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人在天庭,剛成昊天! 第188章 星隕襄陽!
建安十三年秋,襄陽州牧府。
最後一抹夕陽的餘暉掙紮著掠過飛簷,終被濃重的暮色與藥味吞噬。
內室之中,劉表的手無力地垂落,那雙曾洞察亂世、也曾優柔寡斷的眼眸,徹底失去了神采。
荊州的天,塌了。
蔡夫人壓抑的哭聲成了訊號,蔡瑁與張允對視一眼,眼中沒有悲慼,隻有如釋重負和迫不及待的野心。
「速請二公子!不,是請州牧大人!」蔡瑁的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那是權力即將到手時的興奮。
他旋即臉色一沉,對心腹厲聲道:「封鎖訊息!尤其是絕不能讓大公子和……新野那邊知道!」
然而,這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尤其是在這人心浮動的時刻。
州牧府內,一位須發皆白的老醫者,趁著夜色,將一枚蠟丸塞給了在府外接應的家仆。他是蒯越暗中安排的人。
與此同時,一位名叫霍峻的年輕軍侯,值夜時察覺城防異動,蔡瑁親信頻繁調動,心知有變。
他素來敬佩劉備仁德,厭惡蔡瑁專權,當機立斷,假借巡哨之名,帶著幾名生死弟兄,悄然縋城而下,快馬加鞭,直奔新野。
新野,左將軍府。
夜已深沉,林凡與諸葛亮卻同時心有所感,步出室外,仰觀天象。隻見代表荊州方向的帝星驟然黯淡,搖搖欲墜,周邊更有黑氣侵擾。
「星隕西方……」諸葛亮羽扇微頓,語氣沉凝,「劉景升,隻怕就在今夜了。」
林凡點頭,他的感知更為直接,天地間一股屬於劉表的「氣運」正在飛速消散。「蔡瑁必會秘不發喪,搶先佈局。我們的時間不多了。」
話音剛落,親衛引著兩人疾步而來。一是蒯越家仆,呈上蠟丸;二是風塵仆仆、甲冑染塵的霍峻。
蠟丸中蒯越的親筆信隻有寥寥數字:「州牧已薨,蔡張欲降,速圖之。」
霍峻則單膝跪地,聲音沙啞卻堅定:「末將霍峻,拜見皇叔,二位軍師!劉荊州已故,蔡瑁、張允封鎖訊息,欲立劉琮,獻州降曹!末將特來報信,願效死力!」
證據確鑿,最後一絲僥幸也已破滅。
劉備身軀一震,雖早有預料,但聽聞劉表真的去世,想起昔日收留之恩,仍不免悲從中來,淚濕衣襟。他扶起霍峻:「將軍冒險來投,忠義可嘉,備銘感五內!」
此刻,非是悲傷之時。諸葛亮立刻展現出其雷厲風行的一麵:
「主公,蔡瑁秘不發喪,意在爭取時間,聯絡曹操,並防範我等與大公子。我等必須搶在其前!」
「第一,即刻發布訃告,公告荊州,劉州牧病逝,我等哀悼。同時,點明蔡瑁、張允勾結曹操,欲獻州賣土之罪行!檄文亮已備好,即刻便可發出!」
「第二,立刻派人,不惜一切代價,突破蔡瑁封鎖,接應江夏劉琦公子!他是名正言順的繼承人,有大義名分在手!」
「第三,整合軍馬,準備迎戰!蔡瑁為絕後患,必會發兵來攻!」
命令一條條發出,整個新野如同一張驟然拉滿的弓,緊張而有序地運轉起來。
林凡補充道:「霍峻將軍熟悉襄陽佈防,可助雲長將軍完善防禦。此外,我親自走一趟江夏,確保劉琦公子能安全抵達。」他深知,劉琦是這盤棋上關鍵的一子,不容有失。
劉備緊緊握住林凡和諸葛亮的手,聲音哽咽卻無比堅定:「一切……就拜托二位軍師了!」
次日,就在蔡瑁等人還在密室中與曹操使者密議投降細節時,新野發布的訃告與討逆檄文,已如同插上翅膀,迅速傳遍荊襄各地!
「劉州牧憂國成疾,不幸薨逝!然蔡瑁、張允,不思報國,反欲挾幼主,獻土於國賊曹操!其行可誅,其心可戮!」
「左將軍劉備,奉衣帶詔討賊,今承劉州牧遺誌,聯合大公子劉琦,誓保荊襄,絕不降曹!」
這檄文如同驚雷,炸響在荊襄上空。無數原本就對蔡瑁不滿的官吏、軍將、士人,聞訊紛紛而動。有人暗中收拾行裝,準備投奔新野;有人開始串聯,準備在內部響應;更多的人,則在觀望,看劉備與劉琦,能否扛起這麵抗曹的大旗。
而林凡,已化作一道清風,消失在前往江夏的路上。
襄陽城內,蔡瑁看到檄文,氣得暴跳如雷,一劍劈碎了案幾:「劉備!安敢如此!傳令,點齊兵馬,我要親征新野,將劉備碎屍萬段!」
張允急忙勸阻:「德珪(蔡瑁字)息怒!如今劉備已搶先一步,占據大義名分。當務之急,是立刻讓二公子正式繼位,然後火速派遣使者,迎接曹公大軍南下!隻要曹操大軍一到,劉備不過是螳臂當車!」
蔡瑁強行壓下怒火,知道張允所言在理,咬牙切齒道:「好!就依你言!立刻讓琮兒繼位,派出使者!同時,給我盯死江夏,絕不能讓劉琦跑了!」
星隕襄陽,忠奸立判。荊襄大地,徹底陷入了分裂與戰前的死寂。一方是倉促繼位、根基虛浮的劉琮(蔡瑁集團),急於引外力穩固統治;另一方是高舉義旗、彙聚人心的劉備與劉琦,準備為生存和信念而戰。
時代的洪流,以劉表的死亡為界,洶湧地衝向了下一個不可預知的拐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