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風浪子 第283章 邪魔史歌
“嗬。”宋風冷笑一聲:“戴著麵具也敢說有禮,你的臉難以示眾嗎?”
聖主聞言非但不惱,反而哈哈一笑:“宋大俠說笑了,裡麵請。”說罷率先向內裡走去,聖女則緊隨他左右。
聖院外圍隻是尋常院落,聖壇本已位於深處,再往裡走隻是山崖峭壁而已,宋風不知他去往何處,原地站著沒動,隻是冷冷盯著他。
聖壇周圍的護衛將信眾紛紛驅散,而後徑直退下,直至場中隻剩三人,聖主輕甩白袍,隻聽咯吱聲響不斷,石壁上機關響動,竟憑空出現一道石門。
聖主做出請的手勢,再度邀請道:“宋大俠請。”
宋風雖覺奇異,卻也不懼他,大步跟進。
三人在石窟中左扭右拐,走了約一刻鐘,眼前豁然開朗,一片花草繁茂,處處宇落庭閣,涓涓溪水,嫋嫋炊煙,好一處世外桃源。
宋風運起真氣,雙目如炬,六視大開,各類嘈雜聲響流入耳中。
歡呼聲,哀嚎聲,淫笑聲,酒肉的香氣,腐屍的腥臭,儘隨微風傳來。
三人行不多時,隻見一根木樁高高挑起三具殘骸,旁邊掛著一道白幡,上書三個大字:叛教者。
細細打量,那殘骸早已失去血肉,卻並非自然風化,而是被人刀刀剝落,眼窩、肋骨仍有明顯刀痕。
這幾人怕不是被人以小刀活生生剮死的!
再往裡走,一群信眾打扮的大漢正在一座宅院內歡呼不斷,中央圓形大桌擺滿美味佳肴,上百道菜品一應俱全,眾人如同餓死鬼一般瘋狂進食,有的人甚至直接爬上桌去,生怕夠不著中央美味。
不遠處一座秀麗樓閣中,女子的呻吟聲斷斷續續傳來,宋風擡眼望去,此處門窗大開,一名精壯大漢頭蒙黑布,四肢皆被死死綁住,在其身上,與聖女打扮一般無二的女子正在瘋狂扭動。
宋風皺起眉頭:“你在這聖院,就是負責當妓女的?”
聖女沒有回話,聖主則說道:“沒人見過聖女真容,隻要讓身材相仿的女子穿上這身裝扮,那便是聖女親臨賜下獎賞。”
見宋風麵露不悅,聖主停下腳步,麵具內的雙眼緊緊盯著他說道:“群眾是愚昧的,對於蠢人,就得有直接乾脆的手段。說他們聽得懂的話,做他們看得懂的事,這便是馭人之術。”
宋風聞言思慮片刻,噗嗤一聲笑了:“人人都稱天月教為邪教,現在看來,你這聖院纔是真的邪性。”
說話間,幾人已來到一處樓閣,聖主微微揚了揚頭,守門侍衛將房門開啟,而後恭恭敬敬的立於一旁。
樓閣內擺滿了書櫃,聖主指向其中一排書籍:“這便是大欽曆代邪教的詳細記載,由本座差人蒐集而成,宋大俠看過之後便清楚了。”
宋風本對書籍沒什麼興趣,但看到倒數第二卷寫著“天月教”三個大字,隨手拿下翻閱起來。
大欽3744年,武林盟主戚葉之徒公孫躍創立天月教,推崇善惡對立,陰陽守恒的理念,自願作為江湖暗麵。
是歲年末,公孫躍死於伏魔山之戰,教主之位由宋風繼承。
同年,宋風不知所蹤,葉萬成代為管理。
大欽3747年,宋風歸來,於嚴西郡兵變,天月教儘歸嚴西郡,自此名存實亡。
天月教之始,源於戚葉的“絕對正義”,成於公孫躍的“天下兩分”,終於宋風的“反抗暴治”。
短短幾句話,竟然將天月教從教義到發展講的明明白白,宋風點了點頭:“一點沒錯。”
放書歸位之時,見天月教之前有一卷“血月教”,隨手拿起翻閱,卻是越看越心驚。
大欽3627年,少年遊俠上官從龍偶得《血海長春功》殘卷,以血鑄氣,吸食他人血液練功,正道武林群起討之,竟無一是其敵手,紛紛落敗。
上官從龍嗜血殘暴,自立血月教,令正道武林每月獻祭三名真武高手供其吸食,反抗者滅其門。
整個欽國無一人可敵,強者儘皆俯首,掌管武林寶典《恩仇簿》的沈雅音悲痛欲絕,提筆研墨竟無一英雄之名可下筆,遂鬱鬱而終,並將《恩仇簿》改名為《無字天書》。
大欽3631年,遊俠戚葉偶得上古神兵蕩魔劍,於正道武林聲名鵲起,敗儘天下英雄。
大欽3635年,戚葉振臂高呼,正道武林紛紛響應,群起討伐血月教,於伏魔山惡戰月餘,終將上官從龍擊敗,血月教元氣大損。
同年,戚葉正式成為武林盟主,但其手段絲毫不亞於上官從龍,凡事大小,有罪者死,人人自危。
大欽3684年,正道武林與上官從龍聯手,將戚葉誘騙至伏魔山,假稱功法大成前來複仇,實則群起而攻之,將戚葉封印。
自此,上官從龍正式加入武林正道,不再吸食他人血液,修為每況愈下,血月教群龍無首,一鬨而散。
血月之亂始於上官從龍,終於上官從龍,正邪兩派同修盟好,尊其為無字天書第一位。
宋風越看眉頭越緊,待整卷讀罷,深深歎了口氣:“我道上官從龍隻是一名古怪的老小孩,沒想到年輕時如此殘暴。”
聖主笑道:“既為遊俠,無論正邪,哪個手上不是沾滿鮮血。以武力立足,不過糊塗一生,以信仰立足,纔有遠大前途。這一點上,公孫躍的天月教明顯比血月教做的更好。”
宋風歪了歪頭:“你說的信仰,就是愚弄教徒,讓他們把你當神仙供起來?”
聖主取下最後一卷書籍:“宋大俠何不看看我聖院呢?”
宋風擡手接過,內裡隻有簡短一行字。
大欽3747年,王庭無端屠戮遊俠,南海道人丹真子之徒梁娣自稱九界聖主,創立聖院,收納四方遊俠,與王庭抗衡。
宋風驚訝道:“錯了吧?據說是你們先搞什麼聖院,王庭才會迫害遊俠,這場動亂本就是你引發的。”
聖主緩緩搖頭:“宋大俠可以信不過我梁娣,但總歸信得過我南海道家。”
“先師丹真子曾與宋大俠並肩作戰,師侄錢芯花也在你軍中做事,我道之作風,宋大俠並不陌生。”
“若無禍亂,南海道家絕不出山,這是先祖遺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