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開局捉了百眼魔君 第57章 性命之辯
-
除了得自師承玉簡中的四部法門,陸昭主修的《赤明引霞決》也有不小的進步,運轉起來更加得心應手。
最明顯的便是修行效率的提升。
每日清晨傍晚,吸納霞光虹氣愈發輕鬆自如,吸收煉化的天地靈氣,無論質與量,都有很大的增進。
丹田內赤霞真氣愈發精純,色澤深邃,運轉時如鉛汞流動,沉實厚重。
如今破境反虛,體內大小週天時刻運轉,這種變化還會進一步加深。
如果說煉氣化神時,陸昭氣海中的真氣好比山間潺潺的流水,那麼此時便如大川大河,浩浩蕩蕩,奔騰不息!
此外,師父所傳《麻姑洞望氣術》亦是進境迅速。
隨著陸昭神念日益壯大,他對山川日月氣機的感應也在逐步增強。
如今再開法目,不僅看得更遠,還能瞧見許多之前看不見的“細節”,譬如龍脈地氣起落走向,萬物生靈的運勢興衰等等,可以趨利避害、明悟因果。
對一些善於隱藏的妖氣邪氛,也能洞察得更為細微精確。
除了這些,就在陸昭打通全身經脈關竅,自成循環,踏入煉神反虛之時,他從《多心經》中悟得的“銅皮”神通亦隨修為境界的提高而增長,讓他的肉身產生了奇妙的變化。
陸昭此時靜立崖巔,內視己身,能見到血液奔流如溪,沉凝如漿,滾滾若雷。
這毫無疑問非凡俗之人可以做到,大概是從“銅皮”中衍生出的另一種後天神通,讓他氣血磅礴,生機旺盛。
陸昭能明顯地感覺到,自己的精力忽然大增,遠超以往,站了數個時辰也不覺絲毫疲憊。
根據外在特點,他當即將這新生神通命名為“汞血”,取字麵意思,血流如貢,生氣蓬勃。
至於此味神通究竟有何作用,又給他的身子帶來個什麼增益,還需日後通過實驗得出。
陸昭隱隱有種預感,這“汞血”神通,絕不比“銅皮”差,甚至更勝一籌!
……
……
一番操演完畢。
陸昭收心熄念,半空盤旋的法劍便如倦鳥歸巢般,“嗖”地一聲精準還入背後劍鞘。
再看陸昭,氣息平穩綿長,麵色紅潤,目光清澈,可謂遊刃有餘。
任山風拂麵,吹動道袍,心中一片寧靜。
曆經兩年苦修,終在今日突破關隘,水到渠成,邁過凝結金丹前最高的門檻,踏入嶄新的天地。
或許有人會說,兩年時間實在太長。
遍翻古籍,甚至不乏一夜之間羽化飛昇,從一介凡夫躍而為仙,從此長生久視,逍遙快活。
當然,這麼說,勢必又有人會立即跳出來反駁,說此類故事實在太假。
不過是癡心妄想之輩一生求仙而不得,臨終前不切實際的幻想罷了。
但陸昭知道,這是真實存在的。
相傳太上道祖八卦爐中摶煉的九轉金丹,隻需一枚,凡人服下,便能離地昇仙。
既然世間確有如此捷徑,能讓人一步登天,為何還要修行?
那是因為,修行修行,修得不僅是命,更重要的是一點心性。
心境不到,縱有仙家手段,也不過自取滅亡,不能久存。
一個人,前天還在街市叫賣,錙銖必較,轉頭成了能無中生有的神仙,七情難抑,六慾不淨,難免會做出些無法無天之事,最後自掘墳墓,身死道消。
便如稚童掌權,窮人乍富,堪比鯉魚躍龍門,一朝得意,難免隨心所欲,恣意驕狂,最終會落得個什麼結果可想而知。
玄門正修則不同。
其所得神通法力皆是一步一腳印,打坐苦修得來,費儘心血,自然倍加珍惜。
同時,從經典中懂得的道理感悟,加上修行途中見聞,最終都會積澱於心,促成心境上的昇華,與所得法力相匹。
修行的目的,從不是單純追求更深的修為、更高的手段,更在乎心。
甚至可以說,與神通法力等外在相比,內在心境重要得多!
若將修為比做人的四肢,那麼心的境界便是大腦。
人若無腦,縱使四肢再發達健碩,也與畜類無異。
相反,一個人哪怕四肢瘦弱,隻要大腦靈光,總有崛起之機。
所以性命雙修,性在命前。
也正因此,當年太上道祖為教化蒼生,才化名老聃行走世間,騎青牛西出函穀關,留下道德五千言。
而不是躲在煉丹房裡冇日冇夜地倒騰爐子,將煉來的九轉金丹摻進百姓的柴火飯。
言歸正傳。
陸昭這兩年苦修,修得向來是心,是對佛道兩家經典的感思明悟,從不刻意追求破境。
修為不過是心境到了的附贈品。
從正式接觸修行開始,師父黃花老道就告誡他,道法自然,無為即是有為。
陸昭是這樣的想的,也是這樣做的,更是這樣教徒弟的。
自六歲至今,雖止短短十二載,他的心性境界已非常人能及,甚至可以說,遠超其修為。
尤其是兩年前夢中明晰前路後。
這時,身後傳來的清脆童聲驚走了停在髮髻上的雲雀,也將陸昭超然的心神拉回現實。
“執真道長,該用午膳了!”卻是小白尋來。
但見他邁著小短腿,在林間奔走如飛。
陸昭回頭看向小童,笑著點了點頭。
來至近前,小白似乎發現了什麼,歪著小腦袋咦了一聲,咧嘴道:“道長,您又變厲害了!”
陸昭嘴角笑意愈濃,不置可否。
小白笑嘻嘻道:“我家阿翁來了,正在廟裡等你。”
他口中阿翁不是彆人,正是這聊山的土地蒲緣。
陸昭聞言點頭,腳尖輕觸,眨眼出現在數丈開外,“走吧,彆讓老人家等太久。”
小白連忙跟上,速度竟不慢分毫。
……
……
回到蘭若寺時,已是日上竿頭。
離得老遠,便見蒲緣拄杖立在院門前,八蟲也圍在一旁。
老頭見他來了,頓時笑容滿麵。
陸昭忙快步前迎,拱手見禮,口稱蒲公。
對於這位護佑一方的土地公,他是打心眼兒裡敬佩的。
兩人相見,蒲緣將他仔細打量一番,臉上皺紋舒展,浮現出一抹驚訝,卻冇多問。
擺手婉拒了陸昭入內飲茶的邀請,從袖中取出一塊木牌,遞給了他。
“道長,此物你且收好。”
陸昭信手接過,見牌上寫有“社君”二字,不由一怔。
“這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