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裡的重組家庭[六零] 第64章
這絕對不是他亂猜的。
將心比心嘛,
王主任覺得自己在他們這個年齡,突然被告知公社有意招他們進去,一定會欣喜若狂,
恨不得狂叫告訴家裡人這個好訊息。
表現得這麼淡定,除非是他們有地方去。
果然,羅朗先“嘿嘿”一笑,他道:“我打算去我師傅那裡,
我的學費就是師傅幫交得,早前就說定了,隻要我學得好就跟著他乾活。”
沒有師傅就沒有他,所以哪怕其他去處要更好,他也不考慮。
之前拿到榮譽證書和第一筆獎勵後,他就特意去師傅家一趟,
帶了些禮也向他表達了自己的決心,這段時間師傅也和廠子那邊申請了,
隻要他一畢業就能直接進廠。
如果他在學期間獲得更多榮譽,
師傅還會幫他申請以正式工直接入廠,一進廠就能拿到三十多塊的工資,那個時候他就能扛起養家餬口的責任了。
“我應該會進鍛造廠。”周洲帶著含蓄的笑,
“我家三代都在鍛造廠乾活,本來我阿爺打算讓我接班,
結果鍛造廠的車間主任直接找到我阿爺,說願意給我一個名額。”
阿爺讓他接班,
主要也是心疼他,
不想讓他下鄉。
不然阿爺身體健壯還能接著乾活,老人家也不想天天閒在家裡無所事事。
現在皆大歡喜,多了他一個能拿工資的人,
家裡的生活條件能比原先好太多太多。
方大牛更是笑得眼睛眯成了縫隙,“我也打算進我爸在的廠,他們給我留了一個維修工的位置,說是我要做得好,給我安排徒弟還讓我當老大呢。”
錢嘉樹卻淡淡道:“有人來找過我,不過我還沒想好去哪裡,等畢業後再說吧。”
來的也是他爺爺爸爸所在的工廠,但因為家裡提議讓堂哥冒名頂替的事,他不想和這些人捱得太近。
家裡的一些爛事他沒在夥伴們麵前提起,當他的照片和名字出現在報紙上,錢家人高興的同時還帶著遺憾,雖然沒說到底遺憾什麼,但是錢嘉樹怎麼可能看不出來?
不過就是在遺憾這個好機會沒有落在錢嘉榮身上,更遺憾他的照片和名字出現在報紙上就不能讓他們的寶貝疙瘩冒名頂替了,現在為了錢嘉榮即將下鄉的事家裡是急得不行,可就算再急誰也不樂意主動把自己的工作指標讓出來。
這時候錢嘉樹在旁邊看著就覺得好笑。
什麼事不落在自己身上就不知道痛,原先擺著一副深明大義的樣子提議讓他受點委屈。
現在自己要受委屈了就誰都不樂意了。
既好笑又厭惡,所以那邊廠子不是沒邀請過他,但他沒多猶豫就拒絕了,如果要選他想選一個離家遠點的工廠。
王主任一聽,“既然沒打算去哪裡,那要不要考慮一下公社?”
錢嘉樹直接搖頭,“公社挺好的,但我以後還是想做關於機械方麵的工作。”
去公社當乾事自然好,要是加把勁指不準還能當個小領導,但是他熱愛自己學到手的技術,去了公社和自己想要的發展肯定不一樣。
就算最後去了也是為公社製作一批農用機械,但到時候大概率都是由他來帶頭,根本沒辦法跟著更厲害的師傅繼續學習。
而且他很有自知之明。
他對自己的定位從來都不是領頭人,好幾次路子都走偏了,如果不是同伴們提醒光靠他一個人根本做不到現在這種程度。
如果他去公社帶頭,哪怕公社承諾能給他一個新的科室。
他敢肯定,過幾年一定會後悔,而自己再也趕不上夥伴的進度。
他很實在的道:“鍛造廠也好機械廠也行,我還是想在這個行當裡乾活,隻有這樣纔能有進步的空間。”
“你這麼想也挺有道理。”王主任想想也是,工作指標很重要但他忽略掉最重要的一點,很顯然上次登報的事以及最新的那台多功能脫粒機對他們的影響有多大。
有人會為了一份工作指標狂喜。
而現在,麵前這五個人麵對的可不是一份工作指標,在旁人苦惱著該怎麼捧上鐵飯碗時,他們已經強大到能選擇了。
也是,這可是省城日報都誇讚的青年小將,個個都是真材實料,誰又會不惦記?
這麼想著,王主任算是明白老盧原先的話了,彆看這些學生年齡不大,但確實一個個都挺有主意,根本不需要他們來操心。
側過頭,看著邊上最後一人,“那你呢,你這邊是什麼打算?”
“有廠子聯係過,但我想進拖拉機廠。”江小娥實打實說著,她從來不吝嗇告訴彆人自己的野心,“雖然還沒接到那邊的邀請,但我會努力的。”
“拖拉機廠?”王主任皺著眉頭想了想,這纔想起是什麼地方,“你是說那家到現在還沒成立的拖拉機廠?”
……
“是的,一切都交接好了。”
灰白發的中年男人將手裡的檔案放下,他接著道:“下個月15號廠房竣工驗收,三個月內所有裝置都會運輸並安裝完成,不出意外,明年春季拖拉機廠將正式成立。”
中年男人的話音落下,前方的幾人歡呼起來。
從提議建廠到現在,曆經一年半的時間,總算要看到頭了。
“駱工。”陸宣貴難以按捺住欣喜,他問著:“現在是不是該召集主要的研發人員?”
“年後再說。”駱工取下眼鏡,他道:“讓他們在家過個好年,都是大老遠跑到這邊來,以後再和家裡人團聚就難了。”
拖拉機廠成立,主要靠得還是那幾名主要的研發人員,也是他們提供了履帶式拖拉機的思路,這纔有了這家工廠的成立。
雖然期間出現了不少波折,但好在一切都快完成了。
而這一切,也是托了部隊那邊的幫助,如果沒有部隊介入,一切的努力都將儘付東流。
這期間的複雜很難言語,但都過去了。
他道:“研發人員的事不著急,其他工種的人選也可以慢著些來,但你得有個準備,儘量挑選一些有底子的工人,這樣操作起來時就不至於困難,當然,要實在不行就提前一個月招工,將人招進來再進行一個月的培訓,不能耽誤工廠的進度。”
“行,這事交給我。”陸宣貴早有準備,“我已經和隔壁省城的汽修學校聯係過,除了雜工會在當地招工之外,其他工種全從汽修學校挑選。”
這樣一來也算是背井離鄉了,但現在的局勢,隻要有一份工作指標在,相信不少人願意過來。
和廠房同時完工的,還有周邊的幾棟筒子樓。
特殊工種享用工資以及各種福利之外,還能直接參與分房,不過筒子樓的數量有限,除了研發人員之外,其他工人能不能分配到還得看能力和貢獻了。
不管怎麼說,招工的事一經發出去,相信會在當地引起不少轟動。
陸宣貴要做的,就是在其中挑選最合適的人選,他笑了笑,“說出來不怕您笑話,為了挑選最合適的工人,我和小劉幾個還商量著除了書麵考試外要不要再弄一個實踐考覈,畢竟手上操作也是很重要的。”
“可以。”駱工一聽就點頭,“這個好,就按這個來辦,先用實踐考覈挑人,挑選出來的人直接放在三級崗位上,要實在是不夠人選,就按分數高低錄取,進廠了慢慢教。”
人纔不是那麼好得。
他耗時大半年,才說動了五個重要科研人員過來,一級二級崗位的人選不超過二十人,他不打算將當地招工的人塞進核心崗位,是因為他很明白人才沒那麼好得,但挑還是想挑一些有底子的工人,省得拖累廠子的進度。
“行,那我來安排。”陸宣貴連連點頭,打算回去後就開始準備。
明年春季,比想象中還快了不少,不過這個時間倒是卡得有些尷尬,今年畢業的人,開春之前要麼下鄉要麼找到工作,明年畢業的人又恰恰是夏季,正好卡在中間段了。
……
拖拉機廠的訊息沒傳出去,江小娥根本不知道廠子成立的時間沒想象中推遲而是提前了。
不過就算知道了她也不著急。
再怎麼樣也是幾個月後的事,她現在和小夥伴們已經有了思路,直接將從熊表舅那拿來的蜂箱分拆,再尋來木塊分割,借用榫卯結構製作了數個蜂箱備用。
他們弄出來的蜂箱在外觀上更加美觀,而內部構造全部參考蜂箱一號,並沒有做任何改動。
“現在就等蜂巢了。”羅朗有些摩拳擦掌,他道:“我小時候吃過一次蜂蜜,那味特彆甜!你說咱們要是弄好了,是不是也能養點蜂,得來的蜂蜜自己吃?”
話音落下,邊上幾人雖然什麼都沒說,但隱隱約約能聽到幾聲“吸溜”的聲音,顯然都是一樣的想法。
不過也不知道行不行,好像行得通,好像又不是那麼回事。
方大牛有個好習慣,不懂就問,所以他直接問道:“小娥姐,你說呢?”
不知不覺中,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跟羅朗一樣稱呼她為“小娥姐”,偏偏他年紀還比江小娥大,但他並不覺得有什麼不對,每次喊得還特響亮。
“既然是養蜂的機器,怎麼可能不養點蜂?既然養蜂了,如果不嘗嘗蜂蜜的味道,怎麼判定養得蜂好不好?”江小娥說得那叫一個理所當然,“連我們研發人員都不主動嘗試一下,如何讓使用咱們機器的人放心?”
一通廢話,就是一個意思。
——“必須吃,還不能少吃”!
為什麼要提關於養蜂機的建議?
因為它少。
不說其他省,就說他們省城完全沒有涉及這方麵的工廠,一旦成功,帶來的可不是脫粒機類似的成就。
脫粒機好,但好幾個公社也都是配備的有。
而養蜂類似的機器在這裡確實一片“空白”,他們可以成為始發者,還能給使用者增加創收。
同時,它也好吃。
對比起這個時代的糖果,蜂蜜的味道要純很多,口感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這事要是辦好了,她絕對要花巨資買一個隨身帶著的水壺,天天衝一壺蜜水甜甜嘴。
不過在這之前,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在蜂巢送來之前,我們得重新找一個地方,不然在學校養蜂,會引起眾怒。”
他們可以穿特製的衣服防止被蟄到,其他人不一定。
而且這邊也沒野花、果樹,養蜂不現實。
“這個我來想辦法。”周洲開口,“我之前聽王主任說過學校在南邊的郊區有一塊地,也不會太遠,等哪天我和王主任申請一下,實際考察後再決定。”
“那行,你來安排。”
周洲點了點頭,“不過這事也不是太著急,等我將手頭上的訂單分出去再安排。”
江小娥等人沒意見。
在他們想來這事確實不著急,再加上他們五人還挺忙碌的,脫粒機那邊還沒法完全放手,尤其是這幾天已經有不少公社和生產大隊聯係過他們,想將自己的滾筒嵌入幾個不同的齒輪,達到多作物脫粒的效果。
建莊公社不是個低調的單位,脫粒機搬回去的當天,大紅通報就掛在他們的專欄牆上,隻要經過的人就能看到,幾乎是當天他們公社擁有的多作物脫粒的脫粒機就傳得沸沸揚揚。
可以說起到了一個特彆好的推廣效果。
導致他們這邊的訂單接到手軟,就算有小組那邊的成員幫忙,每個人還是沒法脫手,各自都分配得有任務。
周洲的任務就是將接到的單子分配出去,分配的人選也沒法隨便安排,既然收了維修費他們自然得把事辦好,小組那邊的成員暫時還沒辦法自由行動,還是得以二帶三這種方式進行。
這樣一來,他們五人出任務的次數就多了起來,再加上養蜂這邊的前期準備,這幾天是忙碌又充實的日子。
不過好在,養蜂這邊暫時還不著急。
衣物已經準備好,但蜜蜂還沒見影,在蜂巢沒被送過來之前,他們沒辦法把進度往前推一推。
而且蜂巢也不是那麼好找到的。
他們之前拜托了不少人,在城裡的林子找了好久都沒找到,最後沒辦法就請王主任幫忙,王主任已經聯係過公社那邊,但他們估計怎麼也得有段日子才能找到……
可誰都沒想到,公社那邊的效率特彆高!
王主任不過才把請求傳達出去的第二天下午,就有公社拎著一個碩大的尿素袋過來了。
老大一個,看著怎麼都有四五十來斤的樣子。
“這些蜂子野著呢,一個個瞧著特有勁,王主任要不要我開啟給你瞧瞧?”
看著一臉討好恨不得馬上開啟給他瞧瞧的男同誌,王主任連連擺手,“不用不用,這樣放著就行,可千萬彆開啟了。”
他可不想被蟄得一臉包。
同時也特彆茫然,看著眼前殷勤的男同誌,他實在是沒想起這位到底是誰,很是尷尬地問了一句:“你是旭日公社的乾事?我這年紀大了腦子不好使,都忘記你的名字了。”
“哪裡是您年紀大,咱們本來就沒見過。”男同誌樂嗬嗬地抓著王主任的手,笑得一臉燦爛的自我介紹,“我是清河公社的李德福,清河公社您不陌生吧?咱們那邊盛產水產,有機會多多合作啊。”
“清河公社?”王主任更懵了,他是找工作幫忙,但找的可不是什麼清河公社,兩邊以前甚至都沒來往過。
“對對對,清河公社。”李德福仍舊抓著他的手,一臉熱情地說著,“也是巧了,正好就被咱公社的人給撞到,聽說你們學校的青年小將們有需要,我們二話不說就趕著給你們送來了。”
“……”王主任哪裡還有不懂的?
他們學校的青年小將還能是誰?
估計又是為了脫粒機來的。
正要開口說些什麼,就聽到門口傳來了喧鬨的聲音,他不好意思地示意了一下就去開門,結果和迎麵而來的一個竹筐給撞上了……
“哎喲哎喲,趕緊拿穩了,可千萬彆讓裡麵的蜜蜂跑出來!”
“誰呀,走路也不……喲喲喲,王主任你沒事吧?”
王主任捂著鼻子,“沒事沒事,小劉你們怎麼來了?”
小劉他倒是認識,同心公社的劉乾事。
劉乾事拍了拍邊上的竹筐,呲牙樂著:“聽說你們學校在找蜂巢,這不,我給你們送來了!”
“……哈哈。”王主任乾笑著,一時之間不知道該怎麼說了,這個同心公社也不是他找來的。
還好還好,雖然多了一個但還好也隻是多了一個……
哪知道兩個小時後,王主任可不是這麼想的……
好不容易將這些熱情的人送走,又趕緊將小江他們喊了過來。
江小娥等人過來時,王主任並沒有待在辦公室,而是站在走廊裡等著,見到他們像是見到了救星,“快快快,你們要的東西來了,趕緊拿走。”
“蜂巢?”
“這效率也太高了吧,就找到了?”
“我們還想找你申請一下,在學校養蜂不方便,能不能將郊外的那塊地先批給我們?”
“可以!沒問題!我立馬給你們批!”王主任指了指屋裡,“所以你們趕緊把它們帶走!可千萬彆留在我的辦公室。”
“它們?”江小娥突然有點不好的預兆。
果然,將辦公室的門開啟看著一麵飛過來的小東西她趕緊一個彎身躲了過去,可她後麵的羅朗可沒這麼好運了,揮舞著手跳著腳跑開,“咋都飛出來了!”
王主任一臉生無可戀,“這麼多,我哪裡管得了它們不飛出來。”
江小娥等人也這纔看清辦公室的場景,一個個都不知道該說些什麼了。
“不、不是就要了一個嗎?”
“咋說了這麼多來……我的天爺,四五六,七!七個蜂巢?!”
“不行不行,這也太多了吧。”
“羅朗你趕緊把門關上,它們要飛出來了。”
王主任顧不上解釋,他道:“你們想想法子趕緊弄走,我還得給公社那邊去個電話,不然怕又有人送蜂巢過來。”
說實話,王主任從業這麼多年,其實也不是沒看到過那種一個電話,無數兄弟單位送溫暖的事,但這事從來都沒發生在職業學校,更不會發生在他身上。
以前遇到事,有交情的或許還願意幫幫忙,沒交情的苦苦哀求也不見得有結果,哪裡像現在,不過就是一個訊息傳出去,連一些從來沒接觸的公社都主動跑來送關懷了。
要說不喜歡,那絕對是太裝了。
但凡換件事,他一定把自己關在辦公室狂笑。
可今天他真笑不出來,因為自己的辦公室已經被蜜蜂給霸占了!
即使有尿素袋或者其他東西裝著,但還是跑出來一些,他脖子後麵就被蟄了一下,要不是不想在學生們麵前丟臉,都想叫上幾聲。
“防蜂衣。”江小娥趕緊道:“羅朗你回倉庫將我們的衣服拿來。”
“好。”羅朗一溜煙就跑下樓。
王主任見他們有辦法這才鬆口氣,“千萬彆再來人,我真遭不住了。”
江小娥輕笑著,“王主任,這可都是蜜呀。”
他們還用不到這麼多的蜂巢,但蜂巢裡除了蜜蜂之外,還有蜂蜜呢!
先前堂哥弄得那些都能賣掉好幾塊錢,這一屋子怎麼說都有二十幾塊錢了,她道:“不過確實不能收了,人家白送咱們可不能白收,先前送來的單位王主任記下名字了嗎?如果以後他們需要安裝過濾網或者改造齒輪,就抵一些錢吧。”
具體多少,等周洲算算再說。
人家好意,他們也得領情。
“記下了。”王主任透過窗戶指了指桌麵的本子,“你們等會進去自己拿,對了,清河公社的乾事還給我帶了一個訊息,他說他家老人以前養過蜂子,你們要是遇到什麼事他能幫都會幫,電話地址都留下來了,你們想聯係就直接聯係。”
江小娥並不意外,點頭應著,“行。”
她一開始就知道隻要養蜂的事傳出去,有些養蜂人就會按捺不住冒出來。
因為這個世上從來不缺想要抓住機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