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國在上 第75章 075【刀鋒】
075【刀鋒】
二月初,一場綿綿春雨將京城暈染成水墨。
皇城西南麵,佈政坊內有一座五進官宅,乃是少保兼太子太保丶領吏部尚書銜丶武英殿大學士丶內閣次輔歐陽晦的宅邸。
歐陽晦時年六十歲,對於世間絕大多數人來說,這個年紀已是標準的垂暮之年,最大的願望不過是家族和睦晚輩孝順,自己能夠含飴弄孫,儘享天倫之樂。
但是歐陽晦顯然不這樣想。
他的身子骨還很硬朗,平素又十分注重養生,因此麵對繁重的政務依舊能做到遊刃有餘。
花廳之內,歐陽晦斜靠在長榻上,一名麵容姣好的年輕丫鬟跪在一旁,手裡拿著美人錘幫他輕敲雙腿。
下首一名年約四旬的官員半邊屁股坐在花梨木官帽椅上,恭敬地說道:「老師,前幾日學生讓人送來的茶葉您可還滿意?」
此人名叫羅珣,現為通政司右通政,十七年前金榜題名之時,歐陽晦便是他的座師。
歐陽晦雙眼微閉正在養神,聞言悠悠道:「尚可。」
羅珣道:「那茶葉是學生老家的特產,既然老師覺得勉強能入口,學生讓家裡人再多備一些,以便孝敬老師。」
歐陽晦緩緩張開那雙蒼老的眼睛,望著羅珣說道:「玉聲你有心了。」
羅珣麵上浮現喜色,連忙道:「這都是學生應該做的。」
茶葉當然是好茶,但是能讓歐陽晦滿意的並非茶葉,而是壓在下麵的銀票。
在如今的官場上,科舉師生固然是非常穩定親近的關係,卻不代表跟著一位大人物就能高枕無憂,因為每位科舉座師都會有很多門人,他不可能平等公正地照顧和提攜所有人。
除了能力和品格的高低,門人與座師的親疏將決定他能在官場上走多遠。
羅珣深諳此道,這些年將家中盤剝百姓得來的銀錢拿出不少送進這座宅邸,以此換來歐陽晦對他的賞識和器重,並且憑借一路走來矢誌不移的追隨,成為歐陽晦最信任的幾人之一。
歐陽晦淡淡一笑,隨即坐起身來,擺了擺手。
身段窈窕的年輕丫鬟乖巧地行禮退下。
雖說羅珣隱藏得很好,但他眼底那抹熱切並未瞞過歐陽晦的雙眼。
老者抬手點了點他,沒好氣地說道:「你家裡那十幾房小妾還喂不飽你?」
羅珣尷尬地笑了笑,不敢狡辯,老實說道:「老師息怒,學生如今已改了許多。」
「這是你的私事,老夫原本不想管,不過近來寧珩之的沉默異於往常,你最好還是小心一些。」
歐陽晦提到那位首輔的時候,眼中閃過一抹陰霾,旋即對羅珣叮囑道:「老夫把醜話說在前麵,你喜歡搜羅女子就正經花點銀子買來,千萬不要做那種強擄的蠢事,否則老夫也保不住你。」
羅珣鄭重點頭道:「學生謹記,請老師放心。」
歐陽晦站起身來,羅珣趕忙上前攙扶。
二人來到相距不遠的書房,歐陽晦坐在太師椅上,示意羅珣落座,然後意味深長地問道:「肅齋公同你怎麼說的?」
他口中的肅齋公便是內閣大學士孫炎的雅號。
當今內閣之中,寧珩之擁有絕對的話語權,僅有歐陽晦在某些事情上能夠和他掰掰手腕,其餘三位閣臣被坊間好事者譏諷為泥塑閣老。
這三人當然不願意淪為應聲蟲,然而他們連歐陽晦都擠不走,更遑論深得天子信賴的寧珩之。
蹉跎數年之後,他們不得不對現實低頭,從而做出不同的選擇,孫炎逐漸和歐陽晦走到一條船上,另外兩人則選擇靠向寧珩之這棵參天大樹。
談及正事,羅珣不敢輕忽大意,正色道:「孫閣老讓學生轉告老師,他一定會儘心儘力主持今科春闈,不負陛下的期許,亦不負老師的信重。」
歐陽晦微微頷首。
春闈三年一屆,朝中各方勢力都會緊緊盯著這杯羹。
以歐陽晦如今的地位和年紀,插手春闈並非是為了發掘門人,因為正常而言,一名官員從入仕到成為可以參與朝廷決策的高官,一般需要三十年以上。
歐陽晦不覺得自己能活到鮐背之年。
但他又不能忽視這場春闈,他的門人和黨羽們需要藉助掄才大典擴充勢力和人脈,所以他肯定得做一些安排。
「肅齋公那邊應該不用擔心,他辦事曆來穩重老成,不會輕易陰溝裡翻船。」
歐陽晦語調平緩,忽地話鋒一轉道:「你覺得寧珩之這次會怎麼做?」
羅珣稍稍思忖,沉吟道:「工部貪瀆案之後,薛明綸被迫辭官歸鄉,寧首輔斷了一根臂膀。雖說他反將一軍,舉薦沈瞻星接任工部尚書,阻斷這位清流領袖的入閣之路,但寧黨遭受極大損失是不爭的事實。在學生看來,此事最大的影響莫過於陛下的態度。」
「說下去。」
「學生認為,陛下是借沈瞻星之手告誡寧首輔,寧黨近幾年愈發越界了。其實在陛下決定讓沈瞻星主持查案的時候,學生便覺得寧黨會有一劫,因為陛下壓了沈瞻星十幾年,始終不曾放權於他,這次讓他查工部,顯而易見是要對寧黨動手。」
說到這兒,羅珣微微皺眉道:「學生不太明白,以寧首輔的心機城府,怎會看不明這一點?」
「看明又如何?」
歐陽晦哂笑道:「船大難掉頭。即便寧珩之有意退一步,薛明綸就願意灰溜溜地回河東老家?」
羅珣登時瞭然。
他點頭道:「這倒也是,薛明綸好不容易爬到工部尚書的位置,這些年不知撈了多少好處,哪裡捨得放手?若是由此來看,學生覺得寧首輔此番不會親自出手,但寧黨中人肯定不會錯過春闈良機。」
師生二人對視一眼,不約而同想到今科春闈的副總裁,新任禮部左侍郎嶽仲明。
此人乃二甲進士出身,比薛明綸和衛錚晚一科。
當年寧珩之任吏部尚書,嶽仲明便是吏部驗封司郎中,其身上的寧黨烙印較為明顯。
歐陽晦輕歎道:「天心難測啊。薛明綸丟了工部尚書的位置,他的親信心腹也被打掃得七七八八,老夫本以為陛下會因此冷落寧珩之,卻不料這位首輔大人還是穩如泰山。陛下接受他的提議,讓沈望去工部處理爛攤子,又讓嶽仲明填補沈望留下的空缺。如此一來,寧珩之將損失降到最低,反倒讓老夫無所適從。」
羅珣眼珠轉了轉,小心翼翼地說道:「老師,或許嶽仲明便是我們突破的方向。」
歐陽晦心中微動。
他明白羅珣此言何意,嶽仲明身為禮部左侍郎兼春闈副總裁,若說他會保持絕對的公正,這必然是個笑話。
「此事……」
歐陽晦略顯遲疑,他倒不是畏懼寧珩之的手段,而是科舉作為國朝掄才大典,曆來為天子所重視。
朝中各派對此頗有默契,或許他們都會想方設法往科舉考場插一手,但不會胡亂哄起來,因為一旦揭開這個蓋子,最後倒黴的肯定是所有人。
羅珣明白座師心中的顧慮,他斟酌道:「老師方纔說過,船大難掉頭,寧首輔未必能掌控所有人。就拿這位嶽侍郎來說,學生覺得他頗有野心,他肯定也想成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