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開局捉了百眼魔君 第36章 下山
-
十日後。
又是一個月華似水的深夜。
陸昭盤坐火前,心神皆寂。
他奇經八脈已通其六,唯餘陰蹺、陽蹺二脈尚未完全暢通。
此二脈主司一身之陰陽協調,矯健敏捷,如同橋梁,連通周身氣機,至關重要。
此刻,陸昭自覺時機已至,將一身赤霞真氣彙聚於足跟之側照海穴,其乃陰蹺脈之起始。
在他的引導下,真氣如溫順溪流,緩緩浸潤,沖刷著脈中尚未打通的淤塞之處。
初時略有滯澀,陸昭不急不躁,徐徐圖之。
過得數個時辰,但覺照海穴處微微一熱,似有冰消雪融之感,陰蹺脈豁然貫通!
真氣順勢而下,經交信、睛明等穴,直上目內眥,與陽蹺脈交彙。
陰蹺既通,陸昭精神大振,更不怠慢,轉攻陽蹺脈。
陽蹺脈起於足外踝下申脈穴。
他催動真氣,聚於申脈,此次更為順暢,真氣如烈馬奔騰,一路衝關破隘,經仆參、跗陽等穴,亦上行至目內眥,與陰蹺脈相會於睛明穴。
陰蹺、陽蹺二脈徹底貫通的一刹那,陸昭身軀一震。
至此,奇經八脈,暢通無阻!
體內真氣彷彿決堤之洪流,再無絲毫阻礙,以前所未有的澎湃之勢,沿著諸多經脈構成的複雜網絡奔騰流轉,開始進行大周天循環。
循環一成,陸昭隻覺天地間的靈氣如同受到牽引,源源不斷地湧入體內,被煉化為精純真氣。
身子暖洋洋的,舒暢無比,彷彿脫胎換骨一般。
變化遠不止於此。
隨著大周天運轉愈發純熟,他感到自己的“意”與運行不息的“氣”逐漸水乳交融,不分彼此。
心念所至,真氣即隨,如臂使指,圓轉如意。
意氣交合,陸昭隻覺眉心之上,泥丸宮微微一顫,彷彿有什麼東西被悄然點破。
一股清涼明澈、玄妙難言的感知力,自那一點勃然而生,如同第三隻眼睛豁然睜開!
這感知力並非依托五官、內感,卻能清晰“看”到自身經脈中溪流般潺潺流動的真氣,“聽”到血液奔湧的呼嘯聲響,甚至能感知到身外數丈範圍內氣流細微的變化,以及草木呼吸的韻律。
這便是神念!
亦是玄門修士步入煉氣化神之境的標誌。
陸昭心中湧起難以言喻的喜悅。
他嘗試操控這初生的神念,雖範圍僅限周身數丈,且頗為微弱,持續不久便會精神疲憊,但其妙用已初顯端倪。
憑藉神念,他內視己身,纖毫畢現,對真氣的操控精細入微,遠勝以往。
陸昭取出紙筆畫了一張紙馬符,發現在神唸的輔助下,筆走龍蛇,勾勒線條更為精準流暢,製成的符咒效果也提升斐然。
再施展法術,也是事半功倍。
可以說,現在的陸昭,相比一個月前,無論是修為還是實力,都有了一個質的飛躍,一個打十個之前的自己毫不費力!
這不僅歸功於神唸的加持,還得益於銅皮神通的強大。
離觀這段時日,不止陸昭修為精進,八蟲亦未虛度光陰。
小金前些時日剛剛蛻去一層舊殼,新生的甲殼金光更盛,身形也長大了兩成有餘,毒性也更為猛烈,百足劃動間,隱隱有風雷之聲。
七蛛亦是各自長大了一圈,織出的蛛絲越發堅韌晶瑩,就算是陸昭被它們的蛛絲纏住,想要掙開也要費些功夫。
不過妖終歸是妖,與人的身體構造、經絡穴脈截然不同,修行方式也因此迥異,無法如陸昭般運行大小週天,隻能憑藉本能吞吐日月精華淬鍊妖體,增長修為,故而進境相對緩慢。
八蟲皆屬妖族異種,才能成長這般“迅速”。
陸昭估摸,以它們目前的修行速度,在冇有奇遇的情況下,若要完全褪去妖身,化形成功,至少還需一二十年的苦修。
相比之下,陸昭的進步速度,著實令八蟲望塵莫及,拍馬難追。
這本無可厚非。
………
………
轉眼又過半月。
陸昭一行翻山越嶺,終於走出了綿延三百餘裡的千泉山脈。
踏出密林的一刻,麵前一亮。
舉目望去,但見天高雲淡,原野遼闊。
映入眼簾的不再是望不到頭的峻石險峰,而是一片片開墾整齊的田地,阡陌縱橫,綠意盎然。
惠風和煦,拂麵未乾。
眾人輕嗅一口,不禁心曠神怡。
“出來了!終於出來了!”
小黃忍不住歡呼雀躍,其餘六蛛也興奮地揮舞著步足,連一向沉穩的小金,數十隻眼睛裡也流露出愉悅之色。
長久困於山林,滿目灰暗,驟然見得這般開闊景象,開懷是理所當然的。
陸昭深深吸了一口這山外的空氣,胸中積鬱多日的汙濁一掃而空。
就在眾人沉浸於美好之際,一道極不和諧的聲音驟然響起:
“咕嚕嚕……”
在寂靜的田野上顯得格外清晰,甚是煞風景。
八蟲一愣,不約而同看向師父肚子。
陸昭反應過來,忙咳嗽兩聲。
他離家時攜帶的乾糧早已告罄,最後一頓還是前日所食,此刻已是饑腸轆轆。
七蛛明白過來後掩口竊笑,小金不忍師父捱餓,忙打開包裹翻找起來。
可找尋半天,除了幾件舊衣和零碎物件外一無所獲,連點飯渣都冇有,無奈道:“師父,冇乾糧了……”
“無妨。”
陸昭麵色如常,拂了拂道袍上並不存在的灰塵,遙指不遠一處,淡然道:“那廂炊煙裊裊,定有人家,我等前去化緣便是。”
八蟲順著他所指方向望去,果見約莫二三裡外,有幾縷薄薄的青煙正從林後升起,顯然是一處村落。
“師父說的是。這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咱們快些去吧!”小黃迫不及待叫道,其餘六蛛連聲附和。
倒不是因為也餓了,而是從未來過山下,也冇有進過村子,掩不住好奇,想要去瞧上一眼。
“稍安勿躁。”
陸昭含笑點頭,整了整衣冠,遂領著八個觀之不似凡俗的徒弟,踏著田間小路,向著那炊煙升起之處,從容行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