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夫後嫁給戰神王爺 第90章 換位思考一下
「原來是這樣呀,母妃真是仁善,兒媳受教了。」
「哼。」
「還好母妃說一聲呢,不然我可就罪過大了。原本我那兒還有一件狐貍皮的小襖子,想孝敬母妃,給母妃避寒的。」
茹妃:「……」
該死的孫幼漁,一定是故意的。
「哦對了,母妃叫我過來,可是為了杜夫人的事?」
她著重了杜夫人三個字,聽得杜纖纖刺耳不已。
杜纖纖紅了眼眶,氣道:「母妃,你看她。」
「行了。」茹妃瞪了她一眼。
這一天天的事,真是煩人。
「你是怎麼回事?你是不是忘了自己的身份?」
又是這種話,她都聽煩了。
孫幼漁懶得聽她囉嗦,直言道:「母妃是不是要問,為什麼杜夫人的事我沒有關起門來解決,而是直接讓人報官,將她送去了大理寺?」
茹妃一噎。
「沒錯,你這事做得不對,知道不?有句話叫家醜不可外揚,你怎麼能將此事弄得人儘皆知?」
「此話差矣,我沒有將這事兒弄得人儘皆知,是杜夫人自己嚎叫出去的。」
茹妃:「……」
杜纖纖:「……」
「你胡說八道,我受了冤枉,還不準我喊冤嗎?」
孫幼漁淡道:「這就對了,這就是我為什麼不在家自行解決,而是要將她送大理寺的原因。」
茹妃:「什麼意思?」
「你看她,根本不承認自己有錯,她現在已經不承認拿刀行刺我的事了,非說什麼拿刀嚇唬我。」
「我本來就沒有行刺你呀,本來就是拿刀嚇唬你,你冤枉我。」
「嗬嗬。」孫幼漁懶得與她掰扯,直接對茹妃道:「母妃試想,那良妃娘娘若是拿刀去皇後娘娘麵前晃,她解釋是想嚇唬皇後娘娘,您信嗎?」
她沒拿茹妃自己舉例,拿她最討厭的良妃舉例,這樣才能引起她的共鳴。
茹妃一聽就不淡定了,心道這要是真的,那鐵定不是嚇唬那麼簡單。
如今良家如日中天,勢力已經超過了皇後的孃家,再加上良妃那賤人生了皇長子,她做夢都想弄死皇後自己上位,怎麼可能是嚇唬她那麼簡單?
她杜茹就算是磨破了嘴皮子,也要給那賤人安上一個行刺皇後的罪過,要讓他們良家滿門抄斬才能解氣呢。
茹妃心裡已經明白了,不過她麵上還是梗著脖子不認。
「胡說八道,嚇唬就是嚇唬,豈能當真?」
那氣勢已經比剛才弱了許多,話裡也沒那麼生氣了。
孫幼漁吐槽了她一句,死鴨子嘴硬。
「隨便你們怎麼想吧,左右我是受了傷,自然不會聽她一句解釋便算的。是故意還是無意,那得大理寺來判斷。既然大理寺判她有罪,那她便是有罪,不服去找大理寺去。」
「你……嗚嗚,母妃你看,她這般咄咄逼人,分明是沒將你放在眼裡。」
茹妃氣道:「好,就算你報大理寺有理,那你為什麼還要去宮裡告狀?」
「因為王爺呀,王爺說不讓府裡的下人去幫我作證,他想暗箱操作將杜夫人撈出來。呸,想得美,那我這傷不是白受了嗎?未顯公平,我當然要去告狀了。」
茹妃竟不知還有這茬。
這孫幼漁還真當是恨纖纖入骨呢,才這麼多花花腸子。
「既然進宮了,為什麼不來找本宮?」
孫幼漁道:「因為母妃你是杜夫人的親姑姑呀,偏心她嘛。若是你開口幫她討個饒,我要不要給母妃麵子?」
茹妃:「……」
「到時候弄得母妃您難看,我也不好做,再壞了我們婆媳關係,這又是何必呢?為一個妾室,不值當的。」
這話將杜纖纖氣哭,茹妃噎得上氣不接下氣。
明明覺得她無禮至極,偏生又不知如何接話。
孫幼漁哪裡傻了?分明雞賊得很。
無論是嘴皮子功夫還是頭腦,都不知強纖纖多少。
茹妃一時間五味雜陳,不知這樣是好還是不好。
孫幼漁見她久久不語,才道:「母妃可還有什麼吩咐?若是沒有,我可就先走了。」
茹妃不高興地說:「怎麼?你很忙?」
「唉!可不是嘛,孃家鬨翻了,王爺這兒又靠不上,我又不想當蛀蟲坐吃山空,就得忙著賺錢呀。」
誰是蛀蟲?這話怎麼意有所指啊?
「賺什麼錢?」
「就我外公留下的那個藥鋪,我打算重新打點起來,總不能讓丫鬟婆子們跟著我喝西北風。」
她故意瞄了一眼杜纖纖,又道:「這人嘛,長手長腳的,哪有總問彆人要銀子花的道理?人家女孩子繡花賣帕子,也能賣幾個錢的。」
杜纖纖並沒有意識到什麼,隻心裡發笑。
心想為了幾個大子就得拋頭露麵的去賺錢,還王妃呢?你咋不去做商婦呢?
真是,掉錢眼子裡了。
茹妃原本也是這麼想的。
可不知怎麼的,念頭一下子就想到了她小時候,還有杜家身上。
原本她就是窮人家裡出來的,她小時候可不就是為了幾個大子在農閒時繡手帕去賣麼?一個手帕辛苦繡好久,隻能賣十幾個大子,她還好高興。
那時家裡雖然不富裕,全家也都挺勤快的。爺爺是個老篾匠,一年到頭都不停的編竹簍子。
爹孃帶著哥哥弟弟操持著幾畝薄田,全家勉強不餓死。
可後來,家裡要給哥哥娶媳婦,家裡添了丁,那幾畝薄田種出來的糧食就不夠吃了,正遇上災荒年,收成又不好,嚴重到要餓死人的程度。
爹孃看她長得好看,就帶著她進城裡來碰碰運氣,想給她找個好人家,免得跟著他們餓死。
正好那日遇到皇上,那時他還是太子。東宮要收丫鬟,就將她賣給了東宮做了丫鬟。
東宮不愁吃穿,她生得又好看,養了半個月後就長得水靈靈的。
沒過多久就被年輕的太子看中。
收了通房,再做夫人,後來懷孕,一路扶搖直上。
生下兒子後,她更是拿到了一大筆獎賞。
想到家裡人過得苦,她自己一點兒沒留下,全都給孃家送去。
至此之後,孃家爹孃哥哥弟弟們便不再勞作,靠著她養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