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耕紀 第55章 再次登門
第二天,夏天正在院子裡跟自己的幾隻狗玩耍的時候,忽然聽到外麵有人在叫門。夏天以為是宋青書他們來了,就上前去把門開啟了。
門一開,沒看到宋青書的身影,反而是看到了由夏大強陪同的藍桉和張大夫二人。
“你們來做什麼?”夏天開門看到是他們之後,沒有閃開門口,而是像個門神似的,杵在那裡,阻絕幾人進去的路。
“夏天,彆這樣,我們這次來找你是有正事的。”張大夫見到夏天好像並不歡迎他們,於是站出來說道。
見到張大夫出來說話,夏天雖然還是不高興,但還是讓幾人進來了。
一進來,藍桉則是被院子裡的幾隻威風凜凜的大狗吸引了注意力。由於夏天在這裡,所以夏天養的幾隻狗並沒有亂叫,而是老實的待在那裡,等到幾人進來之後,夏天擺了擺手,幾隻狗通人性的跑向了後院。
屋裡,坐下之後,夏天居高臨下的看著幾人。“你們來這裡是做什麼?”
張大夫見到夏天明知顧問之後,臉上不動聲色,開口說道:“這不是時間到了,病人還等著斑鳩嘛。”
“需要斑鳩你們就去找啊,來我這裡做什麼?”夏天淡淡的說道。
“夏天,你就彆哄小孩子脾氣了,趕緊去弄斑鳩吧!”張大夫臉色一耷拉,對著夏天這樣說道。
聽到張大夫的話之後,夏天笑了笑。然後臉色一變,對著張大夫說道:“我欠你們什麼東西嗎?我憑什麼要去給你們抓斑鳩?”
“你不是說給你請了教書先生,再給了你雪參,你就給弄嗎?現在人也來了,東西你也收了,你怎麼能反悔?”張大夫聽到夏天這話之後,徹底繃不住了。語氣一變,如此說道。
“東西我是收了,斑鳩我也送了,至於說教書先生這件事,我之前就跟這位先生說了,我們這是等價交換,我送斑鳩救他孫女的命,他教我讀書,誰也不欠誰什麼?但是這位先生,說實話,從昨天那個叫藍玉的身上,我看到的東西,足以讓我覺得他家教不行,連自己的子孫都教不好的人,我不認為他會是一個好的教書先生。”
“所以,是你們先不守信的,至於說你的雪參,很簡單,把兩隻斑鳩的銀子給我,我把雪參還給你,就當我賣給了你們兩隻斑鳩。”夏天一口氣說完之後,端起水來喝了一口,目光平靜的看向幾人。
張大夫當即惱怒的就要開口,卻被藍桉伸手按住了。“夏天小友說的是,的確是老夫沒有教好藍玉,畢竟藍玉之前一直在邊城長大,性格難免有些長歪了。他也是近期才來到了我身邊,我以後會好好管教他的。”
“今天來,我們確實是為了斑鳩,但這隻是目的之一。其二則是為了藍玉之前的行為跟你道歉,並希望可以繼續完成我們之前談好的事。”藍桉淡淡的說完之後,起身給夏天鞠了一躬,算是道歉。
夏天則是大方的受了藍桉一禮,絲毫沒有因為彼此之間年齡的差距而不好意思。見到藍桉這樣,張大夫反而急了,對著藍桉說道:“世伯,何須如此啊!”
“錯了就要認,有什麼不對的。”藍桉淡淡的說完之後,剛想說話,外麵就傳來了哈哈哈的笑聲。接著,宋青書和宋文書的身影就出現在了眾人的視線裡。
“夏老弟,我們來了。”宋青書人未至,聲先到。等到進了院子之後,看著在屋子裡坐著的藍桉幾人,頓了頓。對著藍桉行禮,“藍伯父好,昨天公堂之上,不好敘舊,還請見諒。不知伯父來這裡是所為何事?”
“怎麼,你能來,老頭子我就不能來了?”藍桉看到宋青書之後,沒好氣的說了一句。
“哪裡,哪裡。”宋青書打了個哈哈之後,看向夏天。
夏天起身之後,對著藍桉說道:“好了,既然事情已經說好了,那我明天開始過去,你教我讀書就行。現在你們可以走了。”
剛跟宋青書說完話的藍桉,聽到夏天忽的這樣說之後,眼睛一瞪,隨後像是想到了什麼,嘴裡對著宋青書說道:“宋小子,你們來這裡是為了什麼?”
“實不相瞞,夏天做了一件利國利民的事情,我這不是來這裡記錄一下,好上報朝廷麼?”宋青書並未隱瞞,而是對著藍桉如實道來。
“這樣啊,那老夫就要看看到底是什麼事情了,說不定還能給你一些建議。”藍桉捋了捋胡須之後,對著宋青書說道。
“那就有勞伯父了。”宋青書對著夏天擠了擠眼睛,算是先通了一口氣。見此,夏天自然也不會說什麼。
夏天起身就向著後院走去,其餘幾人見狀,連忙跟上。進了後院之後,幾人不約而同的眼睛一亮。因為這裡麵雖然遍地跑的是雞,豬圈裡麵關著豬,但是這裡麵並沒有想象中那麼臭。
見此,藍桉對著夏天投來了讚賞的目光。夏天卻是沒有看到藍桉的眼神。進去之後,自顧自的往前走去,宋青書和藍桉幾人跟在夏天後麵。到了一個豬圈前麵之後,夏天停住腳步,對著宋青書說道:“你看,這就是我跟你說的豬。”
“這也沒什麼特殊的啊!”宋青書仔細的把豬圈裡的豬看了一圈之後,實在是沒發現什麼特殊的。夏天翻了個白眼,對著宋青書說道:“你仔細看看,這些都是公豬,它們的豬蛋都沒了。”
經過夏天的提醒,宋青書才恍然大悟。這也不能怪宋青書,畢竟他從小到大,基本上沒怎麼吃過豬肉,因為豬肉在他們看來,實在是難登大雅之堂。沒見過活豬的宋青書,難免造成了某些笑話。彆說宋青書了,就連藍桉這種上了年紀的人,也是沒有見過豬啊!
夏天:“我發現,豬這種牲口,它們的肉的腥臭味,主要來自豬蛋,要是把豬蛋給去掉之後,豬長的速度快,豬肉的味道還更好。”
藍桉:“不對啊,照你所說,豬要去了豬蛋,肉的味道才會好起來,那母豬呢?母豬應該沒有豬蛋吧!”
“是這個樣子的,我這個方法隻針對於公豬,母豬這邊,我還沒有什麼好的辦法。但是我嘗試過,也發現了,正常生長的母豬,肉的腥臭味本來就比公豬小很多,所以,母豬就算不處理,也還在可以接受的範圍裡麵。”夏天這裡說著話,宋文書就在一旁,拿著一本白紙,在上麵寫寫畫畫。
說完這話之後,夏天繼續說道:“這個方法是我小的時候,偶然發現的。我家裡養的豬,因為打架,有一隻公豬的豬蛋被其他豬給咬掉了,本以為它活不下來了,誰知道,給它處理了一下之後,它活下來了,並且長的比其他豬要快很多,肉的味道也變的更好。”
“我一直放在心上,直到近幾年,纔有機會嘗試,事實證明,我的猜想是正確的,把豬蛋給去了,豬肉的味道的確是會更好。”
“你用的什麼方法對公豬進行閹割的?”這時,記錄完夏天剛剛說的話之後的宋文書,對著夏天問道。
“啊,我沒有閹割啊!”夏天好奇的看向宋文書。
“你把豬蛋弄掉這件事,就叫閹割。”宋文書聽到夏天這文盲一樣的話之後,臉上並沒有什麼異樣的表情,而是對著夏天解釋道。
“哦,哦,這個原來叫閹割啊!說起這個,我還是從張大夫那裡學到的。”夏天撓了撓頭,對著幾人說道。
“我?我可不記得自己教過你這個。”張大夫一臉詫異的說道。
“我有一次去你那裡,看到你給一個病人弄掉長的一個小球,你說這種東西,阻斷血脈流通,時間長了,就會掉落。我是從這裡受到的啟發,纔想到用繩子把豬蛋給綁住,從而讓它掉落的。很好用,幾乎不會有豬因為這個死去。”夏天對著幾人解釋道。
“原來如此,文書,記完了嗎?”宋青書聽到夏天的說明之後,點了點頭,對著在一旁記錄的宋文書問道。
“記完了。還有嗎?”宋文書對著宋青書和夏天說道。
“嗯,還有一點兒東西,我說一下,你們看看有沒有用。”夏天攤攤手說道。
“喔,還有東西?”宋青書臉上露出驚喜的笑。
“也不算什麼,就是關於豬腸子的事,你們應該不知道,所以我就簡單說一下。豬的內臟,一般都是在殺了豬之後,直接就把豬腸子和豬肚給扔了,因為太臭。我以前有一段時間,因為實在是吃不飽,再加上沒有油水,所以,就把主意打到了那個沒人要的東西上麵。”
“經過嘗試,我發現用草木灰塗抹在上麵之後,可以洗的乾淨,並且臭味會減少很多,勉強可以達到能吃的地步。後麵經過嘗試,發現要是加上一些酒和一些重味的東西,無論是炒,還是煮,臭味基本消失不見,吃起來還不錯。普通人家本來一年就吃不了幾次肉,要是這個也能傳出去的話,那會有更多的人可以吃到這個東西。”
宋青書聽完了夏天的話之後,略微沉思一會兒,對著夏天說道:“你可以給我們示範一下怎麼處理嗎?這件事需要詳細記錄,並且我要親自嘗試一下,是不是真的如你所說,那些用來裝醃臢物的東西能吃。”
“可以,你們在這裡稍等一會兒,我去去就來。”夏天說完之後,頭也不回的走了。
等到夏天走了之後,藍桉看著夏天離開的身影,臉上的笑意就沒有斷過,等到夏天走了之後,藍桉這才放聲大笑起來。
“伯父,怎麼了,這麼開心。”宋青書對著突然大笑的藍桉問道。
“沒什麼,隻是好久沒有遇到這麼有意思的年輕人了,僅僅通過幼年的一次巧合,就能弄出這種利國利民的事出來。難得的是,竟然沒有想著藏私,而是直接上報朝廷。”藍桉大笑著說完。
宋青書低頭想了想,沒有把之前夏天跟自己說過的話敘述出來。因為實在沒有必要,換位思考,換成宋青書自己,恐怕也做不到夏天這麼坦然。因為這件事就算被他人知道之後,也不會大範圍的傳播。多半會死守著這個方法,用來謀利。
至於說夏天究竟為什麼要把這件事上報給朝廷,宋青書實在是不得而知了。
趁著夏天離開的這個間隙,幾人在院子裡隨意溜達起來。走著走著,幾人的目光不約而同的被院子最後麵的一排用竹網擋著的小房子所吸引。目光被吸引了,腳步自然而然的也就向著那裡溜達過去。
隻是隨著幾人的靠近,原本懶洋洋的臥在院子各個位置的狗,不約而同的站起身來,向著這邊跑來。跑到幾人身前擋著幾人的腳步。就連幾隻剛斷奶不久的小奶狗,都有樣學樣的擋在了他們身前。
看到這裡,藍桉笑著對宋青書說道;“剛纔看了一眼,隻覺得這狗很不錯,現在仔細看來,這狗怕是狼狗啊,你看看這身形,這眼神,要不是會搖尾巴的話,你說他們是狼,都沒問題。好狗啊!”
“嘿嘿,伯父,我有兩隻,夏天給的。”宋青書聽到藍桉誇讚夏天的狗,忍不住炫耀道。卻隻口不提自己上次在這裡是怎麼求夏天送自己兩隻小狗的。
說著話,藍桉幾人就要繼續向前走。他們剛向前邁了一步,原本隻是站在他們麵前的幾隻狗,忽然呲牙,並且衝著他們發出低吼,那樣子就像是在告訴他們,不能靠近。
見到這一幕,藍桉和宋青書兩人對視一眼之後,說道:“算了,這幾個畜生這是不想讓咱們過去啊!既然這樣,那就等夏天回來之後,再看看這裡麵到底有什麼吧!”一邊說著,幾人向著後麵退去。
見到幾人後退,幾隻狗也停止了動作,隻是沒有再去往彆處,而是就在小房子前麵不遠處,趴了下來。這動作就是在防範著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