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搜杉邑QEgm嘶辰 070
大越國來使團
沈青蒿看著她道:
“六妹妹也很厲害,像我就不會女紅,我沒什麼耐心。”
彆人家的姑娘出嫁的嫁衣都是自己繡的,不像她,還得繡娘繡好了,她才象征性的在上麵紮上兩針。
蘇雲舒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她聽大姐和三姐說過,二姐姐去過很多地方,懂的很多事。
她好羨慕二姐姐,她一直被娘關在房裡,都很少出門。
沈青蒿看著她道:
“其實不用行萬裡路,在書裡也能窺見各地方的風土。”
蘇雲舒抬頭問道:
“真的嗎?”
沈青蒿道:
“是的,有一本遊記就是專門講各地的風土人情的,可好看了,六妹妹如果感興趣,我可以拿給你。”
蘇雲舒驚喜道:
“那妹妹謝過二姐姐割愛了。”
沈青蒿笑笑,讓春桃去把她那本大煙遊記拿出來給蘇雲舒。
春桃把書拿了出來。
蘇雲舒接過書,撫摸著書皮。
她翻開第一頁便愛不釋手起來。
她抬頭驚喜的道:
“原來書中也有這麼有趣的地方。”
沈青蒿笑道:
“是啊,我其實懂的也不算多,隻是多讀了幾本書而已。”
她轉頭問蘇婕,
“三妹妹,你剛剛說喜歡看話本子,不知道三妹妹喜歡看什麼樣的話本子呢?”
蘇婕聞言,眼睛發亮道:
“二姐姐,你知道芳香書局嗎?”
沈青蒿心裡一動道:
“知道。”
蘇婕興奮的道:
“芳香書局的樓公子,寫的話本子真是一絕啊,讓人慾罷不能,可惜他好久都沒寫了,上京行我都看了幾遍了。”
說到後麵,她惋惜道。
沈青蒿:·······
怪她。
最近事多,她已經好久沒寫了。
她笑道:
“也許過不了多久,她又會出新書了。”
她已經有新的題材了。
蘇婕道:
“如果他出新書了,我拿來給二姐姐看,你肯定會喜歡的。”
沈青蒿笑道:
“好,我也喜歡她寫的話本子。”
幾位姑娘又聊了一些京城裡發生的趣事。
幾人都避口不談蕭硯舟的事。
那等子惡心的人,之前對二姐姐那樣,現在隻能說是報應。
她們並不知道沈青蒿被人劫走的事。
很快到了飯點,沈青蒿給幾個妹妹都留了飯。
吃過飯後,妹妹們都回去。
沈青蒿坐到桌子前,春桃和夏竹知道小姐要寫字了,趕緊拿來了宣紙,春桃則磨起了墨。
沈青蒿在紙上寫下:
她彷彿做了一個長長的夢,夢裡,那些宿命的糾纏——
自從沈青蒿來到蘇家之後,老夫人臉上的笑多了起來,身體也一日比一日好了起來。
滿府上下都充滿了歡聲笑語。
謝景玄來丞相府的次數也多了起來。
今天謝景玄下了朝又到了丞相府。
他先是到了沈青蒿的韶光院。
進門便看到沈青蒿臨窗坐著,在寫著什麼。
女子神情恬淡,側臉弧度美好。
這時,沈青蒿發現了他,轉過頭衝他一笑。
謝景玄的心似被羽毛輕輕撥了一下。
沈青蒿走出房門,
“你來了。”
謝景玄輕輕嗯了一聲。
兩人走到石桌前坐下。
謝景玄幾乎天天來,兩人已經熟悉的彷彿多年好友。
沈青蒿給兩人沏了兩杯茶。
這幾日,院子裡的花多了起來,她和春桃采了不少拿來曬乾了泡茶。
謝景玄看著杯中花茶,奇道:
“這是什麼茶,味道如此清新。”
他端起杯子,啜了一口。
入口微苦,嚥下後滿嘴芬芳,竟是特彆的好喝。
沈青蒿笑道:
“這是佛手花,夏天宜多喝,能舒緩情緒,排解壓力。”
謝景玄道:
“這茶竟有如此功效。”
他不禁又喝了一口。
沈青蒿見他喜歡道:
“景玄若是喜歡,待會可帶一點回去。”
謝景玄道:
“好。”
這是她親手采的,他要每天都泡來喝。
謝景玄給沈青蒿說了一件事。
今日朝堂上發生了一件事。
大越國派人送來了國書,大越想跟他們大煙國交好,送來了公主和親,大越使臣正在來的路上,估計半個月能到。
大越國跟大煙交界,地處偏僻,國土又小,氣候乾涸。
他們兵力不及大煙,跟大煙打了幾年仗,國力更加弱了。
聽聞大越國的國主年事已高,想立長子為新的國主。
但長子弱軟,把而是幼子勇猛,朝中大部分大臣都是支援小皇子。
大越國現在是朝廷動蕩,怕大煙國對他們開戰,所以主動請降,送了公主過來和親。
公主?
沈青蒿問道:
“那皇上可有說讓哪位皇子跟這位公主成親?”
沈青蒿想起柔美溫柔的蘇杏兒。
如果大越國公主進了大皇子府,那蘇杏兒怎麼辦?
雖說蘇杏兒是正妃,但人家是公主,肯屈居一個朝臣之女之下嗎?
謝景玄道:
“沒有說,皇上說了,公主來了之後,讓她自己挑,挑中哪位皇子就跟哪位皇子成親。”
大煙國雖然兵力比大越國強上很多,但一旦開戰,吃苦的還是百姓。
對於愛民如子的當今天子來說,能不開戰是最好的。
更何況還有一個矛突國在旁虎視眈眈。
雖說送了安寧公主去和親,但矛突國君是個瘋子,誰知道他哪天抽風了就打過來了呢。
不能冒險。
所以皇上此舉是給了大越國極大的臉麵。
沈青蒿道:
“這,萬一她挑中了大皇子怎麼辦?”
謝景玄道:
“不會的,皇上已下令讓三皇子接待大越國使團。”
就是說,皇上想讓三皇子娶了這位大越國的公主?
皇上又重用了三皇子,這真讓人猜不透。
謝景玄笑道:
“真真假假,才能讓人放鬆警惕。”
水清則無魚,想知道哪裡有魚,隻能把水攪渾。
他有一種感覺,皇上似乎要出手了。
三皇子,隻是他推出來試探的棋子。
而皇上真正的儲君人選,是大皇子。
這麼多年,他一直放任淑妃攪動朝堂,實則是為了保護大皇子。
也為了看清這朝中還有誰是能放心放在大皇子身邊的。
皇上雖貴為一朝天子,但後宮也有顧不到的地方。
皇後已歿,如果他還一直顧著大皇子,隻會把他推向風口浪尖。
還不如讓三皇子出來頂著風口,讓大皇子安然在宮中平安長大。
這纔是他這麼多年一直不立後也不立太子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