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人在古代當首輔 書鋪
書鋪
江幼宜連忙把茶杯放下,眼神在謝懷川和老翁之間來迴流轉。
謝懷川一臉平靜,並無被冒犯的怒意,老翁除了剛見麵時情緒有些起伏,其它時候都表現的不冷不熱。這人究竟是誰?居然敢這種口吻跟皇帝說話,謝懷川稱他老師,難道是……
謝懷川端起茶杯,輕抿一口:“這麼多年過去,太傅還是如此不待見我。”
李明章嘴唇抿成一條直線,沉默不語。
果然是早已致仕的太傅——李明章。
李明章少年天才,出身寒門,是謝懷川祖父在位時的六元狀元,兩朝元老,文學造詣極高,為官時是無數讀書人的精神領袖。
雖然謝懷川喊李明章老師,但李明章實際上並不是謝懷川的老師,而是大皇子的老師。
李明章曾向先皇諫言立大皇子為太子,結果沒多久大皇子就失了帝心被禁足,李明章也受到牽累,他主動告老還鄉,先帝感念李明章為官時的功績,加封他為太傅,允他辭官。
自那之後李明章就失去蹤跡,沒想到是來稷下書院當山長了。
此地距離玉清觀不遠,如此看來,大皇子在謝懷川登基後到玉清觀修道,多多少少也與李明章有些關係吧。
江幼宜握緊茶杯,謝懷川對大皇子的野心是否也有所察覺呢?
謝懷川拿開那副畫,手指輕輕點了點下麵的一摞書,對李明章道:“這就是我來此的目的。”
李明章順勢看去,是書,他剛剛就看到了,當時隻以為是謝懷川尋來的古籍,並未在意。
此時他纔拿起一本細細翻閱,越看眼睛越亮。
他已垂垂老矣,沒多少活頭了,最放心不下的就是這書院的學生。在這裡讀書的都是寒門學子,能拿出來的束脩不多,相應的,能招到的夫子也不多,好夫子更是寥寥。
如果這些學生能用上這樣的參考書,那就能大大彌補師資力量不足的劣勢,科考時也能取得更好的成績。
李明章一本接一本的翻,手都因為激動微微顫抖:“好!好好!陛下,這些書是誰編的?是翰林院那群老腐儒還是國子監那群老家夥?不,不對,那群人雖有才,但不可能編出這樣一套與世家作對的書。究竟是誰?此子有大才!”
到底是什麼書讓李太傅這樣的大儒都如此激動,江幼宜定睛一看,這不是她呈上去的那批參考書嗎?
謝懷川淡淡道:“既然老師清楚京裡的情況,想必也能猜到我來此的目的。”
江幼宜看著那些書陷入沉思,什麼意思?她不是因為這些書升遷的嗎?怎麼聽謝懷川的意思,這些書並沒有在朝堂上公開過……
這套書明明就是現代隨處可見的輔導書型別,使用的套路再普通不過,放在這個時代雖然新穎,但也不至於讓皇上這麼慎重,讓太傅這麼激動吧。
李明章這次沒再否認老師的稱呼,沉思片刻,他問道:“陛下想怎麼做?”
“老師是當世大儒,這套書若能冠以老師的名頭,必定能吸引來所有天下學子的目光,所以我想請老師幫我在寒門中大力推廣這套書。”謝懷川指著江幼宜,“這位就是編撰這套書的人。”
“愛卿,朕知道這套書是你跟你的朋友共同完成的,隻是看樣子你還沒完全明白這套書真正的價值。為了下一屆科舉有更多寒門學子站上朝堂,現在隻能委屈你和你的朋友暫時在這套書裡隱姓埋名了,你,可會怪我?”謝懷川定定看向江幼宜。
她確實不知這套書竟有如此大的價值,隻能慶幸還好張學士是保皇派,慶幸謝懷川隻是偽裝無能。
江幼宜一時間感慨萬千,她起身拱手:“陛下,我編這套書,並非為名。我知陛下如此是為我考慮,更是我天下學子考慮,此書不冠名,臣絕無二話,一切聽憑陛下做主。”她不為名,隻為權,現在她的目的已經達到,這套書也應該發揮它應有的作用。
李明章看向眼前這個年輕人:“小友,這套書竟然出自你手?”
“回太傅,正是。”
李明章反複摩挲著手裡的書,半晌才道:“這套書實乃寒門學子福音,老臣願為這套書作序,若天下學子都能擁有這樣一套書,何愁朝堂無實乾人才。”
“多謝老師。”
讓太傅這個當世大儒背書,替這套書開啟知名度的事情已經完成,按理說謝懷川應該開心。
國庫掌控在戶部手裡,也就相當於掌握在內閣手裡,他之所以私下帶著這套書來找老師,就是因為這套書在內閣那邊不可能被允許刊印。
而這套書如果想在寒門學子之中快速推行,除了書的內容上乘,有知名度,還需要刊印量大且價廉。說來慚愧,作為一國之君,他的私庫中並無多少現銀。
江幼宜看著謝懷川心事重重的樣子,突然開口:“陛下,可是在為銀錢發愁?”
“愛卿有辦法?”
江幼宜躬身上前:“臣鬥膽,觀書院占地麵積極廣,正在使用的書舍卻不多,可以將空置書舍利用起來,打造成產銷一體化的書鋪,如此既能利用閒置空間,又能實現盈利,乃雙贏之舉。”
李明章眉頭皺得能夾死蒼蠅:“不可,書院是讀書的地方,如此神聖,怎可沾染銅臭,士農工商,商排最末,不可不可,萬萬不可。”
謝懷川眼神略過門外蕭索的院落,略一思索,對李明章道:“老師稍安勿躁,且聽傅卿怎麼說。”接著示意江幼宜繼續往下說。
“稷下書院有著幾百年傳承,從書院走出去的寒門學子不知凡幾,但能入朝為官的終究是少數。那些遲遲無法進入朝堂的學子要麼繼續讀書備考科舉,要麼尋差事賺錢養家,如果書院開辦書鋪,也就能為學子多提供一份養家的差事。另外,書院有了自己的書鋪,學子們也能接觸到更多的書籍,對於買不起書的學子來說也是一件好事。”
書鋪做成產銷一體的優勢自是不必多說,書鋪和書院結合就是古代版的校企聯合,既能整合資源,又能為書院學子提供就業機會。
“書鋪能為學子提供差事,不無道理,隻是經營一家書鋪,一個賬房和掌櫃足矣,夥計並不拘泥於讀書人,但愛卿所言似乎並非如此?”
“陛下敏銳,書鋪所營無非是科舉相關的書和話本,市麵上書鋪的書和話本來源刻坊,通常是分開經營,產銷一體就是書鋪和刻坊同時經營,這樣可以把刊刻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裡。刻坊所需多為工匠,暫且不提,再往前追溯,就是書和話本最初的來源,編書人和寫話本的人。書鋪可以成立專門的編輯部,招讀書人進來專門編書、寫話本,還可以設定編輯,用來收集審核民間故事,科舉用的參考書也可以根據考試進度隨時更新。”
李明章眉頭逐漸舒展,仔細想來好像確實於讀書人有利,而且經營書鋪聽起來銅臭氣沒那麼重,隻是手上這套書涵蓋了所有科考層次,在他看來已經十分完美:“還能怎麼更新?”
“回太傅,現在這套參考書大多隻是理論知識,想要通過科舉,除了要牢記理論知識,還需要多做題。題又分為鞏固基礎知識點的題和與考卷相似的模擬題以及以往考過的真題,不同型別的題適合不同的備考階段,每進行過一次考試參考書就需要更新一次。”
謝懷川目光不由自主黏在江幼宜身上,她此刻侃侃而談的一舉一動都讓他想到當初在茶樓前初遇她的時候,明媚耀眼,如寶石般光彩奪人。
“陛下?”江幼宜已經說完,看謝懷川久不回神,忍不住開口。
謝懷川回神,下意識避開江幼宜的眼睛,修長的手指抵在下巴上乾咳一聲,掏出隨身攜帶的銀票遞給她:“那這件事就交給愛卿來辦,這些錢可夠?”
江幼宜聽聞一喜:“臣領命。”這樣她就可以找機會溜出去,到玉清觀找表哥了。
隨後接過銀票數數,有一萬兩,果然皇上就是皇上,就算囊中羞澀也能隨手掏出一萬兩,她點頭:“前期投入這些錢足夠了。”
“前期?”他可沒帶太多錢出來,這要是下次江幼宜要錢他拿不出,可就有點丟人了。
江幼宜鄭重道:“沒錯,陛下,擴大生產規模必然還需要更多的資金投入。”她看著謝懷川的表情眨了眨眼,該不會這一萬兩就是他全部的家底了吧?
她適時改口:“到時候我們可以用盈利分紅吸納商戶出資。”可憐的皇帝陛下,那就隻能融資了。
“唔,那到時候再說。你現在先看著辦,我隻有一點要求,就是這套書務必要儘快推行出去。”謝懷川表麵不動聲色,內心已經在籌劃讓暗衛送信回去變賣私庫裡的珠寶字畫了。
“臣明白,陛下心係天下學子,實乃萬民之福,臣深感傾佩。請陛下放心,這套書將打造成我們書鋪的特色,成為書鋪的第一個贏利點。”先拍一拍謝懷川的馬屁,到時候她好找藉口溜去嶽州。
謝懷川聽著江幼宜話裡的“我們”,滿意地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