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小縣令_開局皇帝微服私訪 第879章 用黃金券購買
經過了這麼多次之後,再也沒有人再反對齊牧,紛紛按照齊牧所說的去做了。
三日後。
傳染性疾病得到了很大的遏製。
齊牧的管理也漸漸放鬆下來。
建州重新恢複了往日的平靜。
不過,李家就不一樣了。
李明亮憤怒的大叫了起來:“媽的,我們的計劃居然被這個家夥給破壞了!”
李佳一巴掌拍在了桌子上,說道:“他到底是走了狗屎運,還是真的有大氣運”
他們沒有彆的選擇,因為他們的手段都用完了。
兩個人一邊罵齊牧,一邊大聲地喊著。
一群醫護人員向這把明晃晃的武器跑去。
每個人手中都拿著一把雪亮的長劍,殺氣騰騰的將李家人團團圍住。
“齊子,你敢我們都是好孩子。”
“好個馬勒啊!”齊牧一步踏出,一腳踹在了那人的身上。
李明亮差點沒被踢翻在地。
“李明亮,你給我老實點,我會去查的!”
說著,他叫來了一個醫護人員,讓他們去取證據。
隻見在箱子之中,有一條古怪的蠕蟲。
“此乃三目刺蠱,生長於南荒。你一直鎮守在南蠻關,直到去年期滿,你才返回。你曾經研究過這些蟲子。”
“光靠嘴皮子是不行的,就知道狐假虎威。”
齊牧發出了一聲大笑。
說著一招手,後麵就有一個南蠻男子走了過來。
他和李明亮是一夥的。
看到這人,李明亮頓時慌了神。
“你自認為神不知鬼不覺。你並不知道,在巨人的頭頂上,站著一尊神。蒼天有眼。報應不爽啊……”
齊牧冷笑了一聲。
並命人將他捆起來。
李佳也是因為饑餓而被拘留的。
第二日,齊牧當眾宣佈了李明亮的死刑。
事情一說完,周圍的人都是破口大罵。
“李家人,簡直就是個徹頭徹尾的爛人!”
“殺,殺!”
眾人紛紛怒喝出聲。他們都很生氣,隻恨自己怎麼不帶一塊磚頭。要不然,他們早就一巴掌拍過去了。
“李佳,你是幫凶,流放到沙漠邊陲,除非得到了朝廷的特赦,否則,你永遠都回不來了。”
“李家犯下滔天大罪,李家所有財產,全部沒收!”
這個決定,讓所有人都很滿意。
“這就是你不老實的後果。”
“誰要是敢在建州鬨事,大可以來找我的麻煩。看我不弄死你!”
齊牧的這句話,就好像一顆石頭扔在了湖麵上,掀起了巨大的波瀾。
人群中,也有一些有錢人,對這本小冊子很是不滿。
眼看著李家被殺得乾乾淨淨。
所有人都驚恐萬分。
誰也不知道,這個齊牧,居然如此的惡毒。
還好,他們沒有出手。否則,他們將和李家一般,被滅族。
柳太輝對著齊牧說道:“這件事情之後,我想建州的有錢人應該都會安靜下來。”
“也許吧!”
柳太輝哈哈一笑:“你這家夥,整天愁眉苦臉的,啥時候能敞開胸懷,開心起來”
“行了,彆胡說八道了。我們連忙去乾活。彆耽誤了我們的時間!”
齊牧最關心的就是如何在皇帝到建州前,讓建州煥然一新。
他還真想在女帝麵前好好表現一下呢。
以後能不能有出息隻要能討得女帝的歡心就行了。
因為,大夏王朝的洪水已經蔓延了不少。
大夏位於大陸的東南部,地理位置優越,水係遍佈。
雖然這裡是水稻的主要產地,但是卻飽受水災之苦。
洪水不除,就不能富裕。
但要改變水係,卻是一項浩大的工程。
在這個以人工為主的時代,建造一座水庫,絕對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因此,齊牧還是決定,先處理好自己的事情再說。
至於治理河道,還得好好謀劃一番。
就在這時,小冊子一個接一個的唸了出來。
誰要是想要,就必須到大夏銀行,拿到一張金色的銀票。每人隻有一張十個金幣的紙幣。
一張十金紙幣,相當於一百枚銅錢。
一張十金,相當於一兩銀子。
這一次的交易,頓時讓整個建州都沸騰了。
在大夏,這還是頭一次將皇命變成了事實。
訊息迅速的傳遞到了京城之中。
而此時,柳白毅正坐著一輛汽車,從首都出發。
京城裡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劉白義那幫王爺們一起處理的。
柳白毅這一趟,不單單是視察,還有其他的事情。
他也很好奇,自己的那些哥哥,在麵對皇位的時候,會是什麼反應。
柳白毅對吳王最感興趣。
吳王彆以為你是個廢物。
但也正是因為如此,他才會如此擔憂。
誰也不知道,等他死了,他還會不會像現在這樣,每天都在看著天上的星星,看著天上的嫦娥,看著天上的吳剛,看著玉兔。
對於這位置之不顧之人,更是不安。
畢竟,他的心思,你是猜不透的……
京城有錢人就更多了,這讓他們很是不安。
“建州之地,已經有了一張金券!”半月坊的報紙上,赫然寫著這樣的話。
他們這些報紙的主編,哪能就這麼算了
他們自然是將這件事傳得沸沸揚揚。
想要讓所有人都看到。
這家報紙的銷量,正在下降。
任誰都會有疲憊的時候。
新奇的東西一過,就沒人感興趣了。
而如今,有了這樣的新聞,媒體們當然要將這件事情炒的沸沸揚揚。
如果一家報社的銷量足夠大,那麼他們就能接到更多的廣告。
廣告對他們的收益有直接的影響。
誰不想有更多的財富,更多的錢包
齊牧一走,立刻就有一個係統的獎勵。
取而代之的是,處罰措施也被頒布。
那些拿不出成績的,都會被開除。
這可比政府官員賺的多了。
為了能進報社,他們可是絞儘腦汁的。
所以,這裡並不缺少人手。
如果你做不到這一點,你就彆想混了。
他們乾得很賣力。
這訊息不脛而走。
群臣紛紛撓頭。他很希望吳王能幫他解決這個問題。吳王根本沒想那麼多。
有什麼大事,可以向皇上上書。這麼重要的事情,我也做不了主,隻能負責每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