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兩族之戰,我成了救世主 第132章 備戰計劃
星際威脅的確認,如同一道無聲的驚雷,在天穹文明最高層炸響。短暫的震驚與沉重之後,取而代之的是一種破釜沉舟的決絕。生存的本能壓倒了恐懼,整個文明機器在陸沉的意誌下,以前所未有的效率,由“發展模式”全麵切換至“戰時軌道”。
“火種突圍”計劃,這個寓意著在毀滅烈焰中儲存並傳遞文明火種的最高戰略,被正式啟動。其核心隻有兩個字:備戰。
新希望之城,最高統帥部(由原護佑軍指揮部升級而成)。
這裡取代了議政廳,成為了真正的權力和決策中心。巨大的三維沙盤上,不再僅僅是天穹星的山川地貌,而是擴充套件到了整個恒星係,甚至標注出了星圖上那些可疑的監視哨所方位。氣氛肅殺,往來人員步履匆匆,表情凝重。
陸沉主持召開了第一次全麵備戰會議。與會者除了核心決策層,還增加了各大研究院院長、關鍵工業部門負責人、以及經過嚴格篩選的軍方少壯派精英。
“諸位,形勢已無需贅言。”陸沉開門見山,沒有任何鋪墊,聲音冷峻如鐵,“我們可能擁有的和平時間,遠少於預期。一切工作,必須以應對星際戰爭為標準。下麵,宣佈‘火種計劃’第一階段部署。”
他的目光如同實質,掃過全場,每一個字都重若千鈞:
“一、軍事力量重組與擴張,代號‘鐵壁’。”
“周震。”
“末將在!”周震豁然起身,甲冑鏗鏘。
“護佑軍進行全麵改組。撤銷原有按地域和族裔劃分的編製,依功能重整為:近地軌道防禦艦隊、星球表麵快速反應軍團、深空偵察與突擊艦隊、戰略支援與後勤保障部隊。兵員征召範圍擴大,所有適齡、具備相應能力的公民,無論原住民、穿越者,均有服役義務。訓練強度提升至極限,淘汰率提高,我要的不是數量,是能在星際戰場上生存和戰鬥的精銳!”
“遵命!”周震眼中燃燒著戰意。
“另,成立‘星際陸戰隊’特種司令部,由你直接負責。從全軍選拔最頂尖的個體,進行高強度、跨環境的極限作戰訓練。他們將是未來星艦爭奪戰、敵後破壞戰的尖刀。”
“二、科技研發與裝備升級,代號‘利劍’。”
“公輸班,艾拉。”
“臣在!”
“在!”兩人同時應聲。
“研發重心全麵轉向軍事應用。”陸沉語速加快,“優先順序如下:
星艦技術:以‘啟明’號為基礎,逆向工程與自主創新結合,目標是短期內設計並建造出具備實戰能力的中小型護衛艦、驅逐艦。能量護盾、武器係統(靈能炮、導彈、近防係統)、超光速引擎(基於星靈航路技術)為三大核心攻關專案。我要在一年內,看到第一艘完全自產的護衛艦下水!”
單兵及班組裝備:現有靈能武器係統優化升級,開發適用於太空、行星地表等多種環境的動力裝甲、單兵飛行器、重火力平台。將‘悟道艙’技術應用於軍事技能速成。
星球防禦體係:在全球關鍵節點(尤其是朝向可疑監視方向的軌道和地麵),秘密部署大型靈能陣列炮、空間乾擾器、預警衛星網路。構建多層次、立體化的防禦網。
能源與後勤:加速‘靈能聚變塔’的普及和大型化,確保軍事和工業能源需求。建立戰略資源儲備,尤其是稀有礦產和靈材。”
“資金、資源、人員,優先保障‘利劍’計劃!”陸沉看向趙明。
趙明立刻點頭:“議會已緊急通過《戰時特彆預演算法案》,所有非必要民用專案暫停或削減,資源向軍方和研究院傾斜。同時,將發行‘衛國債券’,動員民間力量。”
“三、內部整合與動員,代號‘基石’。”
“李雲瑤。”
“在。”李雲瑤起身,她雖無軍職,但負責至關重要的內部穩定與動員。
“社會穩定是戰備的基石。”陸沉道,“第一,加速‘淨心化厄陣’的部署,儘快消除詛咒後遺症,鏟除內部動蕩根源。第二,進行有限度的輿論引導,強調‘外部挑戰’(暫不公開具體威脅),宣揚團結一致、共克時艱的精神,激發全民危機感和責任感。第三,推行‘全民基礎修煉與技能普及計劃’,提升整體人口素質,為戰爭儲備後備力量。第四,嚴查內奸,確保資訊保密。”
“明白。”李雲瑤簡潔回應,眼中閃爍著睿智與堅定的光芒。
“四、深空探索與外交嘗試,代號‘曙光’。”
“風晦明(遠端連線)。”
“陛下請吩咐。”
“北鬥守望基地進入最高戰備狀態。‘啟明’號完成升級後,立即執行第一次試探性偵察任務。目標:靠近但不接觸最近的疑似監視哨所,收集其具體型號、能量水平、活動規律等情報。務必隱蔽,若被發現,立即撤離,絕不可交戰。”
“同時,利用星靈航路知識,嘗試向航路指向的、可能存在其他文明或星靈遺跡的區域,傳送經過加密的、表達和平意願的定向訊號。我們不能放棄任何尋求盟友的機會。”
“遵命!”
一條條命令被迅速下達,任務被分解到具體部門和個人。整個天穹文明如同一個龐大的戰爭機器,開始轟然運轉,每一個齒輪都咬合得無比緊密。
命令下達後,變化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發生在新希望之城乃至整個天穹星。
城外的平原上,新的星艦船塢開始日夜不停地施工,巨大的鋼結構骨架拔地而起。工業區的工廠全力運轉,不再生產民用商品,而是源源不斷地製造著武器零件和裝甲板材。
知識聖殿的研究氛圍變得更加專注和高效,通宵達旦的燈火成了常態。公輸班和艾拉的團隊分成了數個攻堅小組,分彆負責星艦不同係統的研發。失敗和爆炸成了家常便飯,但沒有人退縮。
護佑軍的訓練場上,喊殺聲震天。士兵們穿著新式的訓練甲,在模擬失重、高壓、輻射等各種極端環境下進行著殘酷的演練。傷亡指標被允許提高,因為所有人都明白,現在多流汗,戰場上才能少流血。
民間,雖然不明就裡,但也能感受到那股山雨欲來的緊張氣氛。官方宣傳中開始強調“居安思危”、“提升自我”,各種基礎的戰鬥技巧和生存知識培訓課程向社會開放,報名者踴躍。一種同舟共濟、共渡難關的氛圍在悄然形成。
陸沉本人更是身先士卒。
他白天處理繁重的軍政事務,主持各種關鍵技術的評審會議;晚上則一頭紮進“淨心化厄陣”的最終完善工作中,結合星核碎片的力量,對陣法進行最後的優化和安全性測試。
短短一個月後,經過數次成功的動物和誌願者小規模試驗,“淨心化厄陣”正式宣告完成。一座宏大的、以星核碎片為核心陣眼的淨化法陣,在新希望之城中心廣場地下秘密建成。
首批一百名詛咒後遺症最嚴重的患者被秘密送入陣中。當陣法啟動,柔和而浩瀚的星靈之力籠罩整個空間時,奇跡發生了。患者們識海中的詛咒印記被緩緩淨化,扭曲的血脈得到梳理,狂躁的眼神逐漸恢複清明……
當這些曾被視作“不定時炸彈”的同胞康複出院,與家人團聚時,帶來的不僅僅是醫學上的成功,更是對全體民眾信心的一次巨大提振。它證明瞭新政權有能力解決最棘手的曆史遺留問題,也象征著內部團結的進一步加強。
然而,就在備戰計劃如火如荼地進行時,來自深空的威脅,再次露出了猙獰的一角。
北鬥守望基地傳來緊急密報:執行偵察任務的“啟明”號,在試圖靠近一個監視哨所時,雖然保持了極限距離和隱匿狀態,但仍被對方一種未知的廣域掃描技術擦邊捕捉到!“啟明”號憑借升級後的效能僥幸脫離,但風晦明判斷,天穹星具備初步星際航行能力的情況,很可能已經暴露!
訊息傳來,統帥部內的空氣瞬間凝固。
暴露,意味著對方可能會調整策略,戰爭的風險陡然增加。
陸沉默默地看著星圖上那個被標記為“觀察者a”的紅點,目光冰冷。
“加速所有計劃進度。”他最終隻說了這一句話,“留給我們的時間,更少了。”
備戰,進入了爭分奪秒的倒計時階段。天穹星的夜空,似乎也因此變得更加深邃和危機四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