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裡的重組家庭[六零] 第93章
剛塑形的蜂膠還有些燙手,
可邊上的羅朗早就伸出手等著,燙的哇哇大叫仍舊不捨得放手,邊上的方大牛看的眼熱,怕伸手去扯會弄壞人工巢礎,
便直接把小夥伴給扛了起來,
大聲歡呼著,
“成了成了,
咱們做的養蜂機成了!”
已經不是絕對有你的份。”
這段時間他是千求萬求,就是盼著他們能在明年畢業之前弄出來。
結果呢,這都還沒到過年就有成效了。
他趕緊表示著,“彆看我忙,但你的事絕對是重中之重,你儘管說,打算讓我和公社那邊怎麼對接?”
“在永安大隊成立一個養蜂基地。”江小娥將早就準備好的本子掏了出來,上麵寫明瞭養蜂基地的計劃,直接遞了過去。
王主任仔細看了二十來分鐘,看完後他在屋子裡來回走了幾步,便問道:“你選永安生產大隊是因為他們那邊的柚子林嗎?”
“對。”江小娥又道:“但也不是一定,如果那邊沒有合作的興趣,我們也可以再重新選址。”
“好,我明白了!”王主任一下就放鬆下來,既然永安生產大隊不是唯一的選擇,那這件事他們學校完全能占上風,也就是說在談條件時,可以更偏向學校。
條件是一定要談的。
這麼好的一個創收專案直接遞過去,不管是公社還是生產大隊,總不能白白占了好處吧?
他們學校又不屬於搞建設的官方單位,可沒那個義務。
而且還不單單是學校。
王主任直接問道,“還有呢?你們可以提一些要求,不管是材料還是人手,隻要合理我直接同意,都不需要和那邊商量。”
這就是江小娥願意和學校多來往的原因了,有些事不用她出麵就有人幫忙辦妥,“之前我們實踐過,在蜜源不充足的情況下,一個人最多管理二十個蜂箱,我想著前期按一百個蜂箱安排,也就是說需要五個人手……”
她這個安排也算合理。
如果蜜源充足,一個人也不是不能直接管理大幾十個蜂箱,放蜂沒那麼繁瑣,在合適的地點由它們去采蜜就行。
但現在不是柚子樹開花的季節,永安大隊合適,也是因為熊表舅有一些秘密養蜂場所,隻是這些場所並沒有集中在一個地方,一個人根本管理不過來。
而等到明年蜂群擴大,即使蜜源充足,需要的人手也不會少於五人,這個人數正正好。
王主任不等她說完,直接道:“行,這五個人選你來安排。”
江小娥輕笑,“除了熊表舅之外我這邊會推薦三個幫手過去,另外一個就在生產大隊挑選吧。”
總不能全都占光了,留一個名額給永安大隊,這樣二哥他們在那邊也不會有眼紅的人來挑事。
“就按你說的來。”王主任爽快答應,“你打算什麼時候去永安大隊?”
“後天吧。”江小娥道:“去永安大隊得帶上不少東西,我們還得準備一下。”
“行,後天你們在永安大隊多待一會。”王主任心裡有了打算,他道:“後天上午我直接去建莊公社和他們談,下午我就帶他們去生產大隊把這件事說定,你覺得這五個養蜂人得開個什麼價錢?”
“暫時不開。”江小娥不想一開始就直接談錢,現在談錢免不了拉拉扯扯,五個人的工資看似不多但也不少,公社那邊要添五個名額總得有理由,哪怕養蜂的前景好,但沒看到實際的創收都是白搭。
倒不如等兩三個月後,“現在這個季節兩到三個月能取一次蜜,等把成果擺在那,再說工資的事。”
“我曉得你的顧慮。”王主任說著,“那這樣,不要工資但也能拿一些補貼,這些建莊公社也該掏,沒道理真白白替他們乾活了。”
兩人又商量了一會,約定了後天在永安大隊見麵的時間。
這邊忙活完,江小娥又去了一趟倉庫那邊,因為上次的提議,互助小組這段時間一直在三洲大隊和韓老爺子學木活,想著將除了滾筒和齒輪之外的部件全都換成木頭為材料。
所以正好錯過,她去的時候倉庫根本沒人。
這邊沒人,她便挎著包回了家,打算將二哥送去養蜂的好訊息告訴家裡人。
同時,羅朗也回家了。
平常日子,他是一個月都難得回去一次。
家裡人心疼他一來一回走那麼長時間,他也不想回去吃家裡的存糧,就怕他吃了家裡人少吃幾口。
不過這種窘迫的日子在幾個月前就消失了。
他不再是那個一掏兜都掏不出幾分錢的窮學生,不管遇到什麼事都是忍著餓著,哪怕餓到肚子燒的慌他也絕對不吭一聲。
在家裡也不是你讓我我讓你,互相讓著清湯寡水的糊糊。
從跟在小娥姐身邊,不知不覺中他的兜是越來越鼓。
從一開始的精打細算,到現在發現自己居然攢了好多錢。
這些都是維修掙來的錢。
分到他手上的往少的說有幾毛、往大了說有幾十塊,和半年前的自己完全兩個樣。
不過有了錢羅朗也沒亂花。
給家裡置辦了一些要用的糧食和物件,湊了些錢給盧老師送了些禮物,再有的大花銷也是他請幾個小夥伴一起下館子。
那是他頭一次請客,花了他人生中最大一筆飯錢,但絲毫不覺得肉痛甚至希望小夥伴們能再多吃一點。
而這次回家,如果不是急著給家裡帶去這個好訊息羅朗寧願走上三四個小時也得把車費錢省下來。
窮慣了的他,能掙也捨得給自己在意的人花錢,但好像花在自己身上就覺得心疼。
坐在大巴上的羅朗看著車窗外的景色,他想著這個習慣得改一改,他永遠都成不了那種花錢大手大腳的人,但這麼努力的自己好像也值得讓他的生活變得更好一點?
帶著這個想法羅朗一路回到生產大隊。
正好碰到社員們下工的時間,和經過的鄉親們打了招呼後他就跑到了母親身邊,將她手裡的竹筐背在身上,咧開嘴角道,“媽,我回來了。”
“回來了好回來了好!”羅母笑的眯眼,從上往下打量著兒子,是越看越欣喜,“挺好的,看著還胖了些。”
“那是。”羅朗湊到了母親耳邊,小聲說著,“我這幾個月長了六斤呢。”
其實對比其他人他還是顯得又瘦又小,但他還能長,這兩個月不隻長了六斤他還長高了四厘米,等過兩年成年肯定不是夥伴中最矮的那個。
“小羅,聽你娘說你去外地了?”
“外地是什麼樣?和咱們這一樣嗎?”
“那肯定不是,怎麼可能和咱們這山嘎嘎一樣,是不是有很多筒子樓?對了,大海!你見過大海嗎?”
“你是怎麼過去的,坐火車嗎?火車是什麼樣子呀?”
周邊人紛紛好奇著,羅朗是他們大隊唯一走出去的孩子,而且他不但上了中專,以後說不準還能成為城裡捧著鐵飯碗的工人。
更彆說他居然還去了老遠老遠的地方,他們這邊有不少人連大隊都很少走出去,這怎麼可能不讓人羨慕?
“去了南城,南城沒有海,以後要是有機會我也想去見見大海,我們是坐火車過去的,綠皮火車,就跟大隊長家掛的日曆年那樣的火車……”
羅朗也不嫌麻煩,有人來問能說的他就說了。
周邊的人聽的是津津有味,尤其是那些還小的孩子們,眼裡是特彆的嚮往。
所以他便多加了一句,“馮大姐,你也彆羨慕我,你要是想的話就送家裡的孩子去上學,隻要好好讀書他們也有走出大山的機會。”
“能行嗎?”
“讀書也太費錢了……”
“算了算了,我家一個女娃娃讀什麼書?”
羅朗聽的不樂意了,“女娃娃怎麼啦?我組長就是女同誌,這次去南城還是她帶的隊,維修的後半程也是她領導,隻要願意學,女娃娃不見得比男娃娃來了差。”
“真的假的?”
“算了吧,就算學得好又有什麼用?長大了不還得嫁人?”
“你說得是,讀書可得花不少,要送也得送我孫子去。”
羅朗皺了皺眉頭,剛想說些什麼就被羅母拉開,“走走,咱們回去,你弟弟妹妹可想你了。”
從人群中走出去,羅朗哼聲著,“媽,等明年就送童兒幺妹去讀書,學費我來掏,不管是童兒還是幺妹我都希望他們有走出大山的機會。”
“那得不少錢呢。”
羅朗小聲,“沒事,我有錢。”
他沒繼續說下去,就算周邊沒人他也不打算在外露財,誰知道會不會被人偷聽了去。
可他沒看到的是,因為他先前的那番話讓幾人臉色微怔,全都不由自主地打量著家裡還小的孩子,或許他們真的可以讓兒子/閨女走走讀書的路子?
跨過大山,外麵的世界肯定很大很大吧。
羅朗沒看到這些,他隻是帶著母親快速回到家,先和跑來的弟弟妹妹樂嗬一會,等父親扛著鋤頭回來,又和他說了些話。
羅父應該是從羅母那邊聽了些什麼,等衝洗掉身上的泥土後,他就對兒子道:“就按你說的,明年就送童兒幺妹去讀書,不過學費的事不用你操心,現在的日子比以前好了些,家裡能掏得出。”
咬咬牙,怎麼都擠得出來。
其實他也不是不知道,大兒子這段時間攢了些錢,由他來掏學費肯定不困難,但沒這個道理,童兒幺妹隻是他的弟弟妹妹,這不是他的責任。
而且說起來家裡最虧待的反而是羅朗。
羅朗能走出去,是因為他師父。
要不然,到現在和大隊的其他人沒兩樣,得跟著他們吃不少苦,現在日子比原先好了些,受益的倒是他弟弟妹妹了。
羅父沒說這些,隻是勸說著他:
“先前是因為你阿爺的病,家裡的日子才過得艱難,這兩年該還的也都還上了,我和你媽是乾活的好手,以後就算供著你弟弟妹妹上學也不算太困難。”
“行吧。”羅朗沒去爭辯,如果是之前他肯定還得爭一爭,他又不是掙不到錢沒道理他兜裡鼓鼓還讓家裡過著苦日子。
但現在不同了,小娥姐給予他的東西能徹底改變他家的未來!
他略顯興奮的道:“爸,你知道我這次回來是為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