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野奇途 第265章 年三十的餃子
-
年三十的晨霧還冇散儘,啞女就已經在灶房裡忙活開了。案板上排著兩碗餡,一碗是白菜豬肉的,油星子浮在翠綠的菜末上,像撒了把碎金;另一碗是素的,粉絲、豆腐、香菇剁得細細的,混著點香油,香得人直咽口水。
“我來和麪!”小虎搓著手走進來,袖子卷得老高,露出結實的胳膊。他往麵盆裡舀了三瓢新麥麵,又慢慢往裡加水,指尖在麪粉裡攪出一個個漩渦。“去年的麵和硬了,餃子煮出來像石頭,”他一邊揉麪一邊笑,“今年我少放些水,保準軟和。”
啞女蹲在灶前燒火,火光映得她臉頰發紅。她看著小虎揉麪的背影,胳膊上的肌肉隨著動作起伏,麵盆在他手裡像個聽話的孩子,漸漸被揉成光滑的麪糰。去年他也是這樣揉麪,卻把水灑得滿灶台都是,兩人擦水時撞在一起,麵盆差點摔在地上,現在想起來,麪粉的白和他的笑還在眼前晃。
麪糰醒好時,太陽已經爬過了竹籬笆。小虎把麪糰揪成一個個小劑子,用手掌按扁,再用擀麪杖擀成圓皮。他擀得不算圓,邊緣還有點歪歪扭扭,卻比去年強多了——去年他擀的皮,有的薄得像紙,有的厚得像餅,煮出來不是破了就是夾生。
“得轉著圈擀,”啞女拿起一個劑子,示範給他看,擀麪杖在她手裡靈活得像條魚,轉著轉著就成了張勻勻的圓皮,邊緣還帶著好看的波浪紋。小虎看得直點頭,學著她的樣子轉擀麪杖,果然擀得圓了些,隻是額角擠出了層薄汗。
包餃子時,啞女的手像有魔法。她把餡放在皮中間,指尖一捏一折,就捏出了整齊的褶子,像朵含苞的花。小虎包的卻像個小元寶,捏得死死的,生怕餡漏出來。“這樣煮著結實,”他給自己找藉口,卻偷偷把包得最好的一個餃子往啞女那邊推了推,“你嚐嚐這個餡鹹不鹹。”
啞女咬了一小口,豬肉的香混著白菜的甜在嘴裡散開,鹹淡正好。她衝小虎豎起大拇指,見他笑得露出兩顆小虎牙,忽然想起去年包餃子,他非要往一個餃子裡塞硬幣,說“誰吃到誰來年發財”,結果那硬幣太滑,煮的時候從皮裡鑽了出來,沉在鍋底,兩人撈了半天,最後笑著分吃了那碗“發財湯”。
“今年還塞硬幣不?”啞女用指尖敲了敲案板,眼裡帶著促狹的笑。小虎趕緊搖頭:“不了不了,去年差點把牙硌掉。”話雖這麼說,他還是摸出個嶄新的銅板,飛快地塞進一個餃子裡,捏了個特彆的褶子做記號,“就一個,圖個吉利。”
灶上的水“咕嘟咕嘟”開了,冒著白汽。小虎端著餃子往鍋裡下,動作輕得像怕燙著它們。餃子在水裡翻了翻,漸漸浮了起來,像一群白胖胖的小魚。“得點三次水,”他唸叨著,“去年點了兩次就撈出來,裡麵還有點生。”
三次水點完,餃子終於煮好了。小虎用笊籬把餃子撈進盤裡,熱氣騰騰的,白胖的身子上還沾著點水珠,像裹了層月光。啞女往小碟裡倒了點醋,又加了半勺辣椒油,是去年秋天用紅辣椒醃的,香得很。
張嬸和李叔聞訊趕來時,餃子剛擺上桌。“聞著香味就來了,”張嬸搓著手坐下,夾起一個餃子就往嘴裡送,“比去年的好吃!皮軟餡香,啞女這手藝越發好了。”李叔也點頭,嘴裡塞得滿滿的,含糊地說“這素餡比肉的還香”。
吃到一半,小虎忽然“哎喲”一聲,從嘴裡吐出個銅板,亮晶晶的沾著點油星。“我吃到了!我吃到了!”他舉著銅板歡呼,像個得了糖的孩子。啞女看著他興奮的樣子,偷偷把自己碗裡那個帶特彆褶子的餃子夾給了他——她早就認出了那個記號,卻故意冇說。
窗外的鞭炮聲“劈裡啪啦”響起來,是村裡的孩子們在放小炮仗。小虎把銅板擦乾淨,塞進啞女手裡:“給你,你拿著更吉利。”啞女攥著溫熱的銅板,看著他被餃子燙得直吸氣的樣子,忽然覺得這年三十的餃子,比去年的更暖,因為餡裡不光有肉有菜,還有藏不住的惦念,像那枚銅板,沉在心底,發著光。
吃完餃子,小虎去貼春聯,啞女站在旁邊遞漿糊。紅底黑字的春聯映著白雪,格外鮮亮。“今年的春聯是王秀才寫的,”小虎踩著板凳貼橫批,“比去年我寫的歪歪扭扭的強多了。”啞女抬頭看他,見他的影子和春聯的影子疊在一起,像幅最熱鬨的畫,忍不住笑出了聲。
鞭炮聲還在響,灶房的熱氣還冇散,碗裡的醋香混著餃子的暖,把這年三十的午後填得滿滿噹噹。啞女摸著手裡的銅板,忽然明白,日子就像這餃子,要慢慢包,細細煮,才能煮出最暖的味,裡麵藏著的,都是說不儘的甜。
喜歡鄉野奇途請大家收藏:()鄉野奇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