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長生探案III之海泊河碎屍 第3章 血腥現場(2)
許長生盯著滿屋子的血跡,突然問老錢:“凶手有沒有可能受傷?”
老錢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很有可能。戴中偉身高一米八,看著挺壯實,反抗起來肯定很激烈。凶手雖然有刀,但近距離搏鬥難免會被抓傷或碰傷。”
“那就好。”許長生立刻對老劉說,“老劉,讓隊員們把現場各處的血跡都儘可能地多采樣,不管是噴濺的、滴落的,還是擦拭的,一點都彆漏。尤其是那些搏鬥點附近的血跡,重點標記——說不定裡麵就有凶手留下的血。”
老劉馬上應道:“明白!我們分成三組,一樓、二樓、樓梯間分開勘查,保證不遺漏任何線索。”
現場勘查的工作量遠超想象。五個死者的血跡遍佈三個房間、客廳和樓梯,隊員們需要蹲在地上,用棉簽一點一點提取血跡樣本,還要對每一處搏鬥痕跡拍照、繪圖、記錄位置。老錢的團隊則要對屍體進行初步解剖,確定準確的死亡時間和致命傷細節。
外麵的天慢慢亮了起來。廠房裡的燈光依舊亮著,隊員們的身影在各個角落忙碌,每個人的臉上都寫著疲憊,但眼神卻異常專注。
直到清晨六點多,老劉纔拿著厚厚的勘查記錄走到許長生麵前:“許隊,第一次現場勘查完成了。血跡樣本采集了127份,可疑痕跡拍照200多張,證物裝了8個袋子,包括那兩把水果刀、帶血的名片、腳印模型,還有散落的零錢。”
許長生揉了揉發酸的肩膀,看著窗外升起的朝陽:“你派人先把樣本立刻送市局實驗室,優先做dna檢驗。”
清晨七點,許長生推開永康門業那扇沾著泥點的鐵門。外麵,初春的太陽剛爬過村東頭的白楊樹,把淡淡的金光灑在成片的農田上。
他站在門口眯了眯眼,才徹底看清案發現場的環境——永康門業就紮在六裡莊村最西頭,像個孤零零的哨站,四周被無邊無際的田地裹著:東邊是剛翻耕完的黑土地,土塊還冒著濕氣;西邊是綠油油的大蒜地,葉片上的露水亮晶晶的;南北兩側則是望不到頭的麥田,風吹過,麥浪滾起一層淺綠的漣漪。
“許隊,您在看啥?”跟在身後的年輕警員小王遞過來一瓶礦泉水。
許長生接過沒擰開,手指點了點西邊的農田:“你想,老鄒他們5分鐘就到了現場,這樣看戴建業報警後就被凶手發現殺害,凶手殺人、慌慌張張翻東西,滿打滿算也撐不過4分鐘。警車的警笛聲在夜裡傳得遠,他們說不定剛爬窗戶出來,就聽見警笛了——這種時候,敢走村裡的路嗎?”
小王愣了愣:“肯定不敢!村裡那個時候不少人還沒睡,被人撞見就完了。”
“就是這個理。”許長生往農田邊邁了兩步,腳下的泥地還軟著,“他們十有**是穿過這些農田跑的,趁著眼下露水重,痕跡還沒被破壞,得趕緊搜。”
他立刻掏出對講機,調到全隊頻道:“老劉、馬衛國、孫怡,馬上到門口集合!”
不到三分鐘,老劉、馬衛國和孫怡就跑了過來,“許隊,有新發現?”馬衛國抹了把臉,眼裡全是紅血絲。
許長生指著四周的農田:“凶手逃跑時間極短,大概率穿田逃竄。老劉帶一組往東搜,馬衛國帶一組往南,孫怡帶一組往西,重點找帶血的衣物、丟棄的工具,還有不尋常的腳印——凶手身上肯定沾了不少血,跑不了多乾淨!”三人齊聲應下,轉身召集隊員分發勘查工具,很快就帶著人鑽進了不同方向的田地。
“小王、小李,跟我往北。”許長生拍了拍另外兩名警員的肩膀,“北邊離省道最近,凶手要想快點逃出金海,這是最可能的路線。”
三人踩著田埂往裡走,初春的田埂還沒長多少草,光禿禿的泥路被雨水泡得又軟又滑,走兩步就沾一鞋底泥。田埂兩側的麥苗剛沒過腳踝,嫩綠色的葉片上掛著露水,蹭得褲腳濕漉漉的,風一吹,寒意順著褲管往骨頭裡鑽。
許長生走在最前麵,眼睛像探照燈似的掃過地麵,連一片異常的草葉都不放過。
“許隊,這田也太大了,真能找到痕跡嗎?”小李忍不住問。
許長生腳步沒停:“昨天下午下了雨,泥土濕潤,腳印能保留得更清楚。而且農戶不會踩自己剛整的地,隻要有異常踩踏的痕跡,一準兒是凶手留下的。”
走了約莫兩百米,眼前的麥田變成了一片剛翻耕的玉米地。黑褐色的泥土被犁耙整得平平整整,連一道多餘的印子都沒有,隻有幾隻麻雀在地裡啄食。
許長生蹲下身,用手指撚了撚泥土:“剛翻沒兩天,土還是鬆的,要是有人過,肯定會留下腳印。”他順著田埂繼續往前走,目光死死鎖在翻耕過的土地上。
又走了三百多米,許長生的腳步突然頓住了。在玉米地中央,一片原本平整的泥土被踩得亂七八糟,十幾個深淺不一的腳印交錯在一起,旁邊還有幾株被踩斷的狗尾巴草。
“停!”他低喝一聲,示意小王和小李彆靠近。
兩人立刻停下腳步,順著他指的方向看去,都吃了一驚。許長生慢慢走過去,蹲下身,從口袋裡掏出手機開啟手電筒。光柱下,腳印的輪廓格外清晰,他從口袋拿出尺子,開始量了起來:一個腳印長約25厘米,鞋底是常見的“回力”牌波浪紋;另一個長27厘米,鞋底是格子紋——和案發現場二樓門口提取到的兩個腳印完全吻合!
“就是他們!”許長生的聲音裡透著一絲興奮,他趕緊用手機從不同角度拍下腳印,連腳印之間的距離、踩踏的力度都拍得清清楚楚。
“方向是朝北,往省道去了。”他站起身,順著腳印延伸的方向望去,隻見腳印穿過玉米地,鑽進了北邊的大蒜地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