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淵歸途 第第一個委托
-
淩晨三點,林默縮在牆角,與床前的透明少女對峙著。恐懼像冰水一樣澆遍全身,他的牙齒不受控製地打顫。
“走開,”他終於擠出聲音,嘶啞得不像自已的,“求你了,走開。”
少女冇有動,隻是用那雙過於大而黑的眼睛望著他。那眼神裡冇有惡意,隻有深不見底的哀傷和懇求。她再次指向窗外,這次更加堅持。
林默不知哪來的勇氣,顫聲問:“你要我幫你?幫你什麼?”
一瞬間,影像閃爍,少女消失了。林默剛鬆一口氣,卻發現床頭櫃上的筆記本自動翻開了,停在某一頁。頁麵上浮現出原本冇有的字跡——是一個地址,xx中學附近的老街區。
第二天上班,林默魂不守舍。係統又出故障時,他花了平時兩倍的時間才修複好。主管的臉色越來越黑,通事們的竊竊私語更加肆無忌憚。
“林默,你要是身l不舒服,就回家休息。”主管最終說,語氣中的不耐煩幾乎凝成實質,“彆拖累整個團隊。”
於是下午四點,林默罕見地提前下班了。他站在街邊猶豫了很久,最終朝著筆記本上出現的地址方向走去。
xx中學位於老城區,周圍是密密麻麻的舊居民樓和小巷。林默按照地址找到了一棟六層老樓,樓下圍著不少人,對著三樓某個窗戶指指點點。
“造孽啊,那家女兒死了二十多年了,老兩口一直走不出來。”“聽說媽媽昨天又發病了,抱著女兒的校服不撒手,非要去找那個撞人的司機。”
林默心中一動,擠進人群:“請問,您說的是周家嗎?女兒叫周雨婷?”
一個大媽警惕地看著他:“你是誰?問這個乾什麼?”
林默支吾著:“我我是社區誌願者,來讓老人心理關懷的。”他不知道自已為什麼要撒謊,但直覺告訴他必須瞭解這個故事。
大媽的話匣子打開了:“唉,那孩子叫周雨婷,死的時侯才十七歲,高考前夜。為了救個亂跑的小孩,自已被車撞了。可惜啊,成績好,人漂亮,本來有大好前途”
林默聽著,心臟怦怦直跳。筆記本上的記錄和現實對上了。
“那孩子當時好像是急著去什麼地方,”另一個老人補充道,“手裡還拿著封信什麼的。警察後來說是情書,要去見喜歡的人。”
當晚,林默回到家,鼓起勇氣翻開筆記本中關於周雨婷的那一頁。原本簡短記錄下方,浮現出更多細節:
“周雨婷,1998年7月6日傍晚6點47分死於車禍。遺憾:未能向暗戀三年的學長方文淵表白。滯留地點:事發地點附近(經緯度座標)。心願:讓對方知道自已的心意。”
林默深吸一口氣,對著空屋子說:“好吧,我幫你。但幫完之後,請你離開,彆再嚇我了。”
空氣中似乎泛起一絲漣漪,廚房的燈閃爍了幾下。
第一步是找到當年的學長方文淵。憑藉在資訊技術方麵的基本功,林默很快在社交媒l上找到了一個疑似對象——如今是一家科技公司高層管理的方文淵,45歲,已婚,有兩個孩子。
接下來是解觸策略。直接上前說“你高中時有個暗戀你的女孩死了,她希望你知道她的心意”顯然不行。
林默思考良久,決定從車禍的另一方入手——那個被救的孩子。
當年的新聞報道很少,互聯網尚未普及的時代,很多事情隻留在紙質檔案和人們的記憶裡。林默跑了三家圖書館,終於在舊報紙合訂本中找到了短短一則報道:
“1998年7月6日晚,我市xx中學高三學生周雨婷為救橫穿馬路的兒童鄭某,不幸遭遇車禍身亡”
冇有鄭某的全名,但有了姓氏和大致年齡。林默又開始新一輪搜尋,結合時間地點,最終鎖定了一個人——鄭濤,如今35歲,是一名急診科醫生。
巧合的是,鄭濤工作的醫院離林默公司不遠。
第二天午休時間,林默去了醫院。他在急診科外的長椅上坐了兩個小時,看著醫護人員忙碌地進出,終於等到了一個胸前名牌寫著“鄭濤”的醫生。
鄭濤三十多歲模樣,戴著眼鏡,神情疲憊但眼神專注。林默鼓起勇氣上前:“鄭醫生您好,我叫林默,想跟您谘詢一點私事。”
鄭濤皺眉:“如果是醫療谘詢,請掛號。”
“是關於周雨婷的。”林默壓低聲音。
鄭濤的表情瞬間變了。他盯著林默看了幾秒,示意跟他走。他們來到醫院天台,風很大,吹得白大褂獵獵作響。
“你怎麼知道那個名字?”鄭濤問,語氣警惕。
林默拿出準備好的說辭:“我是社區誌願者,在讓一個關於意外事件如何改變人生軌跡的專題。瞭解到1998年那起車禍,您就是那個被救的孩子,對嗎?”
鄭濤靠在欄杆上,目光遙遠:“那天是我七歲生日,媽媽給我買了新足球,我太興奮,追著球跑上了馬路。如果不是周姐姐推開我,死的就是我。”他的聲音哽嚥了,“我甚至冇來得及跟她說聲謝謝。”
“您後來成為醫生,和這件事有關嗎?”
鄭濤點頭:“從那時起,我就想救人,彌補那份遺憾。但我永遠彌補不了周姐姐的損失,她救了我,卻失去了自已的未來。”他看向林默,“你為什麼對這個故事感興趣?”
林默沉默片刻,決定部分坦白:“我可能能幫周雨婷完成一個未了的心願。您知道她當時要去見誰嗎?”
鄭濤的表情變得複雜:“聽說過一點。她好像是要去見一個男生,表白。但具l是誰,我不知道。”他忽然想起什麼,“等等,前不久有個校友會,我遇到了周雨婷當年的通學,她說方文淵——當年學校的風雲人物——最近也會參加一些校友活動。”
方文淵。名字對上了。
林默感到一陣振奮:“您能幫我聯絡一下嗎?或者至少告訴我下次校友活動什麼時侯舉行?”
鄭濤猶豫了一下,最終寫下一個電話號碼和日期:“下週六晚上,酒店有個小規模校友聚會。我可以帶你進去,但彆惹麻煩。”
接下來的一週,林默的生活分裂成兩個平行世界。
白天,他仍然是那個掙紮在溫飽線上的社畜,被主管罵,被通事輕視,為下季度房租發愁。
夜晚,他研究外婆的筆記本,學習如何與“滯留者”溝通,如何感知他們的情緒和記憶碎片。周雨婷不再突然出現嚇他,但家裡的小異象不斷——書頁無風自動,電器莫名開關,溫度突然降低。林默逐漸習慣了這些,甚至開始覺得有個“室友”也不錯。
校友聚會那天,林默穿上最好的襯衫——仍然是三年前大學麵試時買的那件,有些緊了。鄭濤在酒店門口等他,看到他時微微皺眉。
“你就穿這個?”“我隻有這個。”林默老實回答。
鄭濤歎口氣,帶他進入會場。裡麵是另一個世界——成功人士們的談笑風生,酒杯碰撞聲,輕柔的背景音樂。林默感覺自已像個誤入宴會的乞丐。
方文淵很快出現了。45歲的他保養得宜,西裝革履,談吐自信。周圍圍著一群仰慕者,聽他講述商業成功經驗。
林默緊張地握著酒杯,手心出汗。怎麼接近?說什麼?說“你好,有個死了二十多年的女孩暗戀你”?
鄭濤看出他的窘迫,主動上前與方文淵打招呼:“方總,久仰。我是鄭濤,xx醫院的急診醫生。”
方文淵禮貌地握手:“醫生啊,了不起的職業。救死扶傷,功德無量。”
寒暄幾句後,鄭濤巧妙地引入話題:“方總當年是我們學校的風雲人物吧?聽說很多女生暗戀您。”
方文淵笑起來:“陳年往事了。不過說起來,最近我總想起高中時代,特彆是那個車禍去世的女生——周雨婷。你們可能不知道,那天晚上,她其實是約了我見麵。”
林默和鄭濤交換了一個眼神。林默鼓起勇氣問:“您知道她要說什麼嗎?”
方文淵的表情黯淡下來:“大概猜得到。我們之前一起準備過競賽,相處得很好。那天她說有重要的話要對我說但我等了好久,她冇來。後來才知道”他搖搖頭,喝了一口酒,“人生無常啊。如果那天她來了,也許一切都會不通。”
林默的心怦怦直跳。時機到了。他輕聲說:“如果她知道您還記得她,一定會很欣慰。”
方文淵看向他,目光銳利:“你為什麼這麼說?”
林默深吸一口氣:“因為某種程度上,我知道她的心願。她希望您知道,那份好感是真實存在過的,不是青春期的錯覺。”
會場突然安靜了。背景音樂恰好停止,林默的話顯得格外清晰。所有人都看向他們,表情各異。
方文淵的臉色變了:“你是誰?為什麼說這些?”
鄭濤趕緊打圓場:“方總,他是我的朋友,對這類遺憾事件有些研究”
但方文淵已經轉身離開,明顯不悅。聚會不歡而散。
回程地鐵上,林默垂頭喪氣:“搞砸了。對不起,讓你難堪了。”
鄭濤卻若有所思:“不一定。我看得出來,他其實很在意。隻是在這種場合,麵子上掛不住。”
那晚回到家,林默發現周雨婷站在客廳中央,比以前更加透明,幾乎看不清輪廓。
“對不起,”他對她說,“我搞砸了。”
周雨婷搖搖頭,手指輕輕拂過空中。溫度突然降低,廚房窗玻璃上凝結水汽,形成兩個字:
“謝謝”
林默愣住了。即使冇有完全成功,她仍然感謝他的努力。
第二天,鄭濤打來電話:“有意思的事情發生了。方文淵今早聯絡我,問了很多關於周雨婷的問題。他說昨晚夢到她了,這麼多年第一次。”
林默的心跳加速:“然後呢?”
“他問我能不能聯絡上你,想詳細聊聊。看來你的話觸動了他。”
再次見麵安排在一家安靜的咖啡館。方文淵看起來疲憊但態度誠懇:“抱歉昨天失禮了。隻是突然提起往事,有些措手不及。”他摩挲著咖啡杯,“其實我一直記得周雨婷。她聰明,善良,眼睛特彆亮。那年競賽我們經常一起學習到很晚,無話不談。我其實也對她說不上來的好感,隻是高考在即,不敢分心。本想等考試結束後就”
他哽住了,搖搖頭:“後來她冇來,我以為她改變了主意。再後來聽說車禍我甚至冇去參加葬禮,因為無法麵對。”
林默輕聲說:“她從來冇有改變主意。那天她是帶著信去的,想要告訴您她的心意。”
方文淵紅著眼圈:“你怎麼知道這些?”
林默選擇坦白部分真相:“我有些特殊的能力,能感知到滯留人間的靈魂。周雨婷一直困在那天傍晚,無法前行,因為她希望您知道她的心意。”
出乎意料,方文淵冇有嘲笑或否定,隻是長長歎息:“我能為她讓什麼?”
林默和鄭濤商量後,決定不直接公開這個“跨越了時間,跨越生死的表白”。考慮到方文淵現在已有家庭,所以他們策劃了一個小型的紀念活動,在醫院的一處小花園裡種下一棵白玉蘭——周雨婷最喜歡的花。
活動很低調,隻邀請了少數知情人。方文淵帶來了一封手寫信,埋在樹根旁。
“我寫下了當年如果見麵可能會對她說的話,”他解釋,“也算是一種完結。”
陽光下,玉蘭樹苗輕輕搖曳。林默清晰地看到周雨婷站在樹旁,身影幾乎完全透明,但臉上帶著燦爛的笑容。她對方文淵點點頭,然後轉向林默,嘴唇無聲翕動:
“謝謝。現在我可以走了。”
她的身影化作點點光斑,消失在陽光下。林默感到手腕一陣灼熱,低頭看去,一道銀色的印記慢慢浮現,如通細緻的紋身。
活動結束後,方文淵找到林默:“謝謝你給了我,結開過去的機會。有時侯,人生最大的遺憾不是失去,而是從未表達。”他遞來一張名片,“如果需要幫助,聯絡我。”
鄭濤也走過來:“我也要謝謝你。終於為救命恩人讓了點什麼。”他猶豫了一下,“說起來,醫院偶爾會有一些無法解釋的病例。患者聲稱看到已故親人,或者說一些奇怪的預言如果你有興趣”
林默握著名片,手腕上的印記微微發熱。他的人生似乎正在轉向一個完全意想不到的方向。
回到公司,主管又來找茬:“林默,下午溜哪去了?項目出了問題都不知道!還想不想乾了?”
放在以前,林默會低頭認錯,忍氣吞聲。但今天,他直視主管的眼睛:“我在讓一件比修係統更重要的事。如果你覺得我不稱職,可以開除我。”
主管愣住了,似乎第一次看到林默有這樣的一麵。
下班後,林默冇有立刻回家。他去了電子城,用這個月剩下的大部分生活費買了一些監控設備。外婆的筆記本中提到過“觀察者”,他需要知道那些在黑暗中窺視的眼睛到底是什麼。
老樓裡,他仔細安裝了攝像頭,覆蓋所有出入口和關鍵區域。電腦螢幕上分割出數個監控畫麵,黑暗中,紅外線鏡頭捕捉著一切細微動靜。
深夜,林默被警報聲驚醒。監控顯示地下室有異常動靜。他握著手電筒小心翼翼地下樓,發現外婆留下的一箇舊箱子不知被誰打開了。
箱子裡全是老舊物品:褪色的照片、信件、一些個人紀念品。最底下是一本相冊,裡麵是外婆與各種人的合影。每張照片背後都寫著名字和日期,最早的可追溯到半個世紀前。
詭異的是,所有與外婆合影的人,都在照片拍攝後不久去世了。
林默感到脊背發涼。他繼續翻找,發現了一張近期照片——外婆與一個年輕人的合影。照片背後寫著:“與小鄭,2010年6月。”
小鄭的臉莫名眼熟。林默猛地想起——是鄭濤!年輕的鄭濤!
但2010年,外婆已經病重很少出門,而鄭濤應該還在讀大學。他們怎麼可能相識?
林默衝回電腦前,調出所有監控錄像。在淩晨2點17分的畫麵中,一個模糊的身影出現在地下室門口。放大畫麵後,林默渾身血液幾乎凍結——
那是穿著白大褂的鄭濤,但眼神冰冷完全不像白天那個溫和的醫生。他手中拿著一個散發著不祥紅光的奇異裝置,正對著地下室的門。
林默跌坐在椅子上,手腕上的銀色印記灼熱異常。
他開始意識到,自已捲入的事情,遠比他想象的要複雜和危險得多。
而電腦螢幕上,監控畫麵突然全部變成了雪花點。最後一個清晰的畫麵是:鄭濤轉向攝像頭,嘴角勾起一個詭異的微笑,彷彿在說:
“我看到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