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攔路人! 第三十七章,四聖試禪心(四)
-
卻說黎山老母、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音菩薩給涇河龍王燒紙。
閻羅王得知後大驚失色,差點從座椅上摔下來。
怎麼回事,不是說那條老龍冇甚背景嗎?
心中恐懼,於是慌忙請來其他十殿閻王商議,分彆是秦廣王、楚江王、宋帝王、仵官王、平等王、泰山王、都市王、卞城王、轉輪王。
十王聚在一起,戰戰兢兢,你一言我一語,心中更加慌亂,商討不出什麼。
那涇河老龍身上涉及之事又多,甚不光彩,他們不敢去翠雲宮找地藏王菩薩詢問;更不敢奏聞上天。
閻羅王詢問手下,那涇河老龍的龍魂如今在何處?
鬼使回答,在九幽之地徘徊,不願入輪迴。
所謂九幽之地,是混沌初開時濁氣下沉的最底層,位於十八層地獄之下,乃是至陰至暗的穢氣聚集之所。
菩提祖師將孫悟空趕出師門時,便曾對孫悟空說:
“你此去,定生不良。憑你怎麼惹禍行凶,卻不許說是我的徒弟。你說出半個字來,我就知之,把你這猢猻剝皮銼骨,將神魂貶在九幽之處,教你萬劫不得翻身!”
由此可見九幽之地的凶險。
宋帝王提議道:“要不,把他接出來,好生伺候?”
秦廣王道:“不可,那老龍身上涉及之事,就算是這三位菩薩親自來了,也平反不得。若將他接出來,定生事端,你我大禍臨頭。”
閻羅王道:“接肯定不能接出來,但也不能得罪了。依我看,不如每日派遣鬼使,奉上香火供給,日後若真出現什麼變化,你我也有說辭。”
其他幾位閻君聞言,都讚成此提議。
於是各自安排手下鬼使,輪番照顧那涇河老龍。
彼時,涇河龍王的龍魂在九幽飄蕩,四野無光,幽幽慘慘,幾乎要被那陰煞吹散神魂,全靠心中一點執念依存。
這時,突然有鬼使送來人間的香火供奉,穩定住了他的陰魂,這讓涇河龍王詫異不已,完全不知道是什麼情況。
外界,敖徒見觀音菩薩竟真燒了紙錢,不由得心中感歎,不愧是菩薩,能忍常人所不能忍之事。
憐憐燒完手中的紙錢後,一雙美目望著敖徒,嬌聲道:
“現在可以成婚了吧,夫君?”
那憐憐本就美貌,如今一聲夫君喊出,更是傾國。
隻見她:蛾眉橫翠,粉麵生春。妖嬈國色,窈窕動人。身材嬌態,飄搖絕塵。半含笑西子嬌容,緩步行玄女臨凡。
敖徒卻知道她是菩薩變化的,也不管她有甚美貌,都當做虛妄,得寸進尺道:
“憐憐,成婚要拜高堂父母,你隨我一起跪拜我父親的靈位,就算是拜高堂父母了。”
憐憐聞言,走過來,春筍纖長,拉住敖徒手臂道:“都依夫君,我們快拜吧!”
敖徒帶著她跪下。
觀音菩薩哪裡肯真跪,隻是假裝依從,做出要跪的姿勢,一手拉住敖徒的手臂,另一隻手抬手變出一個箍來,就往敖徒頭上罩去。
敖徒早在心中提防,直接伸手,握住憐憐纖細手腕,冷笑道:“早防著你了!”
觀音菩薩見計敗,現出真身來。
瑞靄散繽紛,祥光護法身。
九霄華漢裡,現出女真人。
頭戴金葉紐,瑞氣垂瓔珞。
胸前掛環佩,淺淺素藍袍。
殘霧垂楊柳,一枝灑青霄。
玉環穿繡扣,金蓮足下深。
那觀音菩薩早料到有可能計敗,因此提前扣住了敖徒手腕,讓敖徒不能用縱地金光之術逃走,隨後取出玉淨瓶,要裝敖徒。
敖徒早防著她,抽出腰間縛龍索,念一聲去,把觀音菩薩縛在原地。
文殊普賢兩位菩薩見狀,紛紛現出真身法相。
那文殊菩薩現一座真身法相:
麵如藍靛現佛相,赤發紅髯懾群邪。
渾身上五彩呈樣,遍體內金光擁護。
降魔杵滾滾紅焰,金蓮邊騰騰霞光。
皈依**現威光,朵朵祥雲籠八麵。
普賢菩薩也現出一座真身法相:
麵如紫棗真寶相,巨口獠牙有威嚴。
西方紅雲籠頂上,瑞彩正果罩金身。
瓔珞垂珠掛遍體,蓮花托足起祥雲。
三首六臂持利器,手內降魔杵一根。
敖徒見狀,祭出五火七禽扇,抬手扇出無邊烈焰,金蛇亂舞,黑煙迷空,將二尊者逼退。
那黎山老母早先一步躲開,站在角落笑吟吟的看著這場熱鬨。
小丫鬟變成木叉,使一根渾鐵棒,悄聲慢步走近要打敖徒。
虎先鋒從後邊過來,冷不丁將木叉踹翻過去。
觀音菩薩將身上法衣褪下,變作替身,真身從縛龍索中脫開,抽出玉淨瓶中柳枝,向敖徒打來。
那楊柳枝看似輕飄,卻有三十三天的重量。
敖徒不敢硬接,收回縛龍索,帶上虎先鋒,化作一道金光逃去。
觀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一同追去。
到了外麵,是天羅地網,九曜星君,四大天王,雷部諸將,十八羅漢。
敖徒渾然不懼,向前逃去。
身後三位菩薩追逐。
那些神將見到菩薩,和菩薩一起來圍困敖徒。
四大天王分列四方,堵住天空,青雲劍、混元傘、碧玉琵琶、花狐貂,各顯威能。
雷部諸將釋放神雷,霹靂如風,雷光如雨,嘩啦啦打下來。
九曜星君攜十萬天兵天將佈陣,天羅地網,水泄不通。
十八羅漢各顯金身,宛若十八尊金佛立在空中,屹然不動。
敖徒過來,天上地下,四麵八方,皆有圍堵。
四大天王先過來拿他。
敖徒背上現出青、黃、赤、白、黑,五道光華,青光一閃,將四大天王拿去。
雷部諸將放神雷打他。
敖徒身上黃光一閃,將雷部諸將拿去。
九曜星君攜十萬天兵天將殺來。
敖徒身上赤光一閃,將九曜星君並十萬天兵天將拿去。
十八羅漢各放神通,托塔舉缽,探手調眉,向敖徒打來。
敖徒身上白光一閃,將十八羅漢拿去。
此時敖徒共收了四大天王、雷部諸將、九曜星君、十萬天兵、並十八羅漢。
敖徒感到身體沉重,法力不濟,故不和身後三位菩薩爭鬥,再度用縱地金光之術,化金光逃去。
三位菩薩緊緊追趕。
文殊用遁龍樁,普賢用長虹索。
敖徒不得已,再現黑光,將文殊普賢二位菩薩收去。
觀音菩薩看出敖徒已是強弩之末,仍不捨追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