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人在天庭,剛成昊天! 第200章 巫蠱之亂,七擒孟獲定南中!
祁山大捷的餘威尚在,蜀漢上下沉浸在振奮之中。
然而,林凡於鎮國天師府內,夜觀天象,卻見代表益州南方的星域,隱隱有黑氣纏繞,汙穢之氣升騰,與龍脈複蘇帶來的清靈之氣格格不入。
他心知,這是南中地區長久積累的瘴癘、巫蠱之氣,以及潛藏的人心怨懟,在龍脈變動下被引動、激化了。
果然,不久後,八百裡加急軍報傳入成都:南中豪帥雍闓勾結牂牁太守朱褒、越嶲夷王高定,同時發動叛亂!
叛軍聲勢浩大,更麻煩的是,他們並非尋常亂軍,其中多有精通巫蠱之術、驅獸之法的巫師、祭司,叛軍所過之處,不僅攻城略地,更散佈瘟疫,驅使毒蟲猛獸,蜀漢派駐的官吏、軍隊損失慘重,南中三郡幾乎全部淪陷。
朝堂之上,氣氛凝重。南中若失,不僅損兵折將,更會動搖益州根本,斷絕與南方的貿易路線,甚至威脅到成都的安全。
「南蠻凶悍,兼通邪術,尋常將領恐難應對。」劉備麵有憂色,看向林凡與諸葛亮,「二位軍師,如之奈何?」
諸葛亮羽扇輕搖,沉聲道:「主公,南中之亂,非純以兵力可平。其地瘴癘橫行,巫蠱盛行,需以正道克邪術,以仁德服人心。亮,願親往征討。」
龐統亦道:「孔明所言極是。然,南中地形複雜,叛軍狡詐,需有一精通術法、能應對巫蠱瘟疫之大將同行,方可萬全。」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於林凡。
林凡起身,肅容道:「主公,南中巫蠱之氣,已汙及天象,非等閒之事。此乃道統之爭,亦關乎我蜀漢龍脈氣運之純淨。林某義不容辭,願與孔明兄同往,掃蕩妖氛,平定南中!」
劉備大喜:「有孔明與天師同往,南中定矣!需帶多少兵馬?」
諸葛亮道:「兵貴精不貴多。南中多山,大軍難以展開,且易中埋伏、染瘟疫。可命趙雲、魏延二將軍,各率本部精銳五千,以為策應。主力則由亮與林兄,率『天樞營』及部分擅長山地作戰的無當飛軍(王平所部)前往,總計兩萬足矣。關鍵在於破其邪術,撫其民心。」
計議已定,建安二十一年春,諸葛亮與林凡,以撫南大都督與鎮國天師的身份,率軍南征。
南征之路,果然步步荊棘。
大軍剛入越嶲郡境內,便遭遇瘴氣林。林中毒霧彌漫,尋常士卒吸入即頭暈目眩,麵板潰爛。
諸葛亮早有準備,命軍士口含避瘴丹,並以清風符驅散區域性毒霧,艱難前行。
然而,更大的麻煩接踵而至。叛軍驅使無數毒蛇、蜈蚣、蠍子,如同潮水般湧來,其中更混雜著一些被巫術催化、體型碩大的異種毒物。箭矢刀劍難以儘數抵擋,軍中開始出現傷亡。
林凡見狀,於軍中設下「淨穢法壇」。他登壇做法,手持桃木劍,引動《昊天統禦萬神經》中的「五雷正法」!
「五方雷神,聽吾號令,蕩滌汙穢,誅邪辟易!敕!」
轟哢!
法壇上空,烏雲彙聚,電蛇亂舞!
數百上千道細小的紫色雷霆被林凡引動,轟入毒蟲群中!
至陽雷霆正是這些陰濕毒物的剋星,刹那間,無數毒蟲被電成焦炭,剩餘的也驚恐四散。叛軍巫師見狀,嚇得魂飛魄散。
大軍繼續深入,與叛軍主力,尤其是為首的孟獲,多次交鋒。
孟獲本人勇武過人,其妻祝融夫人更是擅使飛刀火術,麾下還有木鹿大王能驅使虎豹豺狼,朵思大王精通毒泉陷阱。
每一次擒住孟獲,諸葛亮都依林凡之勸,以禮相待,釋放而歸。
林凡則在此期間,或召喚山神封鎖其退路,或淨化被汙染的水源,或以幻術破其軍心,更在一次孟獲請來烏戈國藤甲兵時,林凡親自出手,以三昧真火將其儘數焚毀,展現出絕對的實力碾壓。
同時,諸葛亮並非一味用強。
他命令軍隊對南中百姓秋毫無犯,救治感染瘟疫的土著,分發糧食,傳授更先進的耕作技術。
林凡也以甘霖術緩解旱情,驅蟲符保護村莊。軟硬兼施之下,南中民心逐漸歸附。
直至第七次擒住孟獲,這位桀驁不馴的蠻王,終於被諸葛亮和林凡的仁德、智慧與無可匹敵的力量徹底折服。
他率領南中各部酋長,匍匐於地,涕淚交加:「丞相、天師!天威也!南人不複反矣!」
諸葛亮七擒七縱,林凡以正道壓邪術,終平定南中。
不僅消除了後方大患,更獲得了南中地區的忠誠與豐富的熱帶靈材、巫蠱秘術。
蜀漢的版圖與資源得到極大擴充,龍脈氣運因疆域穩固與汙穢清除而更加渾厚磅礴。
凱旋之日,成都萬人空巷。
諸葛亮與林凡並轡而行,接受萬民歡呼。
經此一役,「臥龍」之智與「天師」之能,深入人心。
蜀漢王朝,內患已除,根基深固,終於可以將全部精力,投向那北方的強敵——曹魏。
一場決定華夏命運的終極北伐,已如箭在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