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人在天庭,剛成昊天! 第206章 江東驚弓,龍皇降世鎮滄海!
洛陽光複,曹魏覆滅,傳國玉璽重歸漢室的訊息,如同插上了翅膀,迅速傳遍天下。
季漢的威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頂峰,四海八荒,莫不震動。
而偏安東南的東吳,此刻卻如同驚弓之鳥,陷入了極度的恐慌與掙紮之中。
吳侯孫權在建業宮中,坐立難安。昔日與劉備的聯盟早已名存實亡,如今北方強敵已滅,季漢攜鯨吞中原之威,下一個目標,用腳指頭想都知道是誰。他緊急召集群臣商議,殿內氣氛壓抑得如同暴雨將至。
以張昭為首的老臣,麵色灰敗,力主投降:「主公,季漢勢大,不可力敵啊!劉備仁德,若我等上表稱臣,或可保全宗廟,得享富貴……」
「荒謬!」周瑜與陸遜厲聲打斷,他們年輕氣盛,不甘就此俯首,「我江東有長江天塹,水師冠絕天下!豈能不戰而降?劉備、林凡雖強,其軍北來,不習水戰,我等未必沒有一戰之力!」
新任水軍都督陸遜更是出列,擲地有聲:「主公,臣近日得海外異人相助,已打造出『龍皇戰艦』!此艦以蛟龍骨為基,附以避水符文,更能引動風暴之力!林凡雖能降服蛟龍,但我有龍皇艦隊,何懼於他?願主公給臣一個機會,與那季漢水軍,決一死戰於長江!」
孫權看著麾下爭執不休的文武,內心煎熬。投降,不甘心;抵抗,又恐懼林凡那通天手段。
最終,陸遜等主戰派的激昂與對「龍皇戰艦」的一絲僥幸,讓他做出了決定:「既如此……便依伯言(陸遜字)之策!整軍備戰,與劉備……劃江而治!」
訊息傳至洛陽,劉備召集重臣議事。
「孫權冥頑不靈,欲憑長江負隅頑抗。」劉備看著林凡與諸葛亮,「二位愛卿,如之奈何?江東水軍確實精銳,更有那新式戰艦……」
諸葛亮沉吟道:「江東所恃,無非水戰之利與海外奇術。然,其民心未必願戰,其內部亦有主和之聲。可先禮後兵,遣使勸降,若其不從,再以雷霆擊之。」
林凡卻微微搖頭:「孫權不見棺材不落淚。勸降恐難奏效。江東新得之『龍皇戰艦』,氣息與東海相連,確有幾分門道。此戰,關鍵仍在於破其水軍,斷其依仗。臣請旨,願再往東海一行,會一會那所謂的『龍皇』!」
劉備準奏。
林凡再臨東海,此次目標明確,直指那為東吳提供蛟龍骨與技術的海外散修——碧遊宮一脈。
此脈修士擅長禦水煉器,但行事亦正亦邪。
林凡並未強攻,而是展現昊天上帝虛影之威壓,並與碧遊宮主論道三日,陳說利害,點明助吳對抗天命所歸之季漢,有違天道,必遭反噬。
碧遊宮主被林凡的道行與展現的「天命」所懾,加之本就與東吳隻是利益合作,遂答應中立,不再為東吳提供幫助,並收回了對「龍皇戰艦」的部分核心控製。
與此同時,季漢在林凡與諸葛亮的指導下,加速整合北方水師力量,並將「天樞營」中擅長水係道法的修士編入水軍,打造附魔箭矢與「破浪符舟」。
章武四年秋,孫權拒絕季漢的最後通牒。
劉備遂以關羽為水軍大都督,林凡為監軍,儘起荊州、中原水軍,並「天樞營」精銳,號稱十萬,順流東下,直撲建業!
陸遜則率領以東吳全部心血打造的龍皇艦隊,並召集山越擅長巫術的勇士,於采石磯一帶列陣,準備決戰。
采石磯水戰,爆發!
東吳龍皇戰艦果然不凡,體型巨大,航行如風,艦首雕刻的龍首能噴吐高壓水箭,艦身符文閃爍,能形成水幕護盾,尋常箭矢難傷。
然而,林凡早已洞悉其弱點。
他於中軍樓船之上,施展「定波咒」,大片江麵變得平靜如鏡,極大限製了龍皇戰艦的機動性與水箭威力。
同時,命令「天樞營」修士,以特製的「庚金破甲符箭」,集中射擊戰艦的符文節點!
更關鍵的是,林凡感應到被碧遊宮主做了手腳的龍皇核心,他隔空催動秘法,引動其中殘留的禁製!
「龍骨聽令,返本歸源!」
數艘衝在最前的龍皇戰艦,其龍骨竟劇烈震顫,彷彿要脫離艦體飛走!戰艦瞬間失去平衡,速度大減,護盾明滅不定!
「就是現在!全軍突擊!」關羽抓住戰機,揮動令旗!季漢水師如同群狼,撲向陷入混亂的龍皇艦隊。關羽更是親乘鬥艦,直取陸遜的旗艦!
陸遜雖驚不亂,指揮殘餘戰艦且戰且退,並命令山越巫師施展「迷霧術」與「喚潮術」,企圖扭轉戰局。
江麵之上,頓時大霧彌漫,波濤洶湧。
「雕蟲小技!」林凡冷哼一聲,再次引動《萬神經》,「昊天朗照,霧散波平!」
一股浩然之力席捲江麵,濃霧瞬間消散,洶湧的波濤也平息下來。山越巫師遭受反噬,紛紛吐血倒地。
失去了最後的依仗,東吳水軍徹底崩潰。陸遜見大勢已去,在親衛護衛下狼狽撤退。關羽趁勢掩殺,東吳水軍主力幾乎全軍覆沒。
采石磯大敗的訊息傳回建業,孫權最後的心理防線被擊潰。他知道,陸戰更非季漢對手,林凡若至,建業頃刻可破。
數日後,孫權白衣素服,率領文武百官,出建業城投降。東吳,滅亡。
自此,自黃巾之亂起,紛爭數十年的華夏大地,重歸一統!
劉備在林凡與諸葛亮的輔佐下,先滅曹魏,再平東吳,三立大漢,完成了光武中興般的偉業!
劉備於長安舉行盛大典禮,告祭太廟,昭告天下。封賞功臣,諸葛亮為文正王,總領國政;林凡為護國聖師,與國同休,永鎮華夏氣運。
一個前所未有的、融合了道法與文明的大一統帝國——季漢,開啟了它輝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