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人在天庭,剛成昊天! 第47章 洪武大帝!
「陛下,我再送你一件禮物!」
林凡深知,麵對傾巢而出、彙聚了蒙元帝國最鼎盛武運的黃金家族軍團,僅憑朱棣與徐達等人,雖能抗衡,但若要取得壓倒性的勝利,徹底震懾宵小,還需要一位更能代表大明國運根基、更能凝聚所有大明英魂意誌的絕對核心!
他的神念,不再侷限於那些功勳卓著的將帥,而是如同朝拜般,無比莊重、無比虔誠地,沉向了那大明王朝的源頭,那開創了二百七十六年基業,奠定了一切製度與氣運的——開國太祖!
「蒙元餘孽傾巢,諸神環伺在側,南疆初定,國運攸關!」林凡的聲音帶著一種前所未有的肅穆與引動乾坤的決意,響徹在天地之間,甚至引動了冥冥中的華夏國運共鳴。
「今,為定鼎乾坤,懾服內外,恭請我大明——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
每一個尊號念出,虛空便為之震顫一分!當最後「高皇帝」三字落下——
轟!!!!!!!
不再是光柱,而是整個天穹彷彿塌陷了一塊!
無儘的玄黃之氣垂落,璀璨的紫微帝星光芒,如同九天銀河倒瀉,自無窮高遠處垂落!
那光芒並非單純的明亮,而是蘊含著開辟紀元、重塑乾坤的無上偉力與布衣提劍、蕩平群雄的赫赫雄風!
一股遠比朱棣更加厚重、深沉、霸道,且帶著一絲草莽龍蛇蛻變而來的酷烈與威嚴的恐怖帝威,如同沉睡的洪荒巨獸蘇醒,瞬間籠罩了整個戰場!
在這股帝威麵前,連成吉思汗那野蠻的征服意誌和朱棣那煌煌的帝王之氣,都彷彿被壓製了下去!
光芒緩緩收斂,一道身影於萬千氣象中凝聚成形。
他並未穿著朱棣那般華麗的十二章袞龍袍,隻是一身樸素的明黃色龍袍,但穿在他身上,卻比任何華服都更具威嚴。
他麵容清臒,額頭寬廣,下巴微凸,其貌不揚甚至帶著一絲底層掙紮留下的風霜痕跡,但那一雙眼睛,卻如同深不見底的寒潭,開闔之間,彷彿能洞悉人心鬼蜮,看透世間一切虛妄與忠誠!
他手中並未持握兵器,隻是隨意地站在那裡,便彷彿是整個大明江山的化身,是億萬生民意誌的凝聚!
大明太祖,洪武大帝,朱元璋!
這位從淮右布衣、托缽乞丐一步步走上至尊之位,驅逐蒙元、恢複中華、開創大明基業的傳奇帝王,他的事跡本身就是一部浩瀚的史詩:
生於濠州鐘離貧苦農家,幼年喪父母,曾為地主放牛,出家為僧,托缽流浪,飽嘗人間疾苦,深知民間艱難。
元末天下大亂,加入紅巾軍郭子興部,以其勇猛、機智與義氣逐漸脫穎而出,收納徐達、湯和等淮西子弟為骨乾,形成最初班底。
採納朱升戰略,穩紮穩打,積蓄實力,避免成為眾矢之的,展現出卓越的戰略眼光和政治智慧。
先後擊敗陳友諒、張士誠、方國珍等割據勢力,統一南方,為北伐奠定堅實基礎。
提出「驅逐胡虜,恢複中華」口號,命徐達、常遇春率軍北伐,一路勢如破竹,最終攻克大都,終結蒙元在中原的統治,收複丟失四百年的燕雲十六州!
1368年正月初四,於應天府(南京)登基,定國號為「大明」,建元洪武,寓意「洪大的武力」,開啟了一個嶄新的時代。
在位期間,勤政愛民,獎勵墾荒,興修水利,整頓吏治,丈量土地,編製魚鱗圖冊,減輕賦稅,恢複社會經濟。
同時,以鐵腕手段肅清貪官汙吏(如空印案、郭桓案),懲治勳貴不法(如藍玉案),設立錦衣衛加強監察,其治國手段雖嚴酷,卻有效穩定了明初政局,奠定了王朝根基。
大封開國功臣,同時製定《大明律》、《皇明祖訓》等一係列典章製度,規範後世子孫與臣民行為。
他的一生,是從塵埃中崛起,於亂世中開創秩序的奇跡。他的性格複雜多麵,既有愛民如子、節儉勤政的一麵,也有猜忌多疑、手段酷烈的一麵。
但無可否認,他是大明王朝真正的締造者,是所有大明英魂血脈與氣運的源頭!
朱元璋那深潭般的目光,首先掃過了對麵那煞氣衝天的黃金家族軍團,在成吉思汗和忽必烈身上略微停留,眼神冰冷如鐵,帶著一種源自血脈與道統的、毫不掩飾的厭惡與審視。正是這些蒙古統治者,曾讓華夏大地沉淪。
隨即,他的目光轉向了大明軍陣。他看到了徐達、常遇春、藍玉、沐英……這些曾隨他出生入死、開創基業的老兄弟,眼神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追憶與複雜。最後,他的目光落在了手持天子劍、身穿永樂朝服的四子朱棣身上。
刹那間,時空彷彿凝固。
朱棣感受到那目光,即便是他這位同樣雄才大略的帝王,此刻心中也不由得一緊。
他下意識地微微垂首,並非畏懼,而是麵對開創基業的父親、太祖皇帝時,一種天然的、夾雜著複雜情感的敬意,以及那始終繞不開的「靖難」之舉。
空氣彷彿都沉重了幾分。徐達、常遇春等老將更是屏息凝神。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朱元璋並未如想象中那般發難或斥責。
他隻是深深地看了朱棣一眼,那眼神中包含了太多難以言喻的情緒——有審視,有考量,或許還有一絲隱藏在嚴厲背後的、對其能力的認可?
畢竟,朱棣的五征漠北、編纂《永樂大典》、派遣鄭和下西洋,確實將大明推向了另一個巔峰。
最終,朱元璋隻是淡淡地開口,聲音不高,卻帶著定鼎乾坤的力量,彷彿之前的種種都已隨風而逝,此刻唯有大明國運為重:「老四,你也在。」
短短四個字,卻讓朱棣心中一塊大石驟然落地,甚至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激動。他立刻躬身,鄭重回應:「父皇!兒臣在此!」
朱元璋微微頷,不再多言。他將目光重新投向蒙元軍團,那冰冷的殺意再次凝聚。
隨著朱元璋的降臨和那一聲「老四」,整個大明英魂軍團的士氣,瞬間沸騰、燃燒、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巔峰!
太祖皇帝!是太祖皇帝親臨!
這位一手締造了大明,帶領他們驅逐蒙元、恢複中華的傳奇帝王,就站在他們身前!那種源自開國本源的血脈聯係與精神感召,是後世任何帝王都無法比擬的!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以徐達、常遇春為首,所有大明英魂,無論是洪武朝的老臣,還是永樂朝的將士,全都發自靈魂深處地狂熱呐喊,聲浪如同海嘯,震得天穹之上的蒼青雲氣都為之翻騰不穩!
那赤色的軍魂煞氣不再是火焰,而是化作了實質的、燃燒著開國榮光與複仇意誌的赤金龍氣,盤旋在朱元璋頭頂,發出震耳欲聾的龍吟!
朱元璋緩緩抬起手,無需兵器,他隻是對著那黃金家族鐵騎的方向,虛虛一按。
「咱大明的地方,容不得韃子放肆。」
平淡無奇的一句話,甚至帶著些許淮右鄉音。
但就在他手掌按下的瞬間,那盤旋的赤金龍氣發出一聲響徹九霄的咆哮,裹挾著整個大明王朝的開國氣運與億萬黎民的意誌,化作一道橫貫天地、彷彿能鎮壓萬古的赤金神印,帶著重塑山河、界定華夷的無上偉力,朝著成吉思汗、忽必烈以及他們身後的黃金家族鐵騎,緩緩卻無可阻擋地——鎮壓而下!
這已不僅僅是軍隊的對抗,這是國運本源、道統正朔的終極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