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野花香 第五十三章 放水引發的群架
80棵銀杏樹種好之後,張威跟李夢璐每天都早出晚歸,就像對自己的親生兒子一般精心嗬護照料它們。
張威從書本上學到的種植技術再次得到了驗證,那80棵銀杏自打被種下之後,便一直長得很不錯,之前運過來的時候,葉子被剪掉了很多,現在葉子都新長了不少出來。兩人都覺得欣喜,辛苦了這麼久,覺得那成功的成果就在不遠處了。
時值炎炎夏日,正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也是人們最容易動怒發火的季節。這天,李家村便與那附近的陳家村之間爆發了一場群架,場麵之大,令人難以相信。
事情是這樣的。起初,張威早上去田裡給準備自己家水稻放水的時候,發現公共水渠裡卻隻有那淺淺的水流,根本就放不進去自己家的田裡。
臥槽,這又是陳家村的人在上流把水給截走了吧,這群狗日的悍匪。
原來,這李家村跟陳家村的田地都在同一片區,兩個村子公用一條水渠,但是兩個村子的人卻經常因為放水問題產生矛盾,大家都想優先給自家的田地放水,經常因此吵架甚至大打出手。
其實解決這個的問題的辦法很簡單,就是多修一條水渠便可,然而這個問題卻遲遲未解決,就是因為那村長李建國不作為,沒有深入瞭解村民的需求,一味地想著如何才能更好為自己謀私利,村裡的很多公務都放著不聞不問。
張威把鋤頭抗在肩上,沿著水渠往上遊走去,心想你不仁我不義,你能截水到你家的田,我也能把你的田隙堵了,把水引到我家田裡來。
張威沒走多遠,便聽到了上遊那裡有人在爭吵了起來,隱約聽起來也是為了那放水的事情。張威走進一看,發現不是彆人,正是之前向他求救過的小宋。
小宋此時正在跟陳家村的一位大爺在對罵著。那大爺麵板黝黑,活脫脫的非洲黑人模樣,那是長期在田地裡暴曬的成果,老農民都是這種膚色。
“大爺,我日你大爺,你也太不厚道了吧,我這田裡的水放了不到一半,你就截流了,你太缺德了吧。”小宋年輕氣盛,中氣十足。
大爺也不含糊,用沙啞的聲音回擊道:“年親人,你那裡長齊毛了嗎,長度夠日你大爺了麼,我日你祖宗,我家的田都快乾死了,我先用一下水又怎樣,你還能跳起來咬我啊。”
“我日你,你個老不死的,一把年紀了還這麼缺德,小心看不到明天的太陽。”小宋繼續罵他。
“怎麼,不敢動手啊,是不是想看看你大爺那裡,把咬字分開做啊。”那大爺一把年紀了,卻不知是個老流氓,把小宋罵的一愣一愣的,跟不上他的節奏。
“分開做?口……我日你大爺。”小宋一時竟然詞窮了。
大爺卻不慌不忙,依舊在仔細打理著那田隙,讓水源源不斷地流進他的田裡。
小宋氣得抓了一把泥巴,竟直接朝大爺臉上摔了過去,啪的一聲,大爺的臉變得更加黝黑了。
大爺一跺腳,操起他的鋤頭,手上青筋暴起,衝著小宋就砸了過去。那小宋也是打過架的人,哪裡會怕,也拿起鋤頭,跟大爺對打了起來。
“來啊,老不死的,乾架我還會怕你,我敲死你。”小宋惡狠狠的說。
張威見這情況,也怕那小宋不知輕重,真的把大爺給敲死在當場,急忙跑過去想製止他。
不料那大爺卻也是眼明手快,看到小宋這邊來人了,還以為是來了幫手,也不跟小宋正麵剛了,後退了幾步,罵道:“臭小子,兩個人欺負我一個人,算什麼好漢,你等著,我回去喊人,有種彆走。”
這是要聚眾掐架的意思!“來啊,儘管喊,你能喊人,我就不能喊麼,中午誰不來誰是龜兒子。”小宋此時竟也有了打群架的心思。
大爺走了,小宋跟張威疏通了水渠,把水引導下遊,然後就回去村子裡喊人。
“那個狗日的,一把年紀了還約架,真是老不正經,他們那裡打得過我們,就威哥你一個人就能打三個人。”小宋對那身材強健的張威說道。
“這,不太好吧,我們還是讓一下他算了,沒必要把事情鬨大。”張威說道,心裡卻也清楚以暴易暴終究不是解決事情的好辦法。
“那不成,話都放出去了,我們不能認慫。”小宋說完便四處去喊人了。
張威無奈,也隻好去找來了二傻子。很快,一群人便聚集了起來,吵吵嚷嚷地就往水渠那邊集合。
李夢璐此時也看到了外麵的情形,忙問張威什麼事情,張威就把剛才田裡發生的事情說一遍。
李夢璐緊鎖眉頭,說道:“快去吧,考驗你的時候到了,快去組織一下大家,儘量彆讓大家打起來,嚇一嚇隔壁村的那些大爺就算了,他們村壯丁不多,應該不敢動手的。”
張威說,我也是這麼想的。
“狗日的,陳家村的人真是越來越缺德了,這回要狠狠教訓他們一頓。”人群裡,不知道誰說了這麼一句。
然後馬上就有人附和了,對對對,乾死他們那群老不死的東西,天天斷我們水渠的水。
二傻子很興奮地跟在張威後麵,笑嘻嘻地說,“你看,我帶了一大袋的石子,然後肯定射得他們呼爹叫娘。”
張威一看,嚇了一跳,滿滿一大袋,至少有十來斤,二傻子真是彈藥充足。“你傻啊,帶這麼多,待會不一定能打起來呢。”張威怨了他一句。
很快到了中午,水渠兩邊集合了兩幫人,東邊的是李家村的人,西邊的則是陳家村的人。從人數上來看,陳家村的人明顯少於李家村的,但是他們的人員還在陸陸續續地增加著,但大多都是大爺大媽。
小宋此時信心滿滿,站在前邊,繼續與那大爺叫囂對罵。那大爺似乎也能沉住氣,一直在拖延時間,想讓自己這一邊有了足夠的人才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