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夢紅城 第245章 薪火相傳2
周老錘的病情在萬千軍民彙聚的智慧下,奇跡般地穩定下來。
這位老匠師蘇醒後的第一件事,便是強撐病體,讓人將他抬到了文萃閣。
在無數雙關切的目光注視下,他用顫抖的手,在《紅城要略·醫藥篇》的初稿旁,鄭重添上了自己對此劫的感悟,以及一句力透紙背的話——
“民智如海,不可量也;眾誌如城,不可摧也!”
---
周老錘悠悠轉醒時,已是深夜。油燈如豆,映照著徒弟布滿血絲卻欣喜若狂的臉。他感到身體依舊虛弱,那詭異的青灰色紋路雖未完全消退,但那股如同附骨之蛆的陰寒與灼熱交織的痛苦已然減輕大半,高燒也退了。
“師……師父!您醒了!太好了!”徒弟的聲音帶著哭腔,“是全城的人……是大家夥兒一起想辦法,才……”
徒弟語無倫次地,將這幾日紅城如何為他公開病情,如何懸賞求解,無數普通人是如何獻方獻策,醫官和采藥隊是如何不眠不休地驗證、嘗試,最終穩住了他性命的過程,一一道來。
周老錘靜靜地聽著,渾濁的老眼起初是茫然,繼而震動,最終蓄滿了滾燙的淚水。他一生與鐵錘、爐火為伍,自認隻是個手藝人,何曾想過,自己有朝一日竟能牽動全城之心,引得萬千軍民為他一人奔走效力?
這不是因為他周老錘有多麼了不起,而是因為,他是紅城的一份子,是這“洪爐”中的一塊炭。紅城,真的將每一個人,都視作了不可或缺的家人。
“扶……扶我起來……”他掙紮著,聲音雖弱,卻帶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堅決。
“師父,您這身子……”徒弟急忙勸阻。
“扶我起來!”周老錘重複道,枯瘦的手緊緊抓住徒弟的胳膊,“去……去文萃閣!”
徒弟拗不過他,隻得和聞訊趕來的幾名工匠一起,用一張臨時找來的藤椅,小心翼翼地將氣息奄奄卻眼神雪亮的周老錘,抬向了燈火通明的文萃閣。
此時已是後半夜,但文萃閣內依舊人影攢動。許多參與了獻方獻策的民眾,以及負責整理記錄的文吏、醫官,都自發地守在這裡,等待著周老錘的訊息。當看到藤椅上那熟悉而虛弱的身影出現時,所有人都安靜了下來,目光齊刷刷地聚焦過去,帶著由衷的關切與敬意。
楚雲帆與蘇宛也在閣中,見狀立刻迎了上來。
“周師傅,您怎麼……”楚雲帆俯身,語氣帶著責備,更多的是擔憂。
周老錘擺了擺手,目光越過楚雲帆,落在不遠處那張寬大的書案上,那裡攤開著厚厚的《紅城要略》初稿,墨香猶存。
“筆……給我筆……”他喘息著,伸出顫抖的手。
蘇宛立刻示意,一名書記官連忙將蘸飽了墨的毛筆,恭敬地遞到周老錘手中。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看著這位剛從鬼門關撿回一條命的老匠師,在徒弟的攙扶下,顫巍巍地走到書案前。他凝視著那些記錄著無數人智慧與心血的文字,尤其是“醫藥篇”中新增的、關於救治他那些或可行或尚待驗證的方劑與思路,胸膛劇烈起伏。
然後,他深吸一口氣,用儘全身的力氣,在那初稿的留白處,一筆一劃,極其緩慢卻又無比堅定地寫下:
“老朽周鐵錘,蒙全城父老不棄,彙聚眾智,得活殘軀。此劫方知,一人之力有窮,而眾人之智無窮。今錄所感於此:民智如海,不可量也;眾誌如城,不可摧也!”
字跡雖因虛弱而有些歪斜,但那筆鋒間透出的力量,卻彷彿重錘敲擊在每個人的心上。
“民智如海,不可量也;眾誌如城,不可摧也!”
不知是誰先低聲唸了出來,隨即,這低沉的聲音如同漣漪般擴散開去,最終彙聚成一片堅定而有力的重複。每一個念出這句話的人,眼中都閃爍著前所未有的光芒。他們不再是孤立的個體,而是這“海”中的一滴水,這“城”中的一塊磚!
周老錘寫完,彷彿耗儘了所有力氣,手一鬆,毛筆掉落在地,濺開幾點墨痕。他靠在徒弟身上,看著周圍那一張張激動而鮮活的麵孔,蒼白的臉上露出了一個無比欣慰、無比安詳的笑容。
楚雲帆上前,鄭重地扶住周老錘的另一邊手臂,沉聲道:“周師傅,您這句話,當為《紅城要略》之魂,我紅城立世之基!”
他環視眾人,聲音朗朗,傳遍文萃閣:“今日之事,諸位親眼見證!非我楚雲帆有何神通,亦非周師傅命不該絕,而是我紅城萬千軍民同心同德,眾誌成城,方能在絕境中,爭得這一線生機!這便是‘洪爐煉心’的真意,這便是星火相傳的力量!”
“自即日起,凡我紅城子民,無論出身,無論長幼,凡有建言,凡有技藝,凡有智慧,皆可入此文萃閣,載入《要略》,惠及後人!我紅城,不僅要在這北境立足,更要為後世,開一條萬民同心、自強不息的道路!”
歡呼聲,如同壓抑已久的春雷,轟然炸響,震徹雲霄!文萃閣內外,成了歡樂與信唸的海洋。
玄璣靜立角落,光幕上的資料流瘋狂重新整理,他那平直的聲音帶著一絲近乎“困惑”的停頓:“觀測到群體信念具象化現象……個體歸屬感與貢獻感達到峰值……社會凝聚力產生質變……《紅城要略》作為資訊載體與信念符號的功能確認……此演化路徑,資料庫內無完美匹配模型……”
薪火相傳,不在廟堂之高,而在江湖之遠,在每一個平凡生命的覺醒與聯結之中。紅城,用一場瀕死的危機與一場生命的奇跡,完成了其精神核心最重要的一次淬煉與升華。
而這熊熊燃起的星火,又將照亮怎樣未知而壯闊的前路?
(第245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