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開局捉了百眼魔君 第1章 執真
-
“童兒,醒醒,童兒~”
迷迷糊糊中,陸昭揉了揉眼,麵前是一張慈眉善目的老臉。
“師父…我…我這是在哪兒?”
年逾古稀的黃花老道搖了搖頭,輕歎一聲,將手中點燃的香燭往徒弟鼻前一撩。
陸昭猝不及防,猛吸了一大口,被劣質的煙火氣嗆得涕淚齊流,咳嗽個不停:
“咳咳咳!師父你乾嘛!”
黃花老道板起臉來,沉聲道:“快起來,勿要誤了時辰!”
陸昭聞言一個激靈,全想起來了,小臉緊巴巴皺成一團,捂著乾癟的肚子叫道:“師父,我餓~”
“餓就忍著,誰教你晚起。”
黃花老道不苟言笑,伸手將小徒弟一把提溜起來,“做完早課再用膳不遲。”
時年六歲的小道童眼珠骨碌碌一轉,扯住師父的袍袖,舔著臉道:“師父,徒弟剛纔做了個怪夢,您可知我夢到了什麼?”
黃花老道冇好氣地斜了他一眼,意思是有話快講。
陸昭嘿嘿一笑,擤了擤鼻子,在師父嫌棄的目光下踮起腳尖,儘力湊到師父耳邊,小聲道:“我夢見我長大了,被一隻很大的鐵鳥托著在天上飛!那鐵鳥老大了…足有這麼大!”
說著,他張開雙臂比比劃劃。
忽覺不對,捏著下巴搖了搖頭,“不,不是托著…好像被那鐵鳥吞進了肚子…對!就是肚子!”
陸昭眼睛一亮,興奮起來。
“那鐵鳥肚子裡有一排排凳子,兩邊還嵌著一塊塊方形的透明石頭!坐在裡麵,就能看見天上的雲彩!”
“不止我一個,還有很多人都被吞進了肚子!我記得他們都叫那鐵鳥…”
“飛雞!”
陸昭小臉漲得通紅,兩眼亮晶晶的,一眨不眨地望著老道,“師父,您見過‘飛雞’嗎?”
黃花老道麵露不虞,摸了摸徒弟的額頭,這才鬆了口氣,叱道:“甚麼‘飛雞’、‘走雞’,你這小六齡童,休要胡唚!抓緊穿衣洗漱!若再拖延,仔細你的皮!”
見師父發威,陸昭打了個哆嗦,不敢再問,三兩下穿好衣服,拎上木盆一溜煙兒竄了出去。
黃花老道望著小徒弟慌不擇路的背影,將香燭插進爐中,對三清畫像恭謹拜了三拜。
臨出門前,扭頭瞥了眼榻角徒弟昨日上山拾柴撿回來的方木疙瘩,眉頭微不可察地皺了皺。
……
……
洗過臉刷過牙,陸昭盤膝坐在蒲團上,脊直、肩張、頭正中,雙手抱於臍下,舌抵上顎,雙眼微眯,開始例行公事。
淨身後首要淨心。
所謂淨心,便是放空雜念,默唸三淨咒,即淨心、淨口、淨身三咒。
陸昭自打記事起就被黃花老道收入門下,早把三咒記得爛熟,說是倒背如流也不為過。
唸完三淨咒,便是誦經環節。
這一環節也很簡單,就是大聲誦經,老道念一句,陸昭跟一句,為的是修身養性,悟道明理。
今日誦的是《太上清靜經》,經曰:
“…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慾不生,三毒消滅…”
說實話,陸昭聽不太懂。
讀到一些佶屈聱牙的字節,時常會鬨笑話,黃花老道卻鮮露慍色,隻摸著他的頭笑道:“經讀百遍,其義自現。”
誦經後再是誦三清寶誥,讚頌祖師仙真,誌心皈命。
最後則是每天一遍的發願立誓。
摩雲觀雖是深山小庵,觀中止有他師徒二人,該有的流程卻一樣不少。
此為禮數。
禮不可廢。
黃花老道常說,舉頭三尺有神明,他們這些道眾說什麼做什麼,天上的三清祖師都看得一清二楚,不可稍有怠慢。
陸昭是個棄嬰,在六年前的寒冬臘月裡被老道撿回了道觀,拉扯至今,兩人名為師徒,實為父子。
因此他平日裡雖然頑皮,卻對老道的教誨十分上心,哪怕再不情願,每日做功課時都會一板一眼,努力做到心無旁騖,不敢鬆懈分毫。
做完早課,陸昭便迫不及待脫下道袍,換上一綹兒短打,來至院中晨練。
他年歲尚小,氣血不足,不能錘鍊得太狠,容易傷及根基,不利成長,因此老道隻教了一門名為“乾坤八法樁”的樁功,叫他每日站上半個時辰。
《乾坤八法樁》分為內功和外功。
由於陸昭太小,不識經絡脈象,黃花老道隻傳了他外功的幾式站樁,分彆是靈猿抱丹、金龜練日、孔雀開屏以及鶴亮銀翅。
陸昭對道藏經典不甚感冒,卻對練功很感興趣,且頗具天賦,冇用多久便將師父教的儘數掌握,每日躬行不輟,樂此不疲。
若不是老道嚴令禁止,不讓多練,他恨不得一整天都浸在其中。
道門樁功利在持久,乍學不覺有異,日子久了,好處便一點點體現出來。
陸昭才練了不過小半年,身子便像小牛犢般皮實耐糙,整日竄上竄下,靈活得好比山中猿猱。
每當他練功時,師父黃花道人便在石磨旁麵東而坐,餐霞服食,打坐調息,偶爾也會指導兩句。
轉眼半個時辰過去。
陸昭練完功,撥出一口濁氣,抹了把額上的汗,正要轉去觀後的清泉裡沖涼,前院忽然傳來“空空空”的扣門聲。
黃花老道緩緩睜眼,起身前去檢視。
不多時觀門吱呀一聲推開,人聲漸起。
陸昭擰乾被汗水浸透的衣衫,抽空看了一眼,見是左近寨子裡的幾個山民登門求藥問卜,頓感無趣,遂將衣服披在肩上,翻牆躍出道觀。
沿著小路上山,行不多遠,遂見一汪清泉,水流涓涓,湧起滾滾玉團。
陸昭搓了搓手,將衣褲鞋襪拋到一旁樹上,一個猛子紮入泉中,踴躍撲騰起來,捲起銀浪陣陣。
摩雲觀所立之山名曰千泉,顧名思義,山中有數千泉眼,其中有冷有熱,遍南布北,人稱“三步一溪,五步一泉”。
適逢夏至,炎氣逼人,陸昭每次練完功,都會來這冷泉中暢遊,清熱消暑。
此泉不大,深不過數尺,寬不過十餘步,陸昭以自己道號為據,給它起了個“執真泉”名字,並勒石於旁,以宣示主權。
從東到西遊了數十個來回,爽夠了的陸昭上岸披衣,準備回去填飽肚子,剛要抬腳,忽然發現了什麼,眼睛一亮。
“嗯?這是…”
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他上前撥開雜草,隻見石縫兒中臥著一條巴掌大的蜈蚣,肢足蜷曲,趴在那一動不動,似在酣睡。
陸昭見狀大感驚奇,嘴裡嘖嘖稱讚。
山裡蟲蟻眾多,再大的蜈蚣他也抓過,這通體金光燦燦的還是頭一回見!
但最讓他感到奇怪的不是顏色,而是這蜈蚣頭頂兩側還長了十幾隻芝麻粒兒大的眼睛!
怪哉~怪哉~
常言道初生牛犢不怕虎。
陸昭時年六歲,正是調皮搗蛋的年紀,加上平時野慣了,向來不知怕字怎麼寫。
此時見了這渾身金黃的多目蜈蚣,第一反應不是後退,而是趁熟睡將其一把摁住,隨即用衣服裹了個結實!
蜈蚣雖是五毒之一,卻是大補之物。
這金蜈蚣生得恁般大,體內說不得便有定風珠,正好帶回去給師父丸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