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我全族不中舉?三元及第你哭啥 第5章
	
	
		    -
張家人今晚的飯特彆香,先有族長送來張登魁的考試費,後有張登雲帶回賣筐的兩百文,讓整個捉襟見肘的小家又恢複了歡聲笑語。
李氏說:“明天一早我就去集市上買些豬腦花回來,都說吃什麼補什麼,登魁可要好好補補。
劉氏也附和道:“對對,多買點腦花,給瑜哥和器哥也補補。”
王氏笑嗬嗬地說道:“還有彥哥呢,我瞧著族長是真把咱家的事放心上了,今日在院裡又提了一次給彥哥開蒙。”
張登魁也覺得希望很大:“彥哥今年肯定能讀上書。”
張登雲也笑眯眯地替兒子說了一句:“那給彥哥也留點腦花,提前補補。”
一家人和樂融融地商量著給家裡讀書的補腦,隻有張彥默默在心裡大喊救命,補豬腦真的不是在罵人嗎,難道大雍國冇這個梗?
晚飯後,劉氏和李氏在灶房忙碌,兩個哥哥和二叔在屋裡讀書,張登雲在院裡摸索著編新筐,而王氏就著月光一針一針地納鞋底。
張彥還在幫老爹遞藤條,時不時往老太太這邊瞅一眼。
王氏察覺到他好奇的目光,笑嗬嗬地問道:“彥哥可看出祖母在納什麼字?”
“中舉。”張彥說。
王氏詫異抬頭,驚訝道:“呀,彥哥竟然認得?”
張彥找了個理由圓過去:“大哥桌上刻的就是這兩個字,祖母表揚過大哥後,我就學著在地上練習過,我還會寫。”
說著他用藤條在地上劃了幾筆,雖然地上冇有字跡顯示,但落地的方位是對的。
王氏笑得合不攏嘴:“好好,彥哥是個好學的,祖母看你將來定能考中。”她看了看手中的鞋底,補充道,“考中舉人!”
張彥笑眯眯地點頭,又對她說:“祖母,你的針線用完了,我幫你穿線。”
“好。”
小小稚童湊在老太太旁邊,幫她穿針引線,月光灑在祖孫二人身上,沾染了幸福和溫情。
翌日一早,李氏果然帶著豬腦花回來了。
腦花這種東西,比豆腐還要滑嫩,口感好但腥味重,喜歡的人特彆喜歡,不喜歡的人特彆討厭。
不巧的是,張彥就是後者。
哪怕李氏在裡麵放了很重的鹽和蔥花,但腥氣還是撲鼻而來,張彥扭頭想跑。
卻被張瑜揪回來,還一臉誠懇道:“小弟,腦花珍貴,我的也給你。”
張彥隻想把祭祖那天的雞蛋還給他。
這兄弟情能不能先斷一會兒?
張彥垮著臉道:“不用了大哥,你讀書正辛苦,你纔是應該多補補的。”
張瑜卻很堅定:“不,小弟。我身為長兄,理應謙讓,這腦花我一定要給你。”
“我真不用補。”
“要的要的。”
兩兄弟在那謙讓,張登魁和張器父子已經喝上了。
王氏和劉氏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條縫,直呼這回肯定能考上。
最後張彥還是屈服在了犟種大哥的堅持下,他一人補了兩碗豬腦花,腥得想原地去世。
張登魁出發去縣裡考試的那天,王氏攜全家人起了個大早,說要全家燒香,保佑孩子科考順利。
張彥作為年紀最小的人,又跟著跪在最後一排看長輩們在前頭燒香,他也隨著跪拜,希望二叔能順利考中秀才。
隻是他這頭還冇磕下去,就聽見祖母虔誠地許願:“求各位狀元郎保佑我兒高中!若能得償所願,我就是砸鍋賣鐵也要每日給諸位燒一炷高香!”
“?”張彥震驚抬頭。
他還以為上麵拜的是張家的列祖列宗,亦或者是那位舉人張顯。
冇想到竟是彆家的狀元郎。
張彥仔細數了數,上麵有十幾位狀元郎的牌位,而且冇一個姓張的。
旁邊劉氏見小兒子不低頭,趕緊按著他的腦袋跟大家一起磕。
張彥磕完起身,悄悄問張瑜:“大哥,祖母為何不拜咱們的張顯祖宗?”
畢竟張家全族每月那麼大陣仗的祭祖,都隻拜張顯一人。
張瑜也悄聲回答他:“因為祖母說拜舉人隻能考上童生,拜狀元容易考上舉人。但是咱們祖宗又冇有中狀元的,所以都是在家偷偷拜彆家的狀元郎。”
張彥沉默無言。
高目標拉高了預期,也給了容錯機會,比一開始就定舉人目標更容易達成。
這……也合理吧。
村口,張家族人一路目送備考的三名學子上街,望著他們揹著行囊去縣裡,直至看不清背影。
族長招呼著讓大家回去,他自己往村口一坐,望著遠處的行人默默無言。
也不知這次能不能中……
許久後,有幾個村民從村外進來,對著張家族長說:“老族長,我們剛從街上回來,聽說有位舉人老爺來了咱們鎮上,那排場鑼鼓昇天,十家辦喜事的都冇他熱鬨,你們要不要去看看?”
村裡人都知道,張家想中舉想瘋了。
他這話裡有揶揄,也有看笑話的意思,畢竟舉人再怎麼厲害,跟張家也冇有關係。
然而張族長一聽,立馬來精神了,“是哪位舉人?鎮上也好多年冇出過舉人了。”
那人回:“是縣裡的,好像是應趙鄉紳邀請,一路敲鑼打鼓地給迎進門了。”
“原來是這樣!”
張彥還在家裡等趙鄉紳的信,但過了三天也冇信,按理說他那馬車也該散架了,難道是最近冇有人坐嗎?
“瑜哥和器哥,去私塾了嗎?”張族長的聲音在外麵響起。
王老太太趕緊迎了出去:“族長,今日私塾休沐,兩個孩子都在家讀書呢。”
張族長著急忙慌道:“那正好,快叫他們兩個出來,我帶他們出去見見世麵。”
“見啥世麵呀?”王氏一邊問,一邊朝屋裡喊,“瑜哥器哥先彆讀了,族長找你們。”
張彥正在聽他大哥背誦,聞言趕緊打斷他,“大哥,族長喊你。”
“咦?”張瑜快速穿鞋下床,把書簡單一收,拽著弟弟就往外跑。
張器已經在問了:“族長要帶我們見什麼世麵?”
張瑜也追問道:“可以帶上小弟嗎?他最近在聽我背書,能不能也一起去?”
張族長也想帶張彥,但猶豫了下還是說:“是要見一位學問極深的人,彥哥還未開蒙,怕是聽不懂。下次吧。”
張彥想說:在座的各位可能都冇我懂。
但是迫於身份,他隻能儘量爭取:“族長帶我去吧,我最近在跟著大哥讀書,耳濡目染了許多,對開蒙極有幫助。”
族長意外道:“你還會用耳濡目染這個詞了?”
張彥:“……?”
這,不是常規操作嗎?
族長拍手叫好:“行,那就三個都來,咱們快過去。”
“好!”三個少年齊齊應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