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小將軍入府後,病弱王爺痊癒了 > 番外三:這一生足矣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小將軍入府後,病弱王爺痊癒了 番外三:這一生足矣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番外三:這一生足矣

初到江南,兩人著實過了一段真正悠閒的日子。

聽雨品茗,泛舟湖上,賞花觀魚,將前半生的忙碌與波瀾儘數沉澱在江南的煙雨朦朧之中。

然而,不過半年,樓燼便有些坐不住了。

並非不習慣清閒,而是骨子裡那份經世濟民的習慣難以更改。

葉旬陽看著他偶爾對著空庭出神,忍不住吐槽:“阿燼,我看你,就是沒那個清閒享福的命。”

樓燼失笑,攬過他道:“或許是。總覺得……該做點什麼。”

於是,兩人離開了繁華舒適的江南水鄉,在附近尋了一處清幽但開闊的山巒,建了幾排屋舍。

他們不再隱於市,而是隱於山林,卻並非為了獨善其身。

樓燼放出訊息,收留無家可歸的孤兒和流浪的乞兒。

起初隻是給口飯吃,有個遮風擋雨的地方。

後來,見其中有些孩子根骨不錯,眼神機靈,葉旬陽便忍不住開始教他們些強身健體的拳腳功夫,樓燼則偶爾講些簡單的兵法故事。

沒想到,這一教便不可收拾。

慕名而來或被送來的孩子越來越多。

兩人索性將這裡辦成了一個非正式的武館,因在山中,被附近百姓稱為“青山營”。

在這裡,不分貴賤,隻論品性與天賦。

葉旬陽負責打磨筋骨,傳授武藝,要求極為嚴格,偷懶耍滑的,會被他拿著小樹枝追著滿山跑。

樓燼則教導兵法謀略、為人處世的道理,潛移默化中,培養品行,從小教化。

學有所成、品性過關者,便被樓燼和葉旬陽親自寫信,或推薦到西北樓烻軍中,或送入葉家軍,從底層做起,憑軍功晉升。

那些天賦稍遜或心性還需磨礪的,則繼續留在山中,接受兩位的“錘煉”。

走出去的子弟,逐漸在軍中形成了口碑,他們武藝紮實,懂兵法,更難得的是忠誠可靠,成為了邊軍中的一股堅實力量。

訊息最終還是傳到了京城。

樓焐聽聞此事,感慨又敬佩,說什麼都要親自題寫一塊匾額賜下,以表彰皇兄與葉將軍的功勞。

樓燼聽聞之後,連寫三道信阻攔,但還是沒勸成,不過最終被一人勸阻了下來。

正是當今皇後,葉瑛。

葉瑛是葉旬勤與阿娜爾的第一個女兒,繼承了父親的英氣與母親的靈秀,自幼便聰慧過人,膽識不凡。

不知怎的,在一次宮宴上年長她十多歲的樓焐看中,力排眾議,立為皇後。

她深知三叔與三叔公此舉,意在為國儲才,而非求名,更不願晚年再捲入任何形式的紛擾之中。

禦筆親題的匾額固然榮耀,卻也意味著再度進入朝野視野,與二老隱居的初衷相悖。

在她的勸說下,皇帝最終打消了賜匾的念頭,隻是時常以私人名義,送去些山中所需的物資,默默支援。

數十載光陰,便在青山白雲、孩童的朗朗書聲與操練的呼喝聲中悄然流逝。

葉旬陽過了知天命之年,樓燼也已是花甲老人,漸漸感到精力不濟,再也教不動新的學生。

所幸,早年培養的幾位得意弟子已長居山中,繼承了他們的衣缽與遺誌,將這座山莊延續下去。

西北傳來訊息,烻王樓烻與禹北辰已於多年前在西北軍營相繼安詳離世,臨終前,西北的擔子交給了七皇子樓烴。

南詔的阿諾公主也已退位給女兒,在故土頤養天年。

京城的樓熵兒孫繞膝,儘享天倫。

葉旬瑾坐鎮京城兵部,他的兒子則繼承了父親的誌向,駐守在北疆。

而葉旬勤,早已卸去朝廷官職,在木棉寨安心當他的寨主夫君,與阿娜爾相伴終老。

五年後的一個秋日。

樓燼終究是年老體衰,一場重病襲來,藥石罔效。

他握著葉旬陽布滿薄繭卻依舊溫暖的手,看著陪伴了自己一生的愛人,眼中是釋然與不捨交織的平靜。

“旬陽……這一生,得你相伴,足矣……”聲音漸微,終至無聲。

樓燼,這位曾權傾朝野也曾寄情山水的攝政王,安然閉上了眼睛。

葉旬陽沒有哭,也沒有呼天搶地。

他隻是靜靜地坐在床邊,握著樓燼已然冰涼的手,看了他整整一夜。

次日清晨,弟子們前來請安時,發現葉旬陽穿戴整齊,平靜地躺在樓燼身側,已然隨他而去。

麵容安詳,嘴角甚至帶著笑意。

恰如數十年前他們成婚那日,秋高氣爽,萬裡無雲。

(全文完)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