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真君,你化身蛟魔事發了! 第51章 道祖傳道(求追讀、求票票)
-
卻見,方纔鬆下打盹的青牛,不知何時掀開眼皮,一雙銅鈴大眼滴溜溜地看著陳蛟。
陳蛟聞聲,側首看向青牛,麵色平靜無波。
知其乃道祖座下青牛,實力非凡。
他略一沉吟,竟真的取出一個玉匣。
匣蓋開啟,內裡整齊碼放著十數枚金黃圓潤的靈橘,看上去靈氣盎然。
此橘並非凡品,乃是產自九天雲圃,飽吸仙靈之氣,清甜可口。
青牛鼻子抽動兩下,眼睛頓時亮了幾分,哼哧道:
“唔,香氣倒還純正!快快,取兩個與牛爺嚐嚐!”
陳蛟指尖輕彈,兩枚靈橘輕飄飄飛出,穩穩落在青牛張開的大嘴前。
青牛舌頭一卷,便將橘子捲入嘴中,咀嚼幾下,牛眼眯起。
濃鬱的果香混合著靈氣散開。
它咂咂嘴,牛眼中卻露出一絲不甚滿意的神色,甕聲甕氣道:
“嗯,這九天雲圃產的橘子,靈氣是足,甜也是甜,就是……就是少了點意思。”
它甩了甩尾巴,似在回味:
“比不上牛爺當年在下界……
咳咳,反正就是差了點菸火氣,不夠得勁!”
話雖如此,它還是三兩下將橘子連皮帶瓤吞下肚去,意猶未儘地舔了舔嘴唇。
評頭論足一番,它又抬眼瞅了瞅陳蛟:
“不過嘛,還是你這真君上道。
不像有些仙官,畏畏縮縮,摳摳搜搜,還總擺架子。
老牛我記下了,往後在這離恨天,有事報我兕大王的名號,多少管點用。”
它語氣頗為自得,倒有幾分江湖豪氣。
陳蛟微微頷首,未置可否。
他的目光掠過青牛,又掃過眼前這座紫氣縈繞、萬籟俱寂的兜率宮。
宮觀古樸,氣息淵深,彷彿超脫於時光之外,唯有無為清靜之意流轉不息。
道祖超然物外,坐觀萬象,其道場自是三界至清至靜,萬法歸源之地。
然其坐騎青牛,長居此極靜之境,卻偏偏好動思凡,貪戀下界煙火,喜食凡俗野果。
好動,貪玩,思凡,似乎與這兜率宮的極致寧靜格格不入。
陳蛟心中微動,似有一層薄霧悄然散開。
道祖曾言:“大道泛兮,其可左右。”
又雲:“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這何嘗不是一種動靜相生、陰陽互濟的體現?
青牛之動,便是這兜率宮靜的一部分,正如陰陽魚眼,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修行之道,或追求心如止水,萬念俱寂。
或講究入世曆練,體悟紅塵。
然至高之處,卻並非一味摒棄,或沉溺,而是洞悉動靜之本,駕馭有無之變。
思及此,陳蛟心中微瀾漸漸平複,化為一絲瞭然。
道祖留此牛於宮前,任其率性而為,怕也未必不是一種不言而教。
萬物並作,吾以觀複,道法自然,原不拘於一格。
難怪日後青牛思凡下界。
原是牛欄關不住道動,青牛原是道之用。
種種念頭如清風過隙,瞭然於心。
恰在此時,宮門內清光一閃,金角童子快步走出,躬身道:
“真君,老爺有請。”
陳蛟不再多想,步履沉穩,隨著金角踏入兜率宮深處一片氤氳紫氣之中。
宮門外,鬆蔭下。
青牛甩了甩尾巴,複又懶洋洋地趴伏下去,鼾聲漸起,夢嘗野橘。
宮內並無金碧輝煌之飾,唯有青石鋪地,玉柱承天,一副古樸清寂模樣。
空氣中瀰漫著淡淡的丹藥清香,聞之令人心神寧靜。
穿過幾重靜室,來到一處極為寬敞的丹房。
室中央,一座古樸厚重,暗合八卦方位的八卦爐正靜靜矗立。
爐身刻滿雲紋鳥篆,爐底三足如鼎,穩立地麵。
爐前,一位背對宮門的老者靜坐蒲團之上。
他身著繡有陰陽太極與周天八卦紋路的道袍,白髮如雪,僅以一根木簪束起。
正是太上道祖。
道祖並未看向來人,目光依舊落在八卦爐那微微震顫的爐蓋上,彷彿在聆聽爐內物事的呼吸。
他手中持著一柄芭蕉扇,倒似凡間老農所用之物,隻是色澤溫潤些。
偶爾輕輕一扇,動作舒緩自然,不見絲毫煙火氣。
那爐下的神火隨之微微搖曳,火候變幻,妙到毫巔。
金角至此,便屏息靜氣,躬身退至一旁,不敢打擾。
道祖並未轉身,依舊望著爐火,聲音溫和:
“來了?”
陳蛟上前數步,於爐前駐足,躬身行禮:
“晚輩陳蛟,拜見道祖。”
道祖微微頷首,依舊未回頭,卻似能洞察一切,隨口問道:
“方纔宮外,見那頑牛,心中可有所思,可有所得?”
語氣平淡,如同閒話家常,卻彷彿早已洞悉陳蛟那片刻的思索。
陳蛟心神微凜,知瞞不過道祖法眼,便坦然答道:
“見青牛居於至靜之地,心卻慕凡塵之動。
覺其性雖跳脫,或正暗合此處寂然之妙,有動靜相生之意。”
陳蛟停頓片刻,又補充一句:
“正合道祖昔時所言,‘大道泛兮,其可左右。’‘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晚輩今時方明。”
道祖聞言,唇角似有淡淡的笑意一閃而逝,依舊望著爐火。
他並未直接點評陳蛟所言,隻是輕輕“嗯”了一聲,如微風拂過琴絃。
沉默片刻,爐中火焰微微躍動了一下。
道祖指向那八卦爐中明滅不定,似金似紫的火焰,緩聲道:
“這爐火,旺時,可熔金煉石,衰時,亦能溫養丹胚。
何時該旺,何時該衰,不在火自身,而在時機分寸。
過猶不及,皆非正道。”
陳蛟心中那點關於動靜的感悟,驟然清晰深刻了數分。
這已非簡單的動靜關係,更觸及萬物運作的節度與平衡。
道祖這才緩緩轉過頭,目光落在陳蛟身上,目光清澈平和,彷彿能照見一切本源。
他微微頷首:
“青牛是牛,亦是鏡。你能於尋常處見不尋常,已是難得。
大道至簡,卻也不離日用倫常。
守住本心,明辨時機,便是修行。”
陳蛟聞言,眸光微凝,心有所感,對著道祖背影,躬身一禮,聲音沉靜而鄭重:
“弟子陳蛟,多謝老師傳道。”
道祖並未迴應,似已神遊物外。
陳蛟亦不再多言,靜立觀道。
兜率宮中,一老一少,一坐一立。
一在煉器,一則觀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