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人在古代當首輔 恩榮宴
恩榮宴
次日,江幼宜和李雲承著裝好去赴恩榮宴,在皇宮外下了馬車。
昨日傳臚大典之後,這一屆的科考錄取名單就張榜在宮門外,眼下榜單那邊吵吵嚷嚷,不知在爭論什麼。
江幼宜和李雲承沒去湊熱鬨,雖說皇帝不參加恩榮宴,但宴上的其他勳貴朝臣也不是他們能得罪得起的。
本就吵嚷的人群中突然響起一道更高的聲音:“這傅文鬆是誰啊?臨西府?前兩名出身國子監,又素有才名,我們南直隸也算輸得心服口服,可這、字型和外形都能模仿,詩風卻不行,作詩更多靠靈氣,短時間內模仿不來,百密一疏。
謝懷川端起茶盞,眉眼隱沒在陰影裡,不知這小狐貍在一堆老狐貍中間能隱藏多久。
“傅兄,你好厲害呀!能在這麼短時間內作出一首詩!”王硯秋悄聲驚歎道。
顧靖川也開口誇讚:“是啊,傅兄,你的詩風格自成一體,看來這天下又要多出一種新詩體了!”
他的目光在“傅文鬆”和皇帝表弟之間流轉一番,他有預感,這位傅兄絕不會如其他寒門士子一樣進了朝堂就成籍籍無名之輩。
“投機取巧之作,過譽了。要說作詩水平,還得看顧兄和王兄,兩位的詩作傅某有幸拜讀過,慚愧至極。”
顧靖川:“傅兄謙虛了。”
王硯秋:“就是,傅兄就彆謙虛了,快來嘗嘗這個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