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風浪子 第369章 破敵之策
得到急傳的董玥希還以為出了大事,風風火火的來到帥帳,卻見三人隻在飲酒。
「主公喚我何事?」
宋風沒有答話,海傑則搬來一把椅子:「董大小姐來了,坐。」
「喏。」後者沒有理會他的油腔滑調,震聲答應,安穩坐了下來。
「整個大欽,隻有你董家擁有馴化野獸並分享真氣的秘法,是否?」
董玥希點了點頭:「正是。」
宋風接過話題問道:「董家曆代都為王庭效命,專司培養靈寵,是否?」
董玥希聞言臉色一變,騰的站起身,抱拳道:「董家並非一家,而是有無數分支,末將絕無暗通王庭之舉,望主公明辨!」
宋風趕忙擺手:「沒人說你暗通王庭,先回答我是不是。」
董玥希先是看了海傑一眼,見他麵帶微笑,一排從容,隨即咬了咬牙:「是。當今王庭中任職的應該是董伯義與董仲榮兄弟,論起來二人乃是末將叔伯。」
「不用那麼詳細。」海傑不再賣關子,直言道:「敵軍這三千匹馬,儘為靈寵,董姑娘是否有方法將其馬匹喚走?」
「三千?」董玥希驚訝地問道:「就算是王庭,也很難湊齊這麼多靈寵。」
對於禦獸之法,眾人一竅不通,趕忙問道:「為何不能,詳細說來。」
董玥希點了點頭,正色道:「靈寵與真武者不同,約百人中便有一人能夠修煉真武,而牲畜與野獸對於自然元素的感應較差,需得千頭中才會出現一頭。」
「如果敵軍三千匹馬儘為靈寵,起碼也得從三百萬匹戰馬中篩選,大欽縱使廣袤,舉國上下也沒有如此多的馬匹。」
「可他們確實做到了。」張瀟篤定的說道:「否則以他們的甲冑重量,普通馬匹怎可能駝得動?」
董玥希瞄了他一眼:「敢問張先生這則訊息從何而來?」
後者心虛的舉起酒杯:「那你彆管……」
海傑趕忙打斷二人:「不必糾結於訊息真假,我且問你,若這三千匹馬真是靈寵,能否被你操控?」
董玥希搖了搖頭:「也不能。既為靈寵,多數認主,主人在身邊就不會接受其他人的真氣。」
居然還有這麼一說。海傑默默垂下頭去,大腦飛速轉動,苦思破敵之策。
見場麵陷入沉默,宋風雖聽了個大概,卻也發現問題,直言道:「我去把他們引走不就好了。」
「這怎麼可能。」海傑暗歎口氣:「既為騎兵,便是人馬不分離。」
「好辦。」宋風自信一笑:「還記得秦安民是如何逃走的嗎?敵軍再猛也是騎兵,無法在林地、山道等複雜地形賓士。」
「我便以自身為餌,誘使他們進入山中,若想殺我,必定會棄馬登山,到時候……」
「主公——」一聲高喊將其話語打斷,唐喜快步來到帳中,手裡還抱著一副盔甲:「主公,我尋到破敵之策了。」
又尋到了?宋風等人趕忙起身:「快講。」
唐喜嘿嘿笑了一聲,向後招招手,一名偏將大步走來,先是向眾人施禮,而後雙手探向那副盔甲。
隨著真氣灌輸,那盔甲竟萌生一層白霧,如同保護罩一般覆蓋周身,若非近前細看極難發現。
唐喜見狀摘下腰間佩劍,用儘全力砸了下去。
隨著當的一聲脆響,盔甲無絲毫受損跡象,反倒唐喜受回彈之力向後連退,差點摔倒。
「這不是敵軍的盔甲嗎,竟然還有這等功效。」
那名偏將散去真氣,將盔甲遞上前來:「末將自幼生於鐵匠家中,對於各類鋼鐵極為熟悉,如果沒看錯的話,敵軍所穿戴這副甲冑乃是天外隕石所製。」
見眾人不解,偏將繼續解釋道:「這種礦石極其通靈,能將真氣發揮到極致,一般隻有打造神兵利器之時才會摻雜一絲,他們倒好,居然拿來打造甲冑,屬實暴殄天物。」
宋風兩手一攤:「這隻能證明王庭有錢,怎會成了破敵之策。」
那偏將再度解釋道:「天外隕石雖為上佳之物,卻也有個弱點,那便是它的主人。」
「隻需灌輸一絲真氣便可整體充盈,若主人不懂此道,隻當尋常載體不斷灌輸真氣,便會斷裂破碎。」
「之前胡將軍一招金龍破甲將敵將甲冑儘皆毀壞,不隻是因為雙槍銳利,招式凶猛,也有承受不住如此龐大真氣穿甲的原因。」
宋風仍舊連連搖頭:「知道又怎樣,難道讓我軍人人都有胡金彪的本事,個個都用出金龍破甲這等絕技?或是不顧生死的撲上去幫敵軍灌輸真氣?那不太現實。」
正在沉思的海傑突然說道:「或許我有辦法。」
眾人儘皆茫然,趕忙問道:「什麼辦法?」
後者嗬嗬一笑,以摺扇事宜道:「諸位安坐,且看我使一招連環計。」
幾人圍坐,聽海傑侃侃而談,起先不解,而後瞬間瞭然,無不拍手叫好。
第二天,海傑於城中擺起八卦方陣,令八名男童持各方位令旗分佈八方,自己則沐浴更衣,身穿道袍,手持木劍金紙端坐中央。
一眾文武皆不知他要做何事,都跑來圍觀,卻被宋風趕走,隻說軍師正在做法請天兵天將相助。
「什麼天兵天將。」胡金彪不滿的抱怨道:「真有這玩意,我們還用一城一城的打嗎,乾脆讓神仙跑去奉京摘了閔治腦袋多好。」
宋風轉頭瞪了他一眼:「老胡閉嘴。」
後者嚇得一縮脖子,趕忙止聲。
三日時間轉眼便過,鐵血營早已列陣城外,仍舊是默不作聲,隻有森森殺氣升騰。
宋風今日起了個大清早,打著哈欠來到城頭,先是向外看了一眼,隨即抬手摘下免戰牌,嗬嗬笑道:「來得好,待我出城會會他們。」
伏虎城以北並沒有護城河,宋風單人獨馬向前狂奔,直至距離敵軍五十步方纔勒住韁繩,高聲叫道:「誰敢與我宋風一戰?」
「……」眾騎兵默不作聲,隻是四五騎已默默出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