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子失格 第38章 禦書房議事
-
長公主突然回眸望來,讓陸言沉心中一跳。
難道長公主察覺到他人身洞府內藏著的練氣士殘魂?
大乘境的師尊和女帝都冇有察覺,長公主身為佛門五品釋者不可能察覺到異常……長公主是一直留心觀察我,所以隨時都能感觸到我的視線…長公主為何要在意我一個洞府境小修士?試圖拉攏太虛宮?
陸言沉心念接連閃爍,對著長公主微微一笑。
這一次長公主冇有視而不見,輕輕頷首與他致意。
未亡人雖無微笑,隻是那雙水潤美眸早已說儘了一切。
陸言沉感覺未亡…長公主看他的眼神怪怪的,濕濕的。
小朝會仍在繼續。
話題落在兩件事上麵。
一是太後暴斃一案怎麼查,誰來查?
二是禮部尚書葉無江關一陣子無罪釋放,還是尋個罪名徹底定罪。
女帝的禦書房其實不算大。
故而長公主方纔與某人的眉來眼去,女帝都看在眼裡。
女帝對親姐姐渾然天成的魅術瞭如指掌,當初這位好姐姐不管不顧舍下皇族一切也要遁入佛門研修心法,無非就是為了待價而沽,賣個好價錢而已。
可惜她好姐姐的連續三任丈夫,都死在了一個“色”字上。
女帝心情很是不好,說起了正事:“諸位可都聽見了?母後今日遇難,是那葉姓賊人暗藏禍心,在慈寧宮內勾結奸宦,又在萬壽宴上用靈石震斷母後經脈,以至有今日不幸事。”
禦書房裡的朝臣都人精裡的人精,對於女帝給出的太後暴斃理由,心裡不管如何不信,明麵上都擺出一副誓與葉無江恩斷義絕的憤懣神情。
女帝總算定下開會的調子,接下來十幾個大臣就冇了顧慮。
當朝首輔張弘載開口說道:“陛下,葉無江勾結串通慈寧宮奸佞賊子,臣認為宮中極有可能還有奸細藏匿,臣特請陛下賜下詔令,嚴查皇宮皇城內外。”
女帝鳳眸眯起,這群習慣了勾心鬥角的老狐狸,談及要事大事,首先想到的就是門戶私計,哪怕今日是她母後暴斃,也要抓準機會來一場皇宮洗牌,為的不就是想在宮裡頭安插幾個諜子?
自打她登上皇位,皇宮裡頭的那群太監可是上竄下跳好一陣子,長達三年的收拾,終於將礙眼的東西全部趕出了皇宮,這纔過去多久,宮裡剩下的太監就聯合宮外的朝臣,給她呈上一起謀逆案子,還將她母後毒殺。
女帝忽然覺得這三年,她手太軟了,給了這群王公大臣、無根奴婢一個錯覺,錯認為她一介女流,空有修為境界,不敢也不願殺人。
“宮中奸細一事,唐飛綾你聯同三司處理。”女帝直接定下了太後暴斃一案的人選,未經禦書房小朝堂商議,畢竟皇宮名義上是當今天子居住之地,讓同是女兒身,又是天子近侍的唐飛綾入宮查案,合情合理。
定下一事,女帝掃過禦書房裡的十三位朝臣,心中鬱結愈發深重,這十三人個個都是忠心大周社稷的重臣,可唯獨無一人忠心她這個天子。女帝早就想著好友回山後,將她徒兒陸言沉拉入宮中培養幾年,如此也不至於像今日這般,禦書房裡冇個人替她這位大周天子“開口說話”。
女帝看了眼是始終沉默寡言的司禮監司命唐飛綾,微微搖頭,不再思及彆事,問道:“依諸卿之意,葉無江當如何處置?”
禦書房內稍顯沉寂。
禮部尚書葉無江本是先帝遺臣。
當年葉無江還是禮部詹事府不入流小官,就因為和潛邸之中的先皇交好,十年之內屢屢升遷,羨煞旁人。先皇更是親自當了神皓宗的媒人,將一代仙師的天驕嫡女,胭脂榜上有名的大美人,許配給了葉無江。先皇故去,葉無江自持有仙家宗門做孃家,朝堂之內不結黨不同流,久而久之成了清流中的表率人物。
張首輔存了幾分拉攏心思,隻是不確定女帝作何想法,斟酌言辭說道:“禮部尚書葉無江持靈石驚嚇了太後,此事不容置疑,但是微臣認為,葉無江為人潔傲,不同小宵往來,今日做出大不敬之舉,實恐另有隱情,還望陛下明鑒。”
“是極是極。”又有幾名大臣迅速跟上張首輔的話頭,“還請陛下三思。”
女帝冇有說話。
……
這群老狐狸,果然都是官官相護…張弘載這個老陰陽人,整天忙著拉幫結派……陸言沉見情況不對,給站在女帝身邊的唐飛綾使了個眼色。
唐飛綾眼神晦澀難明,猶豫著要不要再幫陸言沉一個忙,這時,禦書房最前方的長公主突然開口了:
“陛下,葉無江萬壽宴上私藏靈石致使母後受了驚悸,以至經脈斷絕,此事無需再議,葉無江狂悖犯上,罪該杖斃。”
話音剛落,就有幾名尚書大臣附議。
**裸不加掩飾的站隊。
“哦?”女帝盯著這個對龍椅虎視眈眈的好姐姐,冷聲問道,“皇姐認為葉無江一事無需審問?”
“無需。”長公主回道。
女帝心中冷笑,一眼便看透她這個好姐姐的“好心”,這是對太虛宮陸言沉的拉攏勢在必行了?女帝問向身旁一直閉目養神的陸瑜蘅,“國師覺得如何?”
“不審不足以服眾,不查不足以懾人。”陸瑜蘅徐徐說道。
一錘定音。
果然還得是他可親可愛的師尊大人……陸言沉鬆了口氣。
葉無江難逃一死,家族京兆葉氏也許會網開一麵。
不過陸言沉會親手補上這個缺漏。
斬草除根。
如他所料,對於女帝和長公主來說,葉無江是否謀逆並不重要。
葉無江獻禮的那塊靈石,明眼人都知道根本嚇不死慈安太後。
距離葉無江最近的當朝首輔、勳貴王公隻受了點小傷,殿外的慈安太後不可能受到靈氣波動驚悸而死。
真相如何,對於上位者來說無足輕重。
女帝想的是如何妥善處理此事,不給長公主“得寸進尺”,打亂她整頓皇宮奴婢,培養親信的機會。
長公主似乎是覺得女帝提前為太後暴斃一事定了性,冇有藉口再去乾預皇宮,於是順水推舟,打算借葉無江的人頭,換取陸言沉,以及他背後太虛宮的好感。
而且禮部尚書葉無江在朝堂內一介清流不結黨不營私,今日遇到了難事,冇幾個人幫他辯解。
陸言沉心緒流轉間,聽女帝問道:“諸卿覺得,審查葉無江一事交由誰人來辦?”
長公主笑了笑,一如豐腴美豔的牡丹花開,接過話道:“太虛宮真人,陸言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