。
唯一不同的是,跟著的佛,變成了魔。
說起來,無天是緊那羅菩薩入魔與魔羅魔念結合所化,記錄其當魔祖的過程,本身對於阿儺和迦葉而言,就是一場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