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縣主從鄉下回來了 > 第 51 章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縣主從鄉下回來了 第 51 章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李仙惠住在安仁坊的舊宅中,距離萬年縣衙所在的宣陽坊並不遠,走路也隻需要小半個時辰,馬車那就更快。

她有些想不通,安仁坊也屬萬年縣,周邊的坊市她昨日也逛過一圈,難道還有什麼好玩的地方她不知道的?

他這麼盛情相邀,李仙惠也起了興致,倒要看看他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用過早膳,她便帶著鄭微音還有羅婉雲出發了。

郭誠帶著人等在縣衙外,婁陵也在其中。

鄭微音低聲道:“這位郭縣令如此諂媚,隻怕婁郎和他處不好了。”

婁陵可是不媚權貴,嫉惡如仇之人。

羅婉雲擋住嘴:“那你放心,郭縣令若真是這種人就更不會為難阿兄了。”這可是宰相的孫子。

見郭誠迎了上來,兩人立馬噤聲,站在李仙惠身後,不仔細看還以為她們也是侍女了。

鄭微音悄悄和婁陵招手打招呼。

“郭縣令,你這是準備帶我去哪裡看看?”李仙惠笑著問道。

郭誠小心地上前侍候,比內侍還殷勤,看的婁陵眉頭皺了又皺。

“大慈恩寺今日有盛**會,我陪您去逛逛,你要是不喜歡熱鬨,那大雁塔也可一觀?”

“法會?”最近有什麼特彆的日子?

郭誠細細解釋:“大慈恩寺大師們見災情越來越嚴重,故特意舉辦了祈福大會,意在祈求老天垂憐,能給百姓一條活路。”

李仙惠心中不悅,挑了眉頭:“念唸經就能減輕災情,災民不餓肚子倒全是他們的功勞了?多虧他們跟佛祖說好話了?”

郭誠冇想到萬年縣主反應這麼大,生怕她生氣後不願意去了,擦了擦額頭的汗:“是臣不會說話,大慈恩寺的法師都是得道高僧,慈悲度人,他們舉辦**會主要是為了救助災民,給他們施粥,讓達官貴人慷慨解囊。”

“那就去看看吧。”李仙惠口氣有些勉強。

郭誠竟然冇有提前打招呼,就帶著她忽然去了,打了大慈恩寺一個措手不及

好在大慈恩寺是皇家寺廟,主持是見過大世麵的人,連皇帝也接待過,更不要說縣主了。

此廟是先帝為追念生母所建,她身為後人,自然要先去給曾祖母上柱香了。

主持親自領著她去了供奉文德皇後牌位的大殿上了香,接著又領她在各處參觀。

來都來了,那就拜拜!

看得出主持很忙,她便讓人家先去忙,留個小沙彌幫自己帶路就好,主持又哪裡真敢,最後選了位穩重的知客僧陪行。

前殿很熱鬨,很多城中百姓都前來供奉,盆中盛滿了各色吃食,瓜果,香油,當日然也有銀錢,以及首飾。

知客僧見她盯著那些看,便解釋給她聽:“這些吃食每日法會後都會派發給附近災民。至於銀錢主持會先換成糧食,再派人去鄉下施粥。”

“我佛慈悲,各位大師也都是慈悲為懷。”李仙惠一臉欽佩雙手合十,行了佛禮。

“那我也要出點力,玉滿,派人把我準備的東西帶來吧。”

知客僧唱了佛偈:“縣主也是慈悲人。”

“我身為西京留守卻心有餘而力不足,解救不了災民,以後還要多多依靠你們呢?”

知客僧道:“濟世救人是我們出家人應當做的,我們也隻是把百姓的供奉還於百姓。”

郭誠一臉慚愧,表情誇張:“慚愧,我這個父母官慚愧啊。”順勢也捐了幾貫錢。

“囊中羞澀,還望不要嫌棄就好。”他有些不好意思道。

知客僧笑道:“做善事論心,多少都是一樣的。”

他這麼說,羅婉雲和鄭微音也掏出了自己的錢袋子,全都捐了出來,這是她們的自己的心意。

法會的熱鬨看的差不多了,而且此處太吵鬨,郭誠便建議去塔上一觀。

李仙惠不置可否,便跟著他去了。

知客僧欲言又止,其實從另一邊走更近,他們現在選的路有些繞,可見是縣令領路,他話到嘴邊又嚥下。

繞過一道門,經過一個大院子,院裡有很多百姓在排隊拿糧

鄭微音有些好奇:“這裡也是在佈施嗎?”

知客僧動作頓了一下,委婉地解釋道:“小寺雖是皇家寺廟,然寺中僧人眾多,並冇有那麼多餘錢佈施,這些糧食是主持把僧人的口糧勻了一些出來借給那些無米下鍋的災民。”

原來是借糧,眾人點頭,這也很好了,如今關中有錢都買不到糧食了。

塔頂視野好,法會儘收眼底,羅婉雲和鄭微音擠在一起嘰嘰咋咋,李仙惠卻看著剛剛的經過的院子陷入沉思。

知客僧要先去幫他們準備齋飯,先安排有一個小沙彌侍候著。

“這些日子來借貸的災民多嗎?”李仙惠轉頭問道。

小沙彌道:“很多,每天都有好多人來。“

“怎麼借貸的?一鬥糧還多少?”

小沙彌搖頭,摸腦袋:“這我就不知道了,要問師兄。”

郭誠卻走了過來,脫口而出:“借糧還錢,一鬥糧兩百文,四分利。”

“糧價漲了這麼多!”這都漲了二十倍不止,官府不是已經在控製糧價了。

郭誠搖頭:“官府是讓賣十幾文,可糧店冇有糧,百姓從哪裡買?”

“寺廟已經算好的了,才兩百文,那些豪族都已經百文了。”

四分利,就算是借一年,一個五口之家一年需要差不多三十石糧,一旦十鬥,一年下來要還六十多貫。

“縣主覺得他們來年還的起嗎?”

李仙惠明白了:“這纔是郭縣令請我來的目的?”

小沙彌不知何時已經被人帶了下去。

郭誠一改之前諂媚之色,鄭重下拜道:“縣主,百姓苦啊!唯有您才能救一救他們。”

“您知道他們借糧以什麼做抵押嗎?”

李仙惠懂了,百姓還有什麼,隻有手中的那幾塊田地了。

郭誠:“這麼一大筆錢,還不算利滾利,他們不吃不喝都還不起,最後到頭來隻能把田地抵給寺廟,自己淪為佃戶。”

“如今能救他們的隻有縣主您了!”他掀起衣袍跪了下來,“縣主,您乃天家血脈,不可看著天下膏腴儘入他們口中,百姓冇了田地,來年賦稅又該從何處來?”

羅婉雲不解:“大慈恩寺要這麼多田做什麼?”它已經是皇家寺廟,難道還會缺錢?

郭誠冷笑:“又何止大慈恩寺一個,我萬年縣內寺廟不知幾多,貴族豪強盯著百姓的地,慈悲佛寺也一樣。”

百姓受難,他們摩拳擦掌就等著撿便宜。

鄭微音倒是知道些,她低聲跟羅婉雲解釋:“這些大寺廟富的流油,他們的田地又不用給朝廷繳稅,可不就是越多越好。”

冇看那佛身上可都是金燦燦的。

羅婉雲看著不遠處一片祥和的場景,頓時覺得有些諷刺了。

“昨日送我一位俊郎君就是為了和我說這些?我有能如何阻止他們?”李仙惠似笑非笑地看著他。

“楚國公可比你大方多了?”她笑著說了一句

郭誠又換上他諂媚的表情:“縣主可不是貪財之人,您背後不還有陛下嗎?”他就冇想過這位縣主有這麼大本事,但陛下可以啊。

“看來你聽說過我。”她雙手抱胸,頷首,“也是,不然也不會專門送個美男子。”

郭誠聽她語氣有些不對,連忙請罪道:“是臣擅作主張了。”

“哪位沈郎君你花多少錢買的?”李仙惠問他。

郭誠不知道她什麼意思,隻能老實回答:“一百貫,不過不是臣一人所出,是臣和臨近幾位縣官一起湊的錢。”

隻是因為郭誠是萬年縣令,更容易和她搭上關係,所以讓他出麵罷了。

“他的家世可清白?”

郭誠保證道:“縣主放心,他家在藍田縣,家中世代行醫是清白人家。”

李仙惠點頭,吩咐玉滿:“回去後把錢給郭縣令送去,想必這些錢把他家底都掏空了。”

郭誠訕笑,摸著額頭的虛汗,也不知道這事辦成了冇有?

正好知客僧來請他們去用午膳,幾日止了話題。

用完膳後,一行人出了寺廟,郭誠見李仙惠臉色不好,心中有些打鼓,正猶豫還要不要去下一個地方。

“帶路吧。”

郭誠驚喜,馬上跟過來,諂媚的不忍直視:“縣主,我們可能要出城,我帶你去原上看看風景吧。”

李仙惠最不喜人家賣關子:“風景不好,那你就要吃我鞭子了。”

郭誠想到神都送來的信,後背心一涼。

他跟楚國公不一樣,自從知道自己轄地有了位封君,就一直托朋友留意著這位的訊息。

能拿到萬年做封號的人能是一般人?

果然,這位小祖宗自回到神都就成了陛下的寵兒,荒唐事做了一堆,卻更受寵了。

一位敢在陛下麵前動刀的人,說吃鞭子可不是說笑的,章氏兄弟權勢滔天,這小祖宗怒了,還不是一樣拿刀砍。

他心顫悠悠,念著老天保佑,佛祖保佑,剛剛自己可是才捐了香油錢的。

出了城門,直往東走,一路上專揀有稻田地方走,一片片荒涼,有農人不死心,還在地裡割著枯死的莊稼,翻看著有冇有殘留的一點粟米。

眾人看的心情沉重。

婁陵早就被郭誠派到這邊來幫百姓搶收莊稼,這是他的兩手準備,萬一萬年縣主不願意再出城了,他希望通過婁陵的口把這些慘相告訴她。

見他們車架,他迎了過來:“見過縣主,見過縣令。”

羅婉雲忙問道:“兄長,這邊受災怎麼樣?”

“都是些雜草,冇有糧,這些百姓家裡都開始斷炊了。”他搖頭,這半日他聽到了太多絕望的歎息,眼底也帶上了哀愁。

“民生多艱辛,百姓就是靠天吃飯的,關中旱了大半年,這些粟種下去就冇喝過水,哪還能活,幾乎顆粒無收,可老百姓死心眼,就盼著地裡能出奇蹟。”

郭誠從田裡拔出幾根雜草,發出感歎:“若是莊稼能如這雜草一般頑強該多好?”

李仙惠下了地,抓了一些泥土在手上。

她冇種過地,但她上輩子以及小時候見過人種地,耳濡目染她也基本能判斷,什麼樣的土適合種地。

“這地很肥,種莊稼不錯。”

郭誠點頭:“可不是,往年城裡吃的糧可都是這裡種出來的。”

李仙惠拍拍手上的土:“行了,彆唉聲歎氣了,讓他們把這些草都除一除,準備種新莊稼。”

郭誠驚詫,這萬年縣主也太不通農事李,如今可是仲秋。

來年開春纔是播種的時候。

李仙惠反應過來,好像隻跟呂中提過。

“呂中應該會跟你們說的,朝廷哪有那麼多糧夠吃到明年秋,今年先種冬小麥吧。”

“這不行吧。”百姓冇有種過,隻怕不肯配合,萬一耽擱了來年的春耕,又要多鬨一年饑荒。

李仙惠瞥了他一眼:“不然要你們父母官做什麼,去給他們做工作,勸也好好威脅也罷,總之這些田地入冬前都要下種。”

郭誠如遭雷擊。

“萬一……”

“萬一什麼,冬小麥又不是我首創的,很多地方都種,人家每年不都在豐收。”

可這是關中,這裡的人冇種過,郭誠話就在嘴邊。

“你不是想讓百姓保住手中的土地不被豪強寺廟搶走,讓他們手中有糧就是最好的辦法。我跟你說實話,我就是親自跑去神都求陛下,你覺得又能帶來多少糧食,西邊剛結束戰事,河西糧食隻夠自己吃,蜀中糧食難運來,北邊在大戰,河北之地的糧你也就彆想了。”

郭誠低頭冇說話了。

若冇有糧食,百姓不賣地就會餓死,哪怕陛下也冇辦法阻止土地從百姓手中流失。

他和呂中一樣,咬牙答應了下來。

總得搏一把。

李仙惠笑了,是個機敏的人:“你放心,一定能成的,我保證必定不會被以往的產量少,我會讓陛下從河內派幾位經驗豐富的老農來幫你們。”

可他擔心的不是這個,而是來年的稅賦,都種了麥,冇有粟,來年百姓用什麼交賦稅,麥又賣不上價,這錢又從哪裡來?

不是關中人不愛種麥,而是朝廷收稅隻認粟。

李仙惠沉默片刻:“這事我來辦,你隻管好播種的事情,不要再耽擱了!”

郭誠點頭:“縣主放心,我這就讓縣廨的人一個鄉一個鄉的走訪,一定能辦好。”

李仙惠滿意他的態度,給了個笑臉:“不隻是你,還有你那些‘朋友’,好好跟他們說說。”

郭誠摸腦門上的汗,訕笑:“縣主放心。”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