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星骸繼承者 > 第164章 學術之爭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星骸繼承者 第164章 學術之爭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靜默海”異常引力源的發現,如同一顆投入平靜湖麵的巨石,在星際共同體內部激起了層層漣漪,迅速從單純的科學curiosity升級為一場牽動各方神經的政治與戰略博弈。關於如何應對這一前所未有的發現,分歧迅速顯現,並在一次緊急召開的共同體安全理事會特彆會議上激烈碰撞。

會議通過超空間通訊網路進行,各方代表的全息影像環繞著虛擬圓桌。星盟臨時議會議長麵色凝重地主持會議。蘇玥作為“星際遺產研究所”首席科學顧問及異常現象的首批分析者之一,席位顯著。淩燁的影像沉默地坐在她身旁,臉色依舊略顯蒼白,眼神低垂,彷彿專注於麵前不斷滾動的資料流,對即將到來的爭論漠不關心。帝國代表席上,玄戈元帥的影像筆挺而坐,麵容冷峻,看不出喜怒。此外,還有來自幾個主要獨立殖民地的代表,以及共同體下屬的科學與軍事顧問團。

會議伊始,蘇玥首先做了技術簡報。她邏輯清晰,用儘可能客觀的語言闡述了“靜默海”引力波的異常特性、其與已知物理模型的衝突、以及可能蘊含的未知風險。

“綜上所述,”她總結道,目光掃過全場,“該現象完全超出我們目前的認知框架。其能量signature中檢測到的非引力屬性,尤其是它對量子通訊的乾擾效應,表明它可能涉及我們無法理解的高維物理或意識相關技術。在獲得更多遠端探測資料、建立初步理論模型之前,貿然派遣載人expedition無異於盲人摸象,極端危險。我強烈建議,啟動‘遠望計劃’,派遣一支由高度自動化探測器和遠端操控科研平台組成的艦隊,進行長期、謹慎的遠端掃描與分析。”

她的話音剛落,星盟軍方代表——一位肩章上綴滿將星的老將軍——便沉聲反駁:“蘇博士的謹慎可以理解,但未免過於保守!未知固然意味著風險,但也同樣意味著機遇!曆史證明,最大的收益往往屬於敢於率先探索的勇者。遠端探測效率低下,資訊滯後,根本無法應對可能出現的突發狀況。如果那背後是某種未被記錄的、具有戰略價值的技術或資源呢?難道我們要等到其他勢力——比如那些無法無天的遺跡獵人,甚至帝國之外的未知文明——搶先下手嗎?”他最後一句意有所指地瞥了一眼玄戈的方向。

幾位代表資源匱乏星區的殖民地代表立刻附和:“將軍說得對!我們不能坐等!共同體需要發展,需要新的能源和資源渠道!‘靜默海’可能就是答案!應該立刻組建一支強大的載人科考艦隊,配備足夠的科研和安保力量,前往實地勘探!”

“強大的安保力量?”一位來自中立星域的科學家代表忍不住質疑,“如果激怒了某種我們完全無法理解的存在,多少安保力量纔算足夠?這很可能不是一場戰鬥,而是一次…自投羅網的接觸!”

“所以我們更應該派最好的人去!”另一位支援勘探的官員強調,“用最精銳的力量,確保無論遇到什麼,我們都能掌控局麵,至少能帶回寶貴的資料!”

會議迅速分裂成兩派。以蘇玥為首的“謹慎派”多為科學家和部分擔憂安全的中立政治家,他們強調未知風險、科學研究的漸進性以及可能引發的不可控後果。而“激進派”則以軍方、部分急需資源發展的殖民地代表為主,他們更看重戰略機遇、資源收益以及“先到先得”的競爭邏輯,認為過度謹慎隻會錯失良機。

雙方引經據典,爭論不休。科學資料與安全評估報告被不斷丟擲,又很快被政治考量與利益訴求所淹沒。

玄戈元帥始終沉默地聽著,直到爭論漸趨白熱化,他才緩緩開口,聲音平穩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分量:“帝國的立場是,探索必須進行。‘靜默海’的異常無法忽視,其潛在價值與風險均需明確評估。”他頓了頓,目光掃過蘇玥,“但蘇博士的擔憂不無道理。盲目派遣大規模艦隊並非上策。”

他提出了一個折中方案:“帝國提議,由共同體授權,組建一支精乾、高效、兼具科研與安保能力的特遣艦隊。規模不必龐大,但技術裝備必須頂尖,成員需為各領域精英。其任務核心是偵察與評估,而非征服或開采。一旦確認風險可控或價值巨大,後續行動可由理事會再行決議。”這方案看似折中,實則更偏向於載人勘探,隻是為“激進派”的行動披上了一層“謹慎”的外衣,並試圖將共同體的探索行為規範化,置於(至少是名義上的)共同監管之下。

所有人的目光,有意無意地,都投向了始終未發一言的淩燁。他領導的“特彆行動隊”無疑是執行此類任務的最理想選擇,他本人的意見至關重要。

蘇玥也看向他,眼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懇求,希望他能支援遠端探測的方案,至少延緩行動,為他自己的身體狀況爭取更多時間。

淩燁終於抬起頭。他的目光掠過爭論不休的眾人,最後與蘇玥的視線短暫交彙,卻又迅速移開。他能感受到那來自“靜默海”的、持續不斷的、令他既厭惡又被吸引的波動,彷彿一種隻有他能聽到的、來自深淵的呼喚與威脅。

他知道蘇玥的擔憂是對的,理性告訴他應該謹慎。但他內心深處那股被異常引力源撩動的不安與渴望,以及那種必須親自前去尋找答案(無論是解脫還是毀滅)的強烈衝動,壓倒了一切。

然而,他並未明確表態支援任何一方。他隻是用略顯沙啞的聲音,平靜地陳述了一個事實:“‘特彆行動隊’的職責是應對與星際遺產相關的未知威脅與異常現象。‘靜默海’事件符合這一範疇。無論理事會最終決議如何,我的隊伍都會做好出發的準備。”

他沒有說支援載人還是遠端,隻是表明瞭他和他的隊伍不會缺席。這種沉默的表態,反而讓“激進派”心中一定——淩燁的戰鬥力與探索經驗是無可替代的保障。而蘇玥的心,則沉了下去。她聽出了他話語深處那不顧一切的決心,這比任何明確的激進言論更讓她害怕。

會議最終未能達成一致意見,決定休會,由各方向後方彙報後再議。但玄戈的折中方案顯然獲得了更多暗中支援。載人勘探“靜默海”,似乎已成定局,隻是時間和具體方案的問題。

全息影像相繼消失。蘇玥沒有立刻離開虛擬會議室,她看著淩燁即將消散的影像,忍不住最後問了一句:“淩燁,你真的認為這是最好的選擇嗎?”

淩燁的影像停頓了一下,沒有回頭,隻是低聲道:“我沒有更好的選擇。”

話音落下,他的影像徹底消失。

留下蘇玥獨自一人,麵對著空蕩的虛擬會議桌,心中充滿了對未知星域的憂慮,以及對身邊人那深不可測的精神狀態愈發沉重的恐懼。

學術之爭的背後,是理念、利益與個人命運的複雜交織。而通往“靜默海”的航路,尚未啟程,便已布滿了猜疑與風險的迷霧。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