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裡的重組家庭[六零] 第100章
前程已定,
本該是一件讓人高興又期待的事,恨不得日子趕緊過去,好直接翻篇到畢業後,
等進了廠子拿到工資,他們的日子隻會一天比一天好。
但每每想到這個時候,心裡卻又跟空了什麼似的。
他們五人其實在一起奮鬥的日子沒那麼長,滿打滿算還不到半年,
可在這些共同奮進的日子裡,他早把他們當作兄弟、把她當作領導自己的大姐。
就是放在了心裡,所以一想到畢業後會各奔東西,心裡就覺得很不捨。
五個人,
五個未來,
本該擰成一根線的他們那個時候就得徹底分開,再也沒法像現在這樣一起乾活拚搏了。
錢嘉樹心裡其實還有另一個想法。
隻不過這個想法沒跟任何人說過,
他甚至想過,
要不要跟小娥姐去拖拉機廠,他雖然沒那麼優秀但以自身的能力和這些日子獲得榮譽,
想要進去或許不難。
隻是這個想法沒多久就被他抹掉了。
進廠或許不難,
難的是就算進去了他也跟不上小娥姐的進度,
在南城時,小章師傅等人都甘願被小娥姐領導著乾活,
如果按高度來排,何嘗不是證明小娥姐站得比他們高很多很多,
在他們上方並不是小娥姐的身影,
他們甚至連小章師傅都比不上。
現在能在一個隊伍,完全是占了同班的優勢,也是占了小娥姐初露鋒芒沒有其他幫手的好時光,
她一旦進了拖拉機廠,哪怕開始隻是最普通的小工,給她足夠的時間總能走得更高,到時候一定有比他優秀很多的技術工願意聽她安排。
他還太弱小了。
就算跟去了拖拉機廠也跟不上小娥姐的步伐。
而隻顧追逐她的腳步,或許會讓自己的根底打得不夠紮實,去機械廠就不同,跟著一個技術強的師父好好學、認真學,學得透徹或許等自己變得很老很老的那一天,還能和小娥姐同行吧……
而這時江小娥說了一句,“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
錢嘉樹一聽,微微垂著頭。
對啊,終究是要分離的,要怪就隻能怪自己跟不上。
“但是吧。”江小娥看他低沉的樣子,繼續說著,“人生何處不相逢呢?哪怕我們幾個不在同一個工廠,但隻要我們願意,總有聚在一起的時候。”
她也討厭分彆。
但如果這個“分彆”是讓大夥越來越好,她覺得也不一定是件讓人難過的事,她跟著道:“再說了,雖然不同廠但我們仍舊乾著同一樣活,也不是沒有一起合作的機會,說不準拖拉機廠還會請機械廠的維修師傅上門維修,你要跟著朱工好好學,也有機會來了。”
她可不覺得沒可能。
當初在活塞廠,陸宣貴最初隻對朱工感興趣,兩個不同工廠的人,不為挖牆腳總得為點彆的吧。
“真的?”錢嘉樹猛地擡起頭,眼裡已經沒了原先的低沉。
“真不真得看你自己。”江小娥沒給他一個肯定的回答,而是一種鼓勵,“不提盧老師,你要有朱工那樣的能耐,這事準會發生在哪一天。”
國內好的維修工本來就不多,技術好到一定程度那更是少之又少。
要不然誰願意掏大把外彙券去國外找?
還不是沒辦法嗎。
她道:“真到那一天,我要是有問題找上你,你就算擠時間也得趕緊來。”
“哈哈。”錢嘉樹聽得忍不住發笑。
哪怕知道那一天或許要很久很久,但隻要想想就樂嗬,嘴角的幅度根本壓不下去,他正想表示些什麼,就被身後的一人搶了先,“那你們要是需要鍛壓什麼材料,就隻管來找我,我一定給你們插隊。”
說話這人是未來鍛造廠的工人周洲。
羅朗也跟在後頭,他撓了撓頭,“那你們廠子要打井嗎?嘶,要也不一定能行啊,誰知道你們工廠那塊地適不適合。”
他師父就是打井隊的,當初就是因為在大隊尋找合適的打井點才認識的他。
“那我呢、那我呢?”方大牛也跟著湊熱鬨,也不知道怎麼聊的,聊著聊著他們就已經想好未來會進行什麼合作。
最後錢嘉樹勝出。
因為他發現,不管是拖拉機廠還是鍛造廠,又或者是其他兩個小夥伴,總能用到自己,畢竟都是機械相關的工廠,誰能保證廠子裡的機器不會壞呢?
扯了一會閒話,江小娥又問起了羅朗兩人,“他們去永安大隊了?”
“嗯,江大哥將人帶過去了,他們帶去的東西不少,江大哥還說到了那邊的車站,找一輛板車拖過去,光靠人肯定拎不動。”羅朗說著。
他以為媽收拾的東西已經很多了,沒想到另外兩人帶的東西也不少,每個人都是三四個大包,恨不得將能帶的東西都帶過去。
“那就行。”江小娥道:“下週你們可以過去看看,如果有哪些地方沒安排就跟王三能提,也彆怕麻煩人,王三能怕的就是我們不麻煩。”
“好。”羅朗還真有些不放心媽,“那我下週把爸也帶過去,讓他也放心些。”
聊了一會兒閒話,江小娥便開始分配去工作。
取蜜這一部分對於她來說並不難,腦子裡早就有了思路,當時會想起製作養蜂機完全就是從取蜜這一部分開始。
打從一開始她就考慮用高速運轉來搖蜜。
借用高速運轉的離心力將蜂蜜甩出來。
而這種方式對於他們來說並不陌生,因為在脫粒機的製作過程中就做過類似的部件,用齒輪加速提高轉速減少手搖費力。
需要的部件和脫粒機也有很多相同的部位,比如說齒輪、滾筒(外桶)、手搖以及軸承的皮帶。
他們現在要做的活就是在原先的圖稿中重新組合,看看能不能找出一些不用修改的部件,可以直接使用,哪怕不能直接使用,也能在原有的部件上進行修改或者填補。
這不是一個特彆難的任務,但還是挺繁瑣的。
早在不知不覺中,他們手中關於脫粒機的圖稿居然已經有厚厚一遝,可以裝滿兩個紙箱。
“這麼多?”羅朗有一些驚訝,製作的過程中還沒覺得,但現在回頭看看他們以前真的做了好多好多事。
這些圖稿並不僅僅隻是畫稿而已。
每一張他們都按照稿子上的尺寸規格親自製作過,一次又一次地嘗試才定下最終一稿。
“還不止這些呢。”錢嘉樹倒是知道一共有多少,因為大部分的稿子都出自於他的手,“高村將多功能那台脫粒機的初稿和終稿都拿去了韓大爺那邊,也不知道他們弄好了沒有。”
因為嫌來回麻煩,高村等人就直接住在了三州大隊,那邊的人對他們特彆歡迎。
怎麼可能不歡迎?
到時候和韓老爺子製作出來的脫粒機,會無償捐獻給三州大隊,巴不得他們在大隊多留段時間,要是能多做幾台那就更好了。
羅朗問道,“都這麼久了,他們在製作中是不是遇到什麼麻煩?”
雖然有完整的圖稿,但是這次嘗試和最開始不同,高村他們是用木材來替換除了主要部件之外的所有部件,材料替換,圖稿肯定有改動。
也不知道他們能不能行。
“實在想不明白也不會乾耗著。”江小娥說著,“咱們等他們的訊息就行,好訊息自然好,要是遇到麻煩咱們也能幫著想想解決方法。”
她翻看了一下這些圖稿,將前部分的一些直接放回箱子,隻留下後麵的一部分。
她說著:“前麵的稿子多少都有些問題,後麵這些經過改良和調整,咱們就從這些下手。”
這個機器因為已經設想過原理,更是將幾個主要部件都設想出來過,所以在設計時會比想象中來的還要順利。
怎麼說,他們已經脫離了新手的身份。
就算達不到老手的程度,但在已經準備充足的情況下,做出一個大概的方案還是沒問題的。
“首先需要一個框架,框架的尺寸怎麼都得大於人工巢礎,在這個尺寸上還得再往下調整。”江小娥在圖稿上畫了四筆,“初步設定為高八十厘米、寬五十厘米,具體的可以再做調整。”
錢嘉樹順著她的話往下說,“得放下巢礎就得設定一個旋轉桶。”
“一個不夠吧?”周洲皺著眉頭,他用手比劃了一下,“巢礎得固定住才行,要不然在高速運轉時它會偏移,一旦位置偏移很可能在運轉時撞損。”
“那就兩個。”江小娥跟著在框中畫了兩個筒形,“一個內筒一個外筒,內筒用來固定巢礎起到高速運轉的作用,外桶用來接被甩出來的蜂蜜。”
這就是搖蜜機的概括圖。
最重要的便是如何讓機器達到“高速運轉”,起到一個離心力的作用將蜂蜜甩出來。
“和脫粒機一樣,用傳動的方式。”羅朗舉起手,這個部件他們做的可不少,用鐵料做一個主軸,再搭配上軸承以及手搖把,利用傳動的理念起到一個高速運轉的作用,“以前製作脫粒機時都是用的腳踏式,而這次改成手搖,隻需要把連線處的踏板換成手搖把,小娥姐,是不是這樣?”
江小娥沒回答是還是不是,而是一貫說著:“想知道就試試。”
動手去嘗試就知道答案了。
雖然這樣會更耗時間也會更繁瑣一些,但對於他們這群年輕人來說,有大把時間,可以用時間去證實一些東西是不是可行。
有了方案,接下來就是動手。
他們這邊有足夠的工具和材料,還不是從自己倉庫撿來的材料,都是王主任讓人拉過來的。
很顯然,不管他們做什麼學校都會承擔一切。
而這些就是因為學校在他們這邊看到了成就,算投資也算給予他們的回報。
工具不缺、材料不缺,乾起來就快了不少。
本想著一路乾下去,放學點之前應該能實踐出羅朗說的那個行不行,不過就在下午三四點的時候,一個眼熟的人跑了過來,給她帶來了一個訊息。
江小娥還沒開口,邊上的人就先著急起來,“你是說拖拉機廠那邊有回複了?”
來人點點頭,“王主任是這麼說的,對方來了電話,說是明天上午十點會準時到這邊。”
一個訊息,讓這邊的人都靜不下心來。
五個人,四個人已經有了著落。
雖然他們都覺得小娥肯定能行,但是吧,有些事不確定下來心裡就靜不了,而這次拖拉機廠的人會上門,關係著小娥能不能進她想去的拖拉機廠,誰能冷靜呢!
等報信的人一走,羅朗就激動道:“拖拉機廠的人來了,咱們該做點什麼嗎?”
“要不要把這裡收拾一下?”
“該準備點什麼招待嗎?”
“那位領導是為了活塞來的吧?是不是得讓小娥姐現場演示一下,我們需要將養蜂機拆開嗎?”
一聲接著一聲,四人搞得比江小娥還要來得緊張,她好笑道:“人家又不是來閒聊嘮嗑,用得著收拾又招待嗎?拆機更不用了,活塞廠不是送了咱們一箱嗎,正好明天帶他重新做一遍。”
“重新做一遍?”
“對方是客,讓他來幫忙會不會不太好……”
“有什麼不好的?”江小娥可不覺得不好,甚至最開始就是這麼計劃的,“到底是大廠的技術工,肯定有些能耐,正好讓他上手幫咱看看有沒有需要改良的地方。”
四個小夥伴聽得張大嘴。
還能這樣?
但聽著又覺得也不是不行,就……就能者多勞嘛?
不過江小娥是怎麼想,現在該做還是得做,因為時間緣故他們隻是將主軸的大概以及軸承做了出來,等放學點一到,不管手頭上還有沒有活,都得放下手裡的東西,收拾收拾各回各家。
這是江小娥定下來的規矩。
該乾活的時候認真,到了點該放下就放下,隻有足夠的休息和放鬆,才能保證最佳的精神狀態。
當然了,也是她一點點私心。
奮鬥自然得奮鬥,但重新的人生沒必要隻有“卷”,她也需要感受一下生活。
不過今天小巷尤為地安靜,沒什麼樂子能湊熱鬨,回到家先是打掃了兩邊的院子,跟著就去了四婆婆那。
高村幾人正在琢磨替換配件的事,維修和安裝過濾網的事暫時停了下來。
所以往四婆婆這邊下的單子也暫停。
不過這不代表四婆婆沒事做,見她過來,便招著手,“你來的正好,等會把這床竹蓆子帶回……算了算了,挺重的,等會讓你家南陽帶去。”
江小娥湊過去一看,“這是涼席?”
“對啊。”四婆婆這幾天手裡沒活,就把先前攢的竹子拿了出來,特意編織了一床竹蓆,還送去熏製過,“你拿回去就疊起來放在衣櫃裡,等明年入夏就拿出來曬曬,每天睡前用水擦一遍,再熱的天也不會覺得燥人。”
“行,謝謝四婆婆!”江小娥爽快收下,她道:“我真的太需要一床竹蓆了,夏天熱得我晚上都睡不著呢。”
四婆婆臉上笑意更甚,“你喜歡就好。”
她不怕小娥不收,怕的是她不要。
就算過濾網的事暫停,但這些日子她也因此攢了不少錢,再說了,也隻是暫停而已,人家說了過段日子還是得接著做,好多地方等著她的過濾網呢。
“四婆婆,我這邊有個東西你看看能不能做。”江小娥將今天設計的一個部點陣圖稿拿了出來,之前他們就商量過,一個內筒一個外筒設計,內筒用來固定,但這個筒肯定不能用實心,不然怎麼將蜂蜜甩到外筒?
所以得是網狀設計。
既能固定也得讓蜂蜜溢位去。
但還有一個要求,“但不能用竹子之類的材料,絕對不能有縫隙。”
她大概將這個部位的用處說了一遍,有縫隙在運作時蜂蜜會殘留,那太浪費了,整體必須是不帶縫隙的。
其實用金屬能製作,但比起用金屬來製作她還想嘗試一下能不能用其他材料。
“這樣啊。”四婆婆想了想,但一時半會想不出來,她隻能道:“這樣,你讓我先想想,等哪天想出來再去找你。”
“行,不著急。”江小娥點點頭,將圖稿留了下來。
兩人跟著又聊了一會,等南陽來叫她回去吃飯才離開,正好南陽能幫著把竹蓆搬回去,搬回去沒多久南陽又端了一碗肉末疙瘩湯過來,四婆婆都還沒說話他放下碗轉身就跑。
不跑不行啊,萬一回去晚了沒得吃怎麼辦?
那兩條細長的腿跑得老快了!
……
第二天,江小娥和往常一樣帶上挎包就出了門,照樣走的是小衚衕,繞幾個小彎但不會遇到拉著她閒聊的人,等到郊外時比上學點慢了十幾二十分鐘。
不過沒關係,反正郊外這邊沒人查考勤。
“小娥姐你快來。”羅朗對著她招招手,對著她小聲道:“剛剛這邊來了一個年紀很大的老爺子,感覺奇奇怪怪的。”
“老爺子?”江小娥取下挎包。
羅朗點點頭,反手指著自己的腦袋,“白花花的頭發,看著年紀不小了,我還沒問他是誰,他就反問起我來了。”
他臉上挺不好意思的,一開始沒覺得有什麼問題,等回過神發現自己被套了不少話,嚇得他冷汗都快冒出來了,不過好在周洲安慰他,問的也不是什麼機密的事,尋常人稍微打聽也能打聽到。
他一想也是,好像也沒有什麼機密的事需要藏著掖著。
羅朗又道:“不是說今天拖拉機廠的人會來嗎?我們怕他是那邊的人,也就沒將人勸走,他倒是自來熟,直接去了倉庫那……”
話還沒說完,木屋那邊就傳來方大牛驚慌失措的聲音,“彆彆彆,你看看就看看,怎麼還拆開了?!”
江小娥挑了挑眉頭,“我去看看。”
剛剛進了木屋,她就明白方大牛在慌什麼了,那台養蜂機的前端已經被白發老爺子拆開了外殼,露出了底下活塞的部分。
就這麼一眼,她就猜出這人是誰了。
她這輩子認識的技術人員太多,也不知道是很熟悉了,還是本身技術人員渾身就帶著一種特殊的氣質,而她就從老爺子身上看出了那種類似的氣質。
江小娥走上前,非但沒攔著還遞過去一把螺絲刀,“老爺子,您還真不客氣,這就上手了?”
白發老爺子擡眸,推了推掛在鼻翼的鏡框,答的那就一個理直氣壯,“是你先邀請的我。”
江小娥勾起唇角,“我邀請的是拖拉機廠的陸宣貴同誌。”
“一個樣。”白發老爺子垂下眼眸,他接過對方的螺絲刀,利索地將下部分也拆開了,嘴上還在抱怨著,“那小子年齡越大越拖拉,早點來不好嗎?還非得定十點,磨磨蹭蹭,我都懶得等他。”
隨著說話聲,手這邊也聽到輕微的“哢嚓”聲,一個巴掌大的東西就這麼被他取下來了。
不過就是幾眼,他便道:“丫頭,你是把直徑縮小了2厘米吧?麵積也縮小了6倍?”
“準確來說是625倍。”
“有點意思。”白發老爺子笑了笑,“縮小直徑降低推力,活塞桿變細,槓桿長臂端位移增大,比例越大推力降低越多吧?”
江小娥點頭,“5:1的比例,推力降低1/5。”
白發老爺子挑了挑眉,沒去核實她給的資料對不對。
這還用核實嗎?人家都把配件運用上了,他再去核實不是多此一舉?
除了規模尺寸,他又撥動了一下兩側的彈簧,“用彈簧吸收部分推力,還能推動負載,嘖嘖,彈簧剛度越高吸力越大,推力反而越低,這法子真有意思啊。”
他將手裡的活塞遞過去,“來來,裝上去試試。”
江小娥沒多問,上前安裝,邊上幾個小夥伴也跟著幫忙,這下哪裡還有不懂的,雖然這人沒見過但現在是拖拉機廠的人,而且還把陸宣貴喚做“小子”,估計位置不低呢。
幾人隻是在邊上幫幫忙,主要的還是由小娥負責。
這次邀請拖拉機廠的人來,說是邀請但也可以說是對小娥的一種考覈,他們傻了才會搶著去表現。
裝上不難,大概就兩三分鐘的樣子。
江小娥能看出老爺子動手利索,白發老爺子自然也能看出她上手不拖遝,一看就知道手上功夫挺不錯。
裝好活塞,安上外殼。
江小娥主動問道:“想試試嗎?”
“來!”老爺子捲起袖子,“讓我來試試。”
沒跟他說操作的方法,他就先走到一旁將火爐提了過來,直接放在部件的下方,等待著溫度上升。
石蠟達到熔點,“哢嗒”聲響起。
這是活塞帶動推力造成的聲響,清脆而短暫,但他腦子裡彷彿浮現出機械緊密的運轉,多個部位的咬合而帶來的低沉……
“駱工!”
可惜,一道聲音打斷了他的聯想。
陸宣貴急匆匆跑了進來,臉上都急的冒汗了,“你怎麼一個人跑來了?你知不知道我剛沒在廠子裡找到你有多慌,萬一你一個人出事怎麼……”
“閉嘴!”駱工瞪了他一眼,美好的感觸就這麼在他腦海裡消失了,這小子怎麼就來的這麼不是時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