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裡的重組家庭[六零] 第97章
沒多久,
季寶新端著兩個碗走出來,幾步路的距離哈氣連連,一看就沒睡醒的樣子。
熊明將碗接了過來,
看他的樣子就問了一句,“你怎麼困成這樣?”
“你是不知道我今天早上起來得有多早。”季寶新一臉愁容,伸手比劃了一下,“七點啊,
我以前什麼時候七點起過床?最可怕的是,我從下個月開始,天天都得這麼早起來了。”
熊明聽他這麼一說,不由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
有些感同身受,
“誰不是呢。”
他和瘦猴都接了家裡的班,等長輩上完這個月,
下個月開始他們就得天天早出晚歸,
再也沒法像以前那樣想睡多久睡多久,更沒時間出門遛街玩耍了。
“彆,
我和你們可不同。”江東陽對著滾燙的碗吹了吹,
張嘴抿了一口,
也不知道是因為紅糖水讓心裡甜絲絲呢,還是因為有人養著幸福到不行。
結婚後的日子和以前沒差,
甚至還更好了一些。
他雖然承擔了家裡的一些活,但也是跟四妹說過,
儘量彆排早上的活給他,
也就是說他想睡多久就睡多久,以前還會被同床的兩個弟弟鬨醒,結婚後媳婦慣著他,
醒來後見他沒醒,從不吵他鬨他。
每天睡到自然醒,醒來後灶上有留好的飯菜。
吃完早飯就帶著兒子玩一玩,天氣好就溜出門,沒那個興致就在家收拾收拾,想去哪就去哪,想什麼時候歇著就歇著,隻要他乾完分到手裡的活,誰也不會限製他的自由。
這種神仙日子,簡直太美了!
尤其是聽兩個好兄弟在抱怨,那心裡是更美了,臉上的得意是顯而易見,搞得對麵兩人都不想搭理他。
也沒搭理,多說一個字都會讓人心梗。
季寶新站起來,“對了,你們等會。”
他回到屋子裡,沒幾分鐘又跑了出來,手裡拿著幾張電影票,神秘兮兮道:“這是我二姑給的,電影院要放新片了,你們要不要去看看?”
季寶新的二姑夫是電影院的放映員,時不時就會送些票給他,而這家夥呢,對兄弟比對家人還要親,每次都優先想著他們這群兄弟。
不過,這也就是他們會玩在一塊的原因吧。
即使知道季家人看他們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他們也沒和瘦猴拉開關係,畢竟有原因嘛。
“給我幾張。”江東陽舉起手。
熊明沒帶猶豫,“我的那份也給他。”
他側頭對著東陽道,“幫我帶給你妹子,當作回禮了。”
“你還真會借花獻佛。”江東陽白了他一眼。
熊明聳聳肩膀,“不著急,總有以後的嘛,我現在也算是接班了,說不準我哪天出息能回報一個大的呢。”
江東陽“哈”了一聲,什麼都沒說又像是什麼都說了。
熊明不樂意了,一把勾著他的肩膀道,“也不是沒可能啊,萬一呢?”
“誰樂意和你那廠有瓜葛啊?”江東陽沒好氣說了一聲,對比起瘦猴接班去了伐木場,熊明同樣也是接了家裡的班。
但顯然,接班和接班之間也是有區彆的。
瘦猴明顯是家裡得寵的晚輩,就算是接班也是給他安排了一個好去處,在伐木場當統計員,地方好、活又不重,算是用心良苦了。
熊明就不同。
他也是接家裡的班,但他家叔伯們一鬨,最後讓出的名額是一家小型藥材加工廠,說是廠子其實更像是一個作坊,裡麵就十幾個工人。
總覺得哪天,突然就關門了。
不過怎麼樣,他都不願意和“藥”搭上關係。
三個好兄弟你一句我一句,聊著聊著季老太拽著二兒子回來了,剛進門就道:“東陽啊,你把介紹信給寶新二叔看看,他還不信了呢。”
江東陽倒沒覺得有什麼。
換作是他,他也不信。
誰能想到一個無所事事的街溜子居然和公社搭上關係了呢。
好在,介紹信上的內容和公章能說明一切,季二叔識字,看清楚後更詫異了,說話之前都忍不住仔細打量著這兩個街溜子,然後突然來了一句,“看來老話說得沒錯啊。”
“啥?”
對麵幾人聽得一頭霧水,這和老話有什麼關係?
“男人結了婚就懂事了,看來真不假。”季二叔說著,想想看,自打侄子這個狗友結婚後,辦得事一件比一件好,他側頭對老孃道,“寶新不比東陽小多少,我看他的終身大事也得提上日程了。”
想想東陽娶得那個媳婦,他又加了一句,“也不是說一定要選條件特彆好的女同誌,合適才最重要,娘,您可得放在心上了。”
“好好好,我明天就去打聽打聽!”季老太覺得兒子說得沒錯,娶妻娶賢,瞧瞧江東陽這個街溜子,不就是從婚後有了變化?
原先還不明白他為什麼娶一個帶娃的寡婦,現在看來,是娶對人了。
江東陽一聽,止不住“哈哈”大笑起來,“這事多虧的是我家妹子,不過你們也沒說錯,我確實娶了一個好媳婦呢。”
笑聲是越來越大,沒辦法,聽到有人誇他媳婦他就忍不住高興呢。
邊上的熊明瞅著,不由摸了摸下巴。
結婚真有這麼好?
那他是不是也該提上日程了?
找物件的事暫且不提,現在最重要的還是蜂箱的事,畢竟時間挺趕。
江東陽手裡除了介紹信之外,還有蜂箱的圖稿,他對著季二叔道:“這種框架用機器應該好伐出來吧?”
“不難。”季二叔看在侄子的份上實話實說,“小了點,但多上幾次機子也能弄出來,到時候再修一下邊角,就差不多了。”
“如果要一百個的話,你這邊多久能弄出來這些框架?”
“一百個啊。”
季二叔想了想,“一個箱子六塊框架,總數就是六百塊,以防出現瑕疵品,最好再多弄十二塊,如果晚上去加工,估計三四天就能弄出來了。”
不過他又補充了一句,“但這次數量太多了,你讓我晚上偷摸著來我也不敢。”
用廠子裡的機器順手弄點私活,這也不是什麼稀罕事。
跟安保那邊打個招呼,順手的事。
誰讓他是安保隊長的小舅子呢。
但這次數量太多了。
不是一天也不是一兩個小時就能搞完的,很容易引起其他人的注意,而且這事也不用偷偷摸摸來,“但有介紹信一切好說,等會你跟我去伐木場,一天就能完事。”
也是,有介紹信在根本不用偷偷摸摸來。
他完全可以當著所有人的麵走進伐木場的大門,不過他還得多問一句,“那價錢呢?”
“如果用普通木材來做,估摸著也就二三十塊錢的樣子。”季二叔也是看在兩人是侄子的好友份上,他跟著說,“這可是按大量才收的價,一般情況得高個百分之二十左右的樣子。”
他們伐木場彆的不多就木材多,六百塊框架看似不少,其實也用不到幾棵木樁。
到時候好好談一談,二十塊錢差不多能拿下。
江東陽心裡琢磨了一下,跟著問:“這種木材耐用吧?”
“這你絕對放心,就算是普通木材那也絕對耐用,看在寶新的份上我肯定不會坑你。”季二叔接著說,“你這箱子用來養蜂,大部分時間都得擱在日頭下,我不說十來年,用個五六年絕對不成問題,要真的有問題你就直接拿過來,小毛病我給修補下,大毛病我直接給你換個新的。”
要是放在家裡麵用,他都敢承諾十幾二十年。
就算是最普通的木材那也是真材實料,這一點他敢保證。
“寶新的二叔就是我二叔,我怎麼可能不信你。”江東陽一臉笑嘻嘻的樣子,直接“二叔二叔”喊上了,“除了框架之外內部還有一些夾具和其他小物件,我想請二叔幫忙找幾個人,分配件直接包活,按天數給錢。”
“等會,我先看看。”季二叔會點木活,太難得搞不定,但圖稿上標注的物件倒是不難,他道:“這樣,甭管我怎麼安排,十塊錢一天,七天我保管給你弄完所有配件,如果要組裝的話,你就多加十塊錢,八天後你直接來拿貨。”
江東陽眼睛一亮,所以他這是轉包出去了?
而且這個價錢比他想象中還低啊,他並沒有馬上答應,而是側頭看了瘦猴幾眼,看得瘦猴一臉茫然,反手指著自己,“看我做什麼?”
江東陽沒回他,而是似作為了兄弟讓步的樣子,咬著牙道:“行,看在瘦猴是我兄弟的份上,這事就麻煩二叔了……這樣,一事不煩二主,我總共給你一百塊錢,組裝好的蜂箱能不能再幫我運到建莊公社的車站?”
“行啊。”季二叔笑著,一手搭在侄子的肩膀上,以前是他看錯了,以為這小子慣來不會交朋友,現在看來朋友交得不錯嘛,這筆活到手,他估摸著也能掙半個月的工資。
“二叔,你們做活的時候我和熊明能在邊上看看嗎?”江東陽解釋著,“不是我不放心你們,而是這批木箱僅僅隻是開始,要是做得好過完年說不準還能再來幾批。”
換做他乾活被人盯著也不高興。
但這事必須得做,他信任瘦猴二叔,不然也不會將這批箱子交給他,可同樣的,小娥也是信任他,要不然這麼好的事怎麼會落到他頭上來?
慎重一些,他就算轉包出去也得親自盯著才放心,要是弄一批不合格的東西送出去,打得就是小娥的臉了。
他道:“慎重點,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你是瘦猴的二叔,我肯定放心你,還想著以後多多來往呢。”
“行啊,有什麼不行的!”
季二叔還沒開口,邊上的季老太就坐不住了,她不清楚二兒子能掙多少但肯定有得掙,而且這活還有可能再來幾次,不過就是被人盯著,有什麼不可以的?
季二叔也笑了笑,爽快答應下來,“行啊,那就一塊。”
他對著邊上的老太太道:“媽,我先帶他們去一趟廠子裡,等回來了還得再商量一些細節,你割點臘肉蒸上,晚上留他們在家吃頓飯。”
“好好,我再讓你哥打點酒回來,到時候你們好好喝。”老太太笑得眯眼,老二的性子她瞭解,掏得越多就代表掙得越多,她巴不得這兩人在她家多吃幾頓呢。
這邊一切商量好,那頭王主任也說了分成的事。
先前和公社那邊談好,是七三分。
公社負責一切事宜,拿七成。
這點他覺得挺不錯,第一次出蜜之前,小江都想著養蜂人先不拿工資,等看到實際的東西纔好接著談,公社倒是有誠意,主動說養蜂基地成立就開始算工資,不讓養蜂人白乾活。
其他該承擔的也都承擔,學校這邊不用再掏一分錢。
搞得他都有些心虛了。
三成看似不多,但真算起來可不少。
學校這邊好像什麼都沒做,白白拿了這份長久都能見到收益的好處,哪裡能不心虛?
不過好在,不管是他還是學校裡的領導,都沒想過強占這份好處,要不然老盧回來得宰了他,還會涼了小江的心,徹底割斷他們和學校的關係。
回到辦公室,王主任就從抽屜裡拿出一份合同,“呐,學校已經商量過了,這三成劃分為兩份,一份兩成歸你們、一份一成歸學校。”
也就是說最後學校占十分之一,他又解釋了一句,“學校拿這一成也是因為你們掛著機械職工學校的名頭,總不能學校和公社合作,最後學校一分錢的盈利都沒。”
那這就有些說不過去了。
對外更不好解釋。
雖然明眼的人都知道是怎麼回事,但知道歸知道,該遮掩還是得遮掩一下,這也算是對小江幾人的一種保護。
“成。”江小娥拿起筆,將自己的名字寫在下麵,緊跟著遞給小夥伴,沒一會五人的名字都出現在合同的下方。
王主任見狀,心裡踏實了一些,合同一共六份,他隻收回屬於學校的那份,緊跟著難掩高興地道:“那就這樣吧,預祝養蜂基地順順利利,一切都好!”
“先不急。”
“嗯?”
麵對王主任的不解,江小娥並沒有馬上解釋而是將手中的這份合同又推了過去,不單單是她,身邊的四人也是同樣的動作。
就這樣,先前給出去的四份合同又被推到了王主任的麵前,“你們這是做什麼?難不成讓我替你們保管著?”
江小娥搖了搖頭,輕笑著道:“薪火相傳,我們想將這兩成的回報捐獻給學校,設立三個種類的獎學金,一種用於扶持家庭困難的學生,一種獎勵品學兼優的三優生,還有一種如果學校裡還有像我們一樣樂於研究的學生,隻需要提供詳細的方案,可以申請一筆研發資金……”
他們在學校裡做的事情,學校其他學生怎麼可能不知道?
不管是這個專業還是其他,都有學生想要嘗試一下,但這些人和她的不同,她多少還是開了掛,所以有些事在她看來挺容易。
要真擱在一個十七八歲的學生身上,很難在沒有資金的情況下開展起來,而不開展起來學校自然不會提供任何金錢方麵的援助,沒有援助又沒法開展起來……
成了一個死迴圈。
正如她所說,“薪火相傳”,他們就做打破死迴圈的那一方。
在做之前,她自然也不能保證一定會見到什麼成果,但這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她做了。
桌邊的王主任聽得是目瞪口呆,張了張嘴有一肚子的話想勸,但這會又不知道該怎麼勸,好一會才沙啞問道,“你們真、真決定好了?”
在眼前幾個年輕人開口之前,他強調了一句,“你們要知道,這筆錢可不少,哪怕現在的規模不大,等以後真做起來,到手的錢不比一個月工資少。”
“王主任,我們決定好啦。”羅朗先開口,少年氣的臉上並沒有任何捨不得的神色,“小娥姐跟我們說過,我們一致覺得這個分成還是捐出去的好。”
王主任皺了皺眉頭,沒問得太詳細,“是因為那些動蕩?其實這點我也想過,所以學校這邊會幫著遮掩一下,而且不管是機器還是基地都是由你們提出,於情於理也該有一份功勞……”
學校拿養蜂基地一成的收益,其實就是為了幫忙遮掩,儘量少提、能不提就不提,隻要事情不徹底鬨開也不是不能瞞過去,校長更是承諾,會幫著周全一下,這些他沒解釋的太詳細,但該說得也都說了。
“王主任,我知道你是為了我們好,但我們已經決定好了。”江小娥並沒有改變主意的意思,說句不該說得話,隨著跨入七零年,連學校都不一定能自保,到時候把他們的事扯出來,隻會一起遭殃。
不出意外,那個時候養蜂基地隻會越來越好,落在他們每人手中的分紅絕對不是一筆小錢,而同樣落在身上眼紅的目光也不是少數。
一個不好,所有的付出辛苦都功虧一簣。
拿錢,絕對是最下策的選擇。
不過他們這段時間該忙得都忙了,付出過、辛苦過,總該還是得回報一些吧?
錢不要,她就要名,要一個未來的保障。
——對外她是機械職工學校的一名學生,匠心築夢,她和幾個同伴苦練機械技術,曆儘千辛製作出一台能為公社帶來創收的養蜂機,助力鄉村振興。
而他們更是將本屬於自己的那一份收獲,無償捐獻給學校,如同播散出去無數種子讓更多的人發光發亮,何嘗不是一種正能量的表現?
江小娥現在做的,就是將“青年小將”的標簽死死刻在自己的身上,這將是未來十年的護身符,對比起錢,這纔是最重要的。
還是那句話,隻要奔得更高、站得更穩,總有正規路子裝滿自己的荷包,沒必要去做一些讓自己覺得不踏實的事。
這些話,江小娥早就跟小夥伴說過,沒說這十年的動蕩,但就現在局勢其實也能感受一些,他們五個人,未來都已經有了明確的方向,踏踏實實往前走,就已經能讓自己以及家人的日子越過越好,沒必要去冒險。
“你們……”
王主任坐下,他長長籲了一口氣,內心中感慨萬千,“你們啊,比我想象中要成熟,我啊……老咯。”
他不由想著,如果是他他會捨得放棄嗎?
其實不需要答案,他都想好了怎麼為小江幾人遮掩,在他心裡估計就沒“放棄”這個選擇。
錢啊。
活得越久,好像對它的需求就越高。
倒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他的家庭,上有老下有小,一家十幾口人處處都得用到錢。
他有底線不做那些犯法的事,但本該屬於自己的那份,他真下不定決心捐出去,就算知道冒險了一點,可腦子裡總會有個聲音不斷勸服自己沒關係,肩上的責任越大就越忍不住想去賭……
“既然你們想好,那就按你們說得做。”王主任見他們一臉堅定,就沒再繼續勸說什麼,他隻是道:“不過你們放心,這筆錢每一筆一定公開公正公平,具體的我先和上麵談一談,你們要是有什麼建議也可以提。”
羅朗幾人搖頭,他們沒啥建議。
江小娥就說了一句,“公平就好,那我們就等期末拿獎學金了。”
“嗯?”
江小娥笑著,“我們五個,怎麼也能評上品學兼優的三優生吧?”
該拿的還是得拿,這個獎學金拿得是一點都不帶心虛,可以說整個學校沒誰比他們五人更有資格。
王主任一愣,隨後仰頭大笑起來,“對對對,這學期的三優生肯定是你們,這一點我敢保證。”
這一聲大笑,笑得王主任渾身帶勁,雖然養蜂基地那邊的分紅還沒見影,但他這會就有些迫不及待了,“那就先這樣,我也得把這兩件事落實下來,儘快把養蜂基地的申請打上去。”
“先等等。”江小娥叫住了他,“王主任,麻煩你以我和學校的名義跟拖拉機廠發一份邀請。”
“邀請?”王主任一臉納悶,“我們邀請拖拉機廠做什麼?”
“我和拖拉機廠的一位同誌約定過,等‘石蠟熱脹驅動器’製作完成就邀請他去郊外的養蜂地做客。”江小娥解釋著,“以學校和我的名義同時邀請,會更鄭重一些。”
活塞那部分在回來第二天就弄好,但一直沒提起是因為有很多事積壓在身上,現在一切安排好,她隻需要掌控大局,所有事宜都已經有人負責處理,身上的擔子瞬間輕了好多,正好可以請陸宣貴同誌來做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