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之陽 第十九章 戀愛與約會
-
戀愛與約會
“哎呀,對了”程歆星從懷裡不捨地蹦出來,“這個盒子”
兩人都忘了一開始就出場還被夏之陽拿在手裡打了整場醬油的淡紫色盒子
程歆星打開盒子,裡麵是節目組配置的拍立得和手賬本,還有一遝這兩天程歆星拍的照片
“那個,嘿嘿”程歆星一臉壞笑,“其實是想拜托你收下這個拍照工作”
夏之陽還冇來得及表示無語,程歆星又搶先一步解釋
“你看,你拍的這張好好啊,我拍的這些真的好醜,你就幫我拍嘛,我保證,你就負責拍照,手賬我來做”
“好啦,終於可以幫女朋友拍照了,我求之不得”
夏之陽說著把拍立得掛在自己的脖子上
“你是最好的小太陽!”
程歆星歡呼著高舉雙手,按捺住自己也想掛在他身上的衝動,隻好繼續抓著他的手左右來回搖
導演過來提醒這部分拍攝素材夠了,可以休息之後轉場
夏之陽正拿著拍立得拍照,突然想到什麼,湊近程歆星耳邊
“還有行程?所以,你早都跟節目組說好了,就是想看我著急?”
程歆星被夏之陽吐在耳廓上的氣息磨得有些癢,不知是逃離還是撒嬌地跳到他的正麵虛虛抱著他的腰小聲抱怨
“我冤枉,都是節目組的鍋,今早他們還不讓我準點兒出門呢”
說完程歆星突然發現自己也是有當綠茶的潛質,不忍大笑起來
夏之陽雙手捧捏著程歆星的笑臉也跟著笑了
“那就走吧,星星導遊,我們的可以到我這抽獎哦!”
“走咯!”程歆星又拉著夏之陽飛快地跑了
路過旁邊小商販時,程歆星挑選了一隻粉色圓滾滾的豬型氣球,氣球的長繩尾端係在自己手腕上,氣球則在空中跟著走路的步伐搖晃著豪橫的節奏
“跟著我的天線,不要走丟哦”程歆星迴頭對隨行大部隊說
夏之陽幫程歆星調整好頭頂的漁夫帽,笑著說,“導遊放心,我們跟著呢”
“我們去跳竹竿!”兩人來到鼓點強烈人聲鼎沸的空地,隻見十幾位同樣身著民族衣服的人分列兩排蹲在地上,兩人一組雙手拿著竹竿極有節奏感地開開合合拍動,參加遊戲的人便是跟著節奏踩進空隙大的地方
“怎樣?找到節奏了嗎?”程歆星問夏之陽
“嗯”夏之陽點頭
“那就上吧!”
程歆星拉著夏之陽跳進竹竿間的空隙,嘴裡打著拍子
“噠噠跳,噠噠跳,噠噠跳”
兩人就這樣從竹竿陣的一頭跳到了另一頭,站著喘氣時夏之陽幫程歆星把跳歪的帽子扶正,程歆星被旁邊的鼓聲吸引了注意力
“這是會鼓文化”程歆星拉著夏之陽走到一架巨大的繫著紅綢花的展示鼓旁邊,“古時候這邊還是部落群居,人們製作這種鼓來警報外襲和驅邪祈福,現在成了一種的娛樂和表演活動,並且列入非遺了,台上的老師正在演示不同的打法,有狂歡鼓、花燈鼓、扁擔鼓很多很多”
“可以想象十幾人一起敲打時,鼓聲震動四方氣勢磅礴”
“夏老師?”程歆星歪頭看著夏之陽
“嗯?”夏之陽知道她這個表情又是腦袋裡生長出了某些發散內容
“我看過你在《星海》的製作組采訪,你說,玉李這個角色的武器——一個可以變成雙刃的金色小腰鼓,是你設計的?”
“我隻是提供了創意”夏之陽笑著說,“好看嗎?”
“當然好看”
程歆星可不敢當著鏡頭問,該不會是您小時候答應我要陪我一起演出但是不會樂器不會唱歌的你隻好選擇上手還算容易的小鼓吧?
兩人繼續遊曆和介紹了“民族服飾展示區”、“刺繡竹編油傘體驗區”、“織錦技藝體驗區”,便來到了“民族美食流水席”
“大家快來!這桌剛上了新飯菜!”程歆星招呼所有人坐在長長的桌椅上
一道一道長桌椅連接綿延,桌上擺放著用竹製圓形簸箕裡墊著荷葉為盛具的色彩斑斕的食物,吃席的人隨來隨走,簸箕裡的食物也時常補滿
程歆星給大家分發一次性碗筷,有人問,“星星老師,這些紅的黃的紫的米飯是啥?”
“這是五色糯米飯,用植物色素染色再蒸熟,我們這邊節日裡的習俗之一就是吃五色糯米飯,寓意吉祥如意五穀豐登”
“那這個綠色的粉條是啥?”有人接著問
“那是雞屎藤籺”程歆星迴答
“雞屎?不會真的是雞的,那啥做的吧?”剛把食物放進嘴裡的工作人員臉上露出驚恐的表情,嚥下也不是吐出來也不是的糾結樣子讓程歆星大笑不已
“哈哈哈哈哈哈你猜呀”程歆星還想繼續逗他
“雞屎藤是一種中藥,用於活血止痛”夏之陽解釋
聽了夏之陽的話,被所謂“雞屎”嚇得臉快跟雞屎藤籺一個顏色的工作人員才如釋重負把嘴裡的食物往下嚥
“挺好吃的耶!”
“清涼爽口,還有甜味”
原本對這碗綠色粉條敬而遠之的其它人,也才紛紛動筷嘗試
“那星星老師,籺,是什麼意思,是哪個字呀?”被美食征服的人有了更多的探究**
“字是米字邊作乞討的乞,意思嘛,我也說不清楚,不過我們這邊把粗糧搗碎成粉再做成的糯嘰嘰的食物,都稱作籺,這個字的方言發音有點像不發後麵‘特’的音”
“糯米籺、杯仔籺、白薯籺”夏之陽用方言念出的這幾個食物名,許是十多年冇有講方言的緣故,夏之陽說完竟有些不好意思
“對對對!以前我們經常在校門口買來吃的,你還記得?”比起追憶往昔,程歆星更驚喜的是,夏之陽現在講的方言帶著一點特彆的調調,有點說普通話的字正腔圓,又有點本地方言的轉彎去入,好聽極了
“嗯,我才知道這個字是這樣寫的”夏之陽道
“你彆說,我也是因為近幾年潯海開始弘揚民俗文化,才知道這字居然還有那麼正經的寫法,我還以為這是我們這邊方言裡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讀音呢”
身穿民族服飾的工作人員這時給每人送上一碗黃綠色漂浮著若乾小圓粒的飲品
程歆星介紹:“這是油茶,很有名的,快品鑒一下,乾隆皇帝當年更是賜名‘爽神湯’”
“哇,好燙”
“跟我在彆的地方喝的油茶不一樣耶!”
“居然是鹹口的”
“茶裡還放蔥和花生?”
程歆星知道又到瞭解說時間
“在我們這邊呢,油茶不說煮,而是說‘打’,將茶葉用油炒香,加入食鹽和生薑同水一起煮,最後再加入你們看到的蔥花、花生粉、炒米、炒豆等等佐料,口感醇厚又豐富”
“嗯嗯嗯!特彆是剛吃完雞屎藤籺再喝油茶,這感覺,就很,爽”旁邊的工作人員捧場
“冇錯!恭喜你解鎖進階吃法”程歆星打了個響指,“佐茶小吃是必不可少的,除了我們泡在茶裡的炒米炒豆外,籺類和酥炸類都是超級搭的小吃哦!”
在程歆星解說完桌上各種食物後,所有人開始聊起自己家鄉的特色美食,不遠處的舞台也響起了熟悉的聲音
“大家好,很高興今年再次與大家在潯海市三月三嘉年華與大家相遇,我是潯海市文工團的主持人兼女高聲部歌手,同時是本次嘉年華的主辦負責人之一,何怡”
程歆星驕傲地提醒其他人看向舞台,“快看,我媽媽上台了”
“今年的活動主題是‘傳統與青春的碰撞’,所以今年的對歌活動,我們不再分成兩組進行民歌對歌了,大家看向右手邊,是不是還有一個與我現在站的一模一樣的舞台?”
台下觀眾:“是!”
“這次啊,除了我們文工團,我們還邀請每一位喜歡唱歌的你們,上台一起歌唱。我現在所在的舞台為民歌舞台,隔壁舞台則為流行舞台,兩個舞台輪流進行表演,表演期間所有人都可以掃舞台螢幕二維碼為所在舞台刷彈幕發評論加油助力,截止今晚7點,哪個舞台的助力值高,我們就在哪個舞台的助力者裡抽獎哦!”
台下觀眾:“好耶!”
“但是,上台唱歌要保持秩序,先去我們工作人員處排隊哦,那事不宜遲,唱起來吧!咳咳!今天的第一首,是我帶來的《大地飛歌》,謝謝大家”
震耳欲聾的鼓掌歡呼聲將程歆星這邊的聊天聲儘數掩蓋,但程歆星早已不坐在位置上了
“程媽媽唱得真好!”
“這水平都可以去大學教書了吧?”
“怪不得星星老師也唱的那麼好”
“聽說每年三月三對歌活動,都是程媽媽打第一戰”
“好厲害呀”
……
“夏老師,我們要靠近舞台一點嗎?”
“不用了,在原地她才找得到我們”
何怡唱完退場後舞台下還持續不斷翻湧著歡呼聲,直到一聲更響亮的聲音從舞台音響傳來,四周終於迴歸平靜,也終於將夏之陽的目光定格在舞台正中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