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小說集啊 > 第45章 裁縫部的紐扣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小說集啊 第45章 裁縫部的紐扣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裁縫鋪的紐扣

巷尾的“如意裁縫鋪”總飄著樟腦味,玻璃門上的紅漆招牌褪了色,“如意”兩個字卻依舊透著溫軟。店主趙阿婆今年七十一歲,頂針磨得發亮,縫紉機踏板踩出的“哢嗒”聲,比巷口賣糖人的梆子聲還準時。熟客都知道,她針線笸籮最底層,總壓著顆銀質的星星紐扣,邊緣刻著細碎的纏枝紋,在光線下會泛出淡藍的光澤。

高中生陳念是鋪裡的常客,每週都來改校服褲腳——她總愛跑跳,褲腳磨破得快。每次來,都能看見趙阿婆對著櫥窗發呆。櫥窗正中央掛著件沒做完的月白色旗袍,滾著淺灰的包邊,領口卻空著個位置,明顯缺了顆紐扣。

“阿婆,這旗袍是給誰做的呀?”陳念第三次問起時,正坐在小板凳上啃蘋果,果皮落在竹編簸箕裡。趙阿婆手裡的針線頓了頓,銀針穿過真絲麵料的聲音戛然而止。她抬手揉了揉眼睛,指腹蹭過旗袍領口的針孔,聲音輕得像落在布上的針腳:“給我女兒的,三十年前就該做好了。”

陳念放下蘋果,湊過去看旗袍。真絲麵料已經有些泛黃,卻依舊透著細膩的光澤,針腳密得能和機器縫的媲美。趙阿婆把星星紐扣從笸籮裡翻出來,放在掌心,紐扣在她粗糙的掌紋裡輕輕轉了圈。

“那時候她十八,要去北京讀大學。”趙阿婆的聲音慢慢沉下來,像浸了水的棉線,“我攢了三個月的布票,托人從上海帶回來這塊真絲,想趕在她走前做好旗袍,讓她帶著穿。”

1993年的夏天特彆熱,趙阿婆每天收了鋪子就坐在燈下縫旗袍,縫紉機壞了,就全用手縫。女兒林穗總在旁邊幫她穿針,說:“媽,不用這麼趕,等我放假回來您再給我做也一樣。”趙阿婆卻搖頭,她想讓女兒第一次去遠方,能穿得體麵些。

出發那天清晨,天還沒亮,趙阿婆把疊得整整齊齊的旗袍放進女兒的帆布行李箱,扣箱子時才發現,旗袍領口漏縫了顆紐扣。那顆星星紐扣是她特意在百貨商店挑的,說要像星星一樣,陪著女兒在外地好好的。

她攥著紐扣往車站跑,帆布鞋踩過露水打濕的石板路,鞋底沾了泥也顧不上擦。可等她跑到站台,隻看見綠皮火車冒著白煙遠去,車窗裡晃過女兒揮手的影子,快得像場夢。她站在原地,手裡的紐扣被汗浸濕,涼得硌手。

後來女兒寄信來,說春運時行李箱被擠丟了,旗袍也沒了。趙阿婆沒在信裡提紐扣的事,隻是把紐扣收進針線笸籮,此後每年都做件新的月白色旗袍,領口總留著空,像在等什麼。

陳念聽得眼睛發酸,伸手幫趙阿婆把散落的線頭理好。她想起自己上週在舊貨市場淘到的舊皮箱,深棕色的皮革裂了紋,開啟時從夾層裡掉出件疊得整齊的月白色旗袍,領口處正好缺了顆紐扣。

“阿婆,我好像見過這件旗袍!”陳念突然站起來,椅子在地上蹭出刺耳的響。她掏出手機,翻出拍的旗袍照片,遞到趙阿婆眼前。

趙阿婆的手猛地抖了一下,手機差點掉在地上。她湊過去,指尖劃過螢幕上的旗袍,指腹反複摩挲著領口的針孔,眼淚一下子湧出來:“是這件,你看這包邊的針腳,我當時特意多縫了兩針……”

陳念當天就把舊皮箱搬到了裁縫鋪。趙阿婆小心翼翼地把旗袍從箱子裡取出來,麵料雖然舊了,卻還帶著淡淡的樟腦味,和她鋪子裡的味道一模一樣。她把星星紐扣湊到領口的空缺處,大小剛好嚴絲合縫,像原本就該長在那裡。

這時陳唸的手機響了,是社羣誌願者打來的,說她之前幫忙登記的“尋親資訊”有了訊息——有位從北京來的老太太,拿著塊月白色旗袍碎片,找了半個城,說要找當年給她做旗袍的母親。

“阿婆,是阿姨!”陳念把手機遞過去,聲音都在顫。

趙阿婆握著手機,聽見那頭傳來熟悉又陌生的聲音:“媽,我是小穗……我找到旗袍的碎片了,您當年沒縫完的紐扣,還在嗎?”

她張了張嘴,話沒說出口,眼淚先落進旗袍的針孔裡,暈開小小的濕痕。

傍晚時,巷口傳來熟悉的腳步聲,一位頭發花白的老太太站在裁縫鋪門口,手裡舉著塊旗袍碎片,領口處留著和趙阿婆手裡一模一樣的針腳。

“媽。”林穗走進去,聲音發顫,像三十年前在車站揮手時一樣。

趙阿婆把縫好紐扣的旗袍遞過去,指尖劃過領口的星星紐扣,忽然笑了,眼角的皺紋擠在一起,像盛開的花:“當年沒縫好的紐扣,今天總算補上了。”

縫紉機的“哢嗒”聲又響起來,這次的節奏裡,混著兩個人抑製不住的哽咽聲,飄出裁縫鋪,裹著樟腦味,在巷子裡輕輕散開,像把三十年的等待,都縫進了溫柔的時光裡。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