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誰得知 第811章 雞兔同籠
突然,就聽得馬兒噅兒噅兒嘶鳴,似受了什麼驚嚇,焦躁跺蹄不前,車廂也是跟著一陣晃蕩。
趕車的古怪刁鑽連忙拉著韁繩安撫馬兒,又是沒好氣的低聲埋怨。
“灞波兒奔,你的屍氣又泄露出來了,公子不是讓你收斂些嗎!”
車廂內,灞波兒奔勉力壓製氣息,這才從車簾子內拱出頭來,哼道,“古怪刁鑽,你說得輕巧,你修煉的的佛門的‘大覺妙文’,以平和緩進為主,自然容易收斂,我才開始修煉這門‘奔雷玄功’,尚不純熟,哪裡收斂得了!”
“你還好意思說,之前公子讓我們選擇輔修功法,你一個煉屍,非要修煉雷係功法,不是自找苦吃嗎?我勸你還是趁早去求了公子,跟著奔波兒灞修煉‘不動山經’為妙,據說那可是從太嶽宗鎮派功法不動真妙文演化出來的”
“那還是算了吧,我可坐不住!”
灞波兒忙奔打斷,又是感應了下後方馬車的動靜,才又低聲道,“古怪刁鑽,陳齊兩國雖是鄰國,但因為有長平萬象神山相隔,實際距離何止萬裡,我們真的要一直這麼坐馬車過去?”
聞言,古怪刁鑽似乎也是有些無奈,不過他的養氣功夫明顯比灞波兒奔好些,並沒什麼特彆的反應,隻道公子的安排,照做即可!
前麵兩個的對話,丁辰自然聽的一清二楚,也不苛責。他如今的修為,已經到了元嬰,壽元少說已有七百載,修煉也不必急於一時,此行,還是要以化凡養性,磨礪心誌為主。
至於那些功法,自然都是丁辰這些年“殺人越貨”所得,雖然聽名字似乎都很是不凡,其實都隻是玄階功法而已,算是丁辰給奔波兒灞三個跟著自己走這一路,無法安心修煉的補償。
而且,這三屍說是煉屍,其實也已經與尋常煉屍大為不同,主修血生功又難得有大量血食的機會,若是三屍真能借其他功法結成金丹,也算是一場造化。
隻不過,相較於灞波兒奔選了與自身煉屍之體相剋的雷係功法而言,丁辰倒是更驚訝於古怪刁鑽,選的卻是一篇叫做“大覺妙文”的佛門功法,畢竟奔雷玄功再相剋,也有煉體的效果,堅持下來,也另有奇效,而那大覺妙文卻是偏向於養魂、開智、調和心性的,連丁辰自己看來都覺得枯燥。
可見,三屍都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
丁辰也未太過乾涉,隨他們心意。
這些日子,他主要專注的,還是上清長春功,煉精、養氣、鍛神,三篇並行歸真,實在不是等閒可為,他已經斷斷續續琢磨了數月,始終進展緩慢。
不過,就在前兩日,他又突然想起一事。
卻是當年自己還在洞玄宮,就曾經懷疑長春功是不是不完整,而最後的事實亦是如此,那長春功是常真人從上清長春功摘錄了部分,而又被洞玄刪減修改而成。
既然如此,那自己現在修煉的上清長春功,是不是也有可能不全呢?
常真人自然不可能故意隱瞞,或許他當初煉化混元一氣上清神符第一道神禁時,得到了也不是完整的功法。
這兩日,丁辰越想越覺得有可能,是故一有空,便開始對著那神符發呆。
也是到此時,他纔想起一個自己之前一直忽略的問題。
那便是,常真人所留記憶中,隻有對第二道神禁的感悟,卻並沒有煉化神符第一道神禁的過程,如此便十分不合常理了,這麼多代的混元掌教,都難以參悟神禁,可見神禁本身,就極為不凡,不該沒有記憶。
難道是因為常真人當時的神魂也已經殘損,記憶不全?
此猜測雖有可能,卻不合理,常真人記憶中,許多細枝末節的事情都有,神符煉化過程何等重要,常真人不可能輕易舍棄才對!
馬蹄嘚嘚,車輪轆轆,車架吱吱響。
丁辰聽著這有節奏的行車聲,神魂攀附在神符之上,宛若一根青藤,參悟著常真人對第二道神禁的感悟。
按丹鶴真人參悟,這第二道神禁應該是一種叫“神符引”的東西,煉化神符引,纔算是真正掌控神符,避開三災,真正做到長生未央。
然而,這“神符引”到底是什麼,卻是毫無頭緒。
即便是常真人那等天資絕豔,與神符相伴兩千餘年,也隻是勉強參悟到,所謂神符引,似乎是一枚極為繁複的印紋,借著觀想印紋,模糊天機。
以自己這點悟性,又能有什麼建樹?
不禁長長一聲歎息,卻是驚動了外麵的奔波兒灞。
“公子,可是有什麼事?”
“無事!”
丁辰淡淡回道,又問,“行到何處了?”
“公子,還在潤安郡內,前麵應是快到甜水鎮了,可要暫住一晚?”
這等世俗小鎮,丁辰自然不知道,隻道“你安排吧”,便再不管。
奔波兒灞聞言,隻以為自己主子是允了,便也傳音灞波兒奔,在前麵甜水鎮尋家客棧。
那甜水鎮雖在官道旁邊,卻也不大,橫街三條,長街一路,千餘戶人家而已。
馬車轉入鎮上,問了人,來至鎮上唯一一家客棧。
雖已經刻意換了身普通裝束,隻以尋常旅客示人,但還是被那客棧老闆看出幾分不凡,小心伺候,還專門賠了銀錢,讓上房的客人給丁辰騰了房間。
人家也是一番好意,也不好拒絕,也就住了。
隻是丁辰神思不爽,無心修煉,在房中坐不住,便自出門走走。
鎮子不大,倒也五臟俱全,大概各類店鋪都有,轉了轉,丁辰便停在一家書鋪前,邁步進去,卻見東家夥計都不在,隻有一個六七歲的小童,趴在桌案上寫字。
“客官需要買點什麼嗎?我爹爹剛出去了,要一會兒纔回來”
小童脆生生開口,也不怕人,可見民風淳樸,丁辰含笑,隻說自己先看看,那小童聞言,便又將目光落回桌上。
丁辰也是好奇,挪了挪步,低頭去看,卻見那童子正在算一道雞兔同籠的題目,隻是那演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