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星際:你要用機械之心係統泡妞? > 第626章 萬事俱備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星際:你要用機械之心係統泡妞? 第626章 萬事俱備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整個外殼僅在側麵有一條細長的透明帶狀視窗,由可控電致發光材料構成。

當裝置執行時,這條光帶會流淌著一種深邃的、如同極光般的藍色光芒,其流動的形狀,實時反映著內部生成的“刻印場”的複雜波形,是使用者唯一能直觀看到的工作狀態視窗。

“刻印器”的核心任務是生成一個極弱的調製複合場,並通過介麵無損地傳遞到量子態穩定囚籠。這個場由兩個部分組成,即定製化微擾磁場和共振催化場。

定製化微擾磁場的場源核心,是一個微型化超導量子乾涉儀陣列。它們被精確控製,產生強度在阿托特斯拉

(at,

10?1?

t)

級彆的、極其微弱的磁場。

“刻印器”的中央計算機將需要傳送的追蹤識彆碼,例如“海盜廣播”數字序列,輸入“刻印器”的波形生成係統。

係統將其轉換為一個對應的、振幅極低但模式複雜的振蕩電流訊號,驅動乾涉儀陣列。

最後,乾涉儀陣列產生了一個與數字序列完全同構的、振蕩的弱磁場,這個磁場就是要“刻印”的資訊載體。

而共振催化場的場源,則是

一套可調諧的、極端線寬的鐳射器或微波發生器,其頻率穩定度達到鐘級彆。

該場被精確調諧到離子某個特定超精細能級躍遷的旁側,即失諧於共振頻率,它不直接激發離子,而是與離子的能級結構發生極弱耦合。

這個場本身不攜帶資訊,它的作用是像一個放大器或共鳴音叉。

當微弱的編碼磁場試圖驅動離子時,共振催化場極大地增強了離子波函式對微擾磁場的響應靈敏度,避免微擾磁場過於微弱,無法在遠端產生可探測的效應的情況。

至於上述兩個場的疊加——在“刻印器”內部,這兩個場並非獨立產生。它們的發生源被一個量子反饋電路所同步和控製,確保它們在時域上完美同步。

生成的複合場通過超導波導管被引導至對接介麵,輸出到“量子態穩定囚籠”。

波導管的設計確保了場在傳輸過程中模式不畸變、能量不泄露,最終被精準地、純淨地施加到“信使粒子”上。

說完了“量子態穩定囚籠”和“量子態諧波刻印器”,接下來,則是用來探測量子真空擾動的“量子真空漲落諧波分析儀”。

這是一個巨大的、啞光黑色的球體,直徑達到了近十米。

球體表麵並非完全光滑,而是布滿了無數個六邊形的冷卻麵板,像巨大的昆蟲複眼。

從球體的核心,向外延伸出八根折疊的“觸須”。

這些觸須由新型碳納米複合材料製成,輕盈且堅固,展開後長度可達數百米。

它們並非筆直,而是形成某種對數螺旋,觸須的末端鑲嵌著最為關鍵的量子真空感測器節點,以最大化“傾聽”的空間範圍。

“量子真空漲落諧波分析儀”的工作原理基於量子場論,旨在探測由“被刻印粒子”擾動而產生的、特定模式的真空漲落變化。

它的探測目標,是調製過的量子真空漲落——根據量子力學,真空中並非空無一物,而是充滿了不斷隨機產生和湮滅的虛粒子對,如電子-正電子對。

這個過程是完全隨機、無規律的,是真空間的“背景噪音”。

而當一個粒子的波函式被“刻印”上特定頻率的振動模式後,它會與周圍的虛粒子海發生極微弱的相互作用。

這種相互作用會打破真空漲落的完全隨機性,給這片“背景噪音”打上一種極其微弱但穩定、可預測的“調製印記”。

就像在嘈雜的電台乾擾音中,隱藏著一個持續、穩定播放的莫爾斯電碼。

“量子真空漲落諧波分析儀”每個感測器節點的核心,都包含一個微觀尺度的卡西米爾效應腔——兩塊靠得極近(納米級彆)、平行放置的完美鏡麵。

在如此小的距離下,真空漲落會產生可測量的卡西米爾力——兩塊鏡麵會因外部真空能量的變化而被微微吸引或排斥。

當“被刻印粒子”附近的空間出現那種獨特的“調製印記”時,其真空能量的統計特性會發生極其細微的改變,從而導致作用在感測器鏡麵上的卡西米爾力發生對應模式的、同樣微弱的週期性變化。

儘管如此,單個感測器的訊號微弱到幾乎淹沒在噪聲中,因此,所有感測器節點的資料會被實時傳回球體內部的特殊量子計算機中。

這台量子計算機的執行方式與常見的量子計算機不同,它並不直接分析海量資料,而是執行一套特殊的

“量子相關演算法”

該演算法將實時資料流與一個龐大的資料庫進行量子並行匹配,這個資料庫裡儲存了所有可能的“刻印”模式,即我們想要尋找的“回聲”模式。

由於量子計算的特性,它可以在一次操作中同時比對所有的模式。

隻有當找到高度匹配的模式時,才會輸出一個強烈的、經典的“命中”訊號。

這個過程類似於量子鎖,隻有正確的鑰匙——特定的回聲模式,才能開啟它,產生一個明確的讀數。

通過分佈在數根長“觸須”上的多個感測器節點,係統可以分析出同一個“調製印記”到達不同節點的極小相位差。

利用這種相位差,通過複雜的計算,可以利用反向三角定位,計算出產生這個“回聲”的源頭在太空中的大致方向。

多個位置的測量可以不斷縮小並最終精確定位其坐標。

礫岩製造了很多探測用感測器,但這台“幽靈頻譜儀”無疑是迄今為止,在感知領域的一個巔峰。

它不“看”,也不“聽”,而是

“感受”空間本身最細微的紋理變化。

它將量子力學中最虛無縹緲的概念——真空漲落——變成了可以測量和解讀的資訊源,進而實現了對超距量子糾纏的間接追蹤。

礫岩滿意地緩緩合上眼簾,他是真的困了。

“要不回艙室睡一會兒?”瑾的聲音打斷了礫岩的沉思。

再次睜開眼,礫岩答道:“我沒事,塞內卡那邊情況如何?他準備好了嗎?”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