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之戀:從離星到地球 第103章 科技的曙光
-
實驗室裡瀰漫著消毒水的味道,還混合著培養箱散發的暖烘烘氣息。
林峰的白大褂袖口沾著半塊冇擦乾淨的熒光標記,那是昨晚他和艾麗婭調試基因鏈時蹭上的。
他低頭覈對培養皿編號時,後頸突然被一片微涼的觸感輕碰,不用回頭他就知道是艾麗婭。
離星人的指尖帶著矽基生命特有的清冽,就像沾了晨露的水晶。
“趙教授到了。”她的聲音裡帶著點雀躍,腕間的光紋流轉成嫩綠色,這是離星人表示“協作”的顏色。
林峰抬頭,就看見植物學泰鬥趙連山推開了門。
老人的老花鏡滑到了鼻尖,手裡攥著一個磨得起毛的牛皮紙袋,裡麵露出半卷泛黃的實驗記錄,那是他二十年前在撒哈拉沙漠做耐旱植物研究時的手稿。
錢敏跟在後麵,抱著一摞新拆封的培養皿,玻璃碰撞發出的輕響如同細碎的鈴聲。
“小林,”趙教授把紙袋放在操作檯上,用指節敲了敲最上麵的培養皿,“你說要把離星矽基植物的耐熱基因嵌到小麥裡?我帶來了當年在火星模擬艙種出的‘沙金’小麥樣本,它的抗逆性比普通品種強三倍。”
李博士抱著一台便攜式基因測序儀擠了進來,白大褂口袋裡插著三支不同顏色的記號筆,最上麵那支的帽簷被咬得坑坑窪窪,他緊張的時候總愛咬筆帽。
“陳研究員在樓下被設備卡住了,”他把儀器接上電源,螢幕亮起幽藍的光,“她說得先校準奈米鑷子的振幅,否則基因片段容易斷裂。”
陳研究員的聲音幾乎是隨著風傳了進來:“李胖子你又胡說!”她抱著一個金屬箱,髮梢還帶著電梯裡的涼氣,“這是新型轉染試劑,是離星人提供的矽基酶,能把整合效率提高百分之四十。”她把箱子放在桌上,抬頭衝林峰笑了笑,“小艾的建議太對了,矽基酶和碳基細胞的相容性確實需要預熱。”
張博士最後進來,手裡拎著一個保溫箱,打開時溢位淡淡的青草香:“我從北極科考站順了一株冰原苔蘚,它的耐輻射能力是普通植物的八倍。”他推了推無框眼鏡,目光掃過操作檯上的培養皿,“基因編輯不是拚圖,得讓新片段‘長’進基因組裡,而不是硬插進去。”
林峰望著突然熱鬨起來的實驗室,喉嚨有些發緊。
三天前他和艾麗婭在走廊裡碰到前來送檔案的趙教授,隨口提了句“可能需要植物學支援”,結果老人當晚就翻出了壓箱底的樣本;李博士上週還在抱怨“跨物種基因編輯是胡鬨”,此刻卻把自己最寶貝的測序儀擦得鋥亮;陳研究員向來討厭離星科技的“不可控性”,現在卻舉著離星酶試劑說“試試又何妨”。
“開始吧。”艾麗婭的手指輕輕搭在林峰的手背上,光紋從腕間蔓延到小臂,就像流動的銀河,“我們需要在三十天內完成三代篩選,否則趕不上移民飛船的物資清單。”
第一週的瓶頸出在基因片段的穩定性上。
當他們把離星火棘的耐熱基因導入小麥細胞時,熒光標記總是在分裂三次後消失,新基因被碳基細胞的“防禦係統”識彆成了外來入侵者。
李博士咬著筆帽在實驗室裡轉圈,筆尖在白板上畫滿了螺旋形的基因鏈;陳研究員把轉染試劑的溫度從37c調到42c,又調回25c,培養箱的溫度顯示屏跳動得像發了羊癲瘋;趙教授蹲在顯微鏡前,老花鏡上蒙著一層霧氣,嘴裡唸叨著“沙金小麥的線粒體結構……”
直到第七天淩晨三點,陳研究員突然拍響桌子:“用冰原苔蘚的線粒體膜包裹!”她的眼睛亮得嚇人,“苔蘚能在強輻射下存活,是因為線粒體膜有特殊的矽基蛋白層,張博士帶來的樣本裡就有!”
林峰的手指在鍵盤上發抖。
當他把苔蘚線粒體膜的基因序列導入編輯程式時,艾麗婭的光紋突然泛起灼熱的橙紅色,這是離星人“靈感爆發”的信號。
“用雙crispr係統!”她抓起桌上的記號筆,在白板上畫出兩個重疊的導向rna,“一個切斷原有基因鏈,一個引導新片段嵌入,矽基酶負責粘合!”
培養箱的紅燈在第二十三天轉為綠色時,整個實驗室的人都屏住了呼吸。
林峰戴著無菌手套的手懸在培養皿上方足足十秒,才輕輕掀開蓋子。
淡綠色的麥苗從瓊脂裡鑽了出來,葉片邊緣泛著奇異的銀邊,那是矽基元素沉積的痕跡。
趙教授的老花鏡“啪”地掉在了桌上,他湊近聞了聞,聲音顫抖著說:“是小麥的香氣……但更濃,像曬過太陽的乾草。”
李博士的測序儀發出蜂鳴聲,螢幕上的基因圖譜裡,離星火棘的耐熱基因、冰原苔蘚的耐輻射基因、沙金小麥的抗逆基因就像三股擰在一起的繩,嚴絲合縫地嵌在小麥的14號染色體上。
“表達效率92,”他抬起頭,眼睛紅得像兔子,“比預期高了整整20。”
錢敏突然捂住了嘴。
她舉著輻射檢測儀的手在顫抖,檢測儀的數值停在5000μsv,這是普通植物會焦枯的劑量。
而培養皿裡的麥苗正舒展著葉片,葉尖甚至冒出了米粒大的花苞。
“成功了。”艾麗婭的光紋遍佈全身,粉金與銀藍交織,就像離星的極光落入了實驗室。
她的指尖輕輕撫過麥苗,矽基生命特有的微電流讓葉片微微顫動,“它能在45c高溫下存活,能抵抗十倍於地球的宇宙輻射,生長週期縮短到二十一天……”
林峰的喉嚨發緊。
他想起三個月前在新聞裡看到的移民飛船,艙內的綠植區隻有可憐巴巴的幾株太空番茄;想起李將軍說的“每艘飛船隻能帶夠三十人生存的物資”;想起艾麗婭給他看的離星照片,龜裂的土地上,最後一株矽基植物正慢慢枯萎。
“我們給了它兩條命。”他輕聲說,手指碰了碰艾麗婭的手背,“碳基的根,矽基的魂。”
慶功宴設在實驗室隔壁的小會議室。
錢敏從食堂端來餃子,李博士翻出藏在抽屜裡的紅酒,趙教授把他的沙金小麥樣本小心包好收進紙袋,那已經是“曆史文物”了。
陳研究員舉著酒杯碰向林峰的杯子,酒液濺在他的白大褂上,暈開一個淡紅的圓:“小林,你該給這小麥起個名字。”
“叫‘星穗’吧。”艾麗婭的光紋在酒杯上投下細碎的光斑,“離星的‘星’,麥穗的‘穗’。”
眾人鬨笑時,林峰突然注意到阿明不在。
他望向實驗室的方向,透過玻璃門,看見阿明的背影俯在測序儀前,螢幕的冷光映著他緊繃的下頜。
阿明的手指在鍵盤上快速敲擊,不知道在複製什麼數據。
當他抬起頭時,恰好和林峰的目光相撞,嘴角扯出一個比哭還難看的笑,然後轉身離開了實驗室。
“阿明怎麼了?”艾麗婭順著林峰的目光看過去,光紋裡浮起極淡的暗紫色,和前幾天鎮口時一樣。
“可能……”林峰揉了揉發疼的太陽穴,“他總說基因編輯有未知風險。”
窗外的夜色漸深,第一百艘移民飛船的尾焰劃破天際,像一顆墜落的星星。
艾麗婭的光紋突然亮起來,是離星人表示“警惕”的深紫色。
她望著阿明離開的方向,輕聲說:“林峰,我總覺得……”
“明天再說。”林峰握住她的手,掌心還留著麥苗葉片的觸感,“今天,我們先慶祝。”
但他冇說出口的是,剛纔在阿明的電腦螢幕上,他瞥見了一行醒目的紅色警告:“矽基
-
碳基融合基因的長期穩定性未知,建議終止實驗。”
而在實驗室的培養箱裡,星穗的花苞正在夜色中緩緩展開,露出裡麵閃著微光的銀色花蕊,那是矽基生命特有的熒光蛋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