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栩栩驚春(重生) > 痊癒(修)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栩栩驚春(重生) 痊癒(修)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痊癒(修)

記憶裡,依稀亦是七歲那年,母親曾帶她常常去一家隱於俗世的隱蔽畫坊。

她至今還記得,尋得那畫坊,需要穿過數條街巷,方能尋到一條不知名小巷的深處,而再向深走去,卻是彆有洞天。

書院庭院清幽,門前種滿翠竹,堂內墨香繚繞,全然不似街井喧雜,反而有種於凡塵偶入一片仙境之中的境遇。

顧寶笙年少成名,卻獨自一人常居於此,閒暇種些花草,心情好便背上行囊出門雲遊,待到沒錢吃飯時便揮墨淋漓,畫一兩幅墨寶掛在院中變賣。

碩大的院落甚至沒有一人看守,遍地高掛的字畫,全憑來客自覺給些銀錢。

那時的梁霜予癡迷於字畫,一番苦尋方纔與顧寶笙相識一二。她每每來到此處,便信步在庭院中閒逛,細心握著幼小的林栩的手,帶她於堂中靜坐,看顧寶笙淋漓潑墨,頃刻間便又是一副佳品。

那時小林栩雖年幼,卻記得娘親看向那些字畫之時,眼中流露出溫柔而複雜的神情。儘管娘親待人對事一向很溫柔,但好像看到那些書畫時,眼睛裡總是亮亮的閃著光。

她那時雖什麼都不太懂,卻什麼都看得很清楚。

所以儘管娘親已經去世多年,當她再看到那副畫時,依然還是不可控地想要找尋關於當年的一點點痕跡。

可惜昔日娘親臨摹的那副畫,出嫁前她曾派竹苓和青茉在庫房仔細翻找過,到底時隔多年,已經毫無蹤跡。溫啟年年事已高,如今雖未正式告老回鄉,卻因病臥床許久,長居於府內養病而避不見客。

眼下唯一能尋得一丁點兒線索之處,恐怕便隻有眼前的問墨堂了……

夜色沉沉,月光如水灑在青石小徑上,襯得後院愈加清冷寂靜。

林栩步履輕緩地走進庭院,四周竹影搖曳,偶有風聲拂過,似在呐呐低語。

竹苓緊跟在她身旁,捧著一盞小小的燈籠,微弱的光在她臉上晃動,神色緊張不安。

“夫人,如今已值深夜,雖然已經打聽到了近日顧老先生已雲遊歸來,居於此處,但他畢竟年事已高,恐怕早已歇下了我們驟然漏夜前來,會不會驚擾他?”

林栩輕聲安撫道:“無妨,我記得顧老先生昔年習慣夜間靜坐作畫,或許今夜也未曾安歇。倘若他已然就寢不便見客,那我們便悄然退去,不作打擾便是。”

再向前走去,庭院深處果然依稀亮著一絲燭光。

緩步行至書堂前,透過半開的門扉,見一位須發皆白的老人端坐在桌前,手中握著畫筆,神情凝重。

和記憶中院中坐著揮灑自如的瀟灑老人的身影漸漸重疊成一處。

數十年過去,顧寶笙已然身形佝僂而滄桑,恐怕已至耄耋,但周身那副灑脫的氣質,仍舊一點沒變。

她悄悄屏住呼吸,四下看去。

隻見這裡依舊雅緻而安靜,四周靜謐,幾縷夜風拂過,夾雜著淡淡的酒香和墨香。書堂內燭火微弱地搖曳著,牆上掛滿了顧老先生親手所作的字畫,墨色濃淡錯落,氣韻悠長,隻是不知為何,她總覺得那些字畫看上去卻依稀流露著些許頹敗之意。

林栩回過神來,輕聲叩了叩門,恭敬道:

“顧先生,晚輩林栩,冒昧深夜來訪,叨擾您了。”

顧寶笙伏案的身子微微一怔,擡頭望來,目光稍顯渾濁,似是有些疑惑地打量著半開門扉之後的身影,片刻才緩緩開口道:

“林栩林栩恕老朽眼拙,記不太清了。小姑娘,你可是以前來過?”

林栩心頭微微一酸,臉上卻依舊帶著溫和的笑意,恭敬道:

“老先生並不記得也無妨。晚輩幼時曾隨家母梁霜予來此觀畫,今日再來,是想向先生您討教一幅畫中之意。”

顧老先生聞言,怔怔地望著她,似乎在回憶,又似乎隻不過是神遊在外。片刻後才輕輕頷首,撚了撚自己花白的胡須:

“梁霜予這名字確實些許熟悉。倒像是曾經一位故人的名字,或許是吧,我老糊塗了,已然什麼都記不清了。”

他緩緩歎息,目光中浮現出些許蒼涼,隨即問道:

“小姑娘,你今日前來,所為何畫?”

林栩微微一頓,將隨身帶來的畫卷捧至案前,輕輕展開,露出那副驚鵲枇杷圖中的被露珠打濕的鮮嫩的枇杷與驚飛的寒鵲。

她小心翼翼地觀察著顧寶笙的深色,輕聲道:

“先生,此畫乃是前朝名家張老先生所作,這幅真跡幾經流轉終於流到晚輩手中。討巧的是,這幅畫亦是母親生前曾反複臨摹的,我母親一生又愛字畫,或許老先生您還記得一二。”

顧寶笙聲望在外,前來向他討教學習之人數不勝數,曆經多年,他早已沒了印象。

他瞪著眼睛,努力凝視著畫卷,片刻之後,方悠悠歎息一聲:

“這是那張老頭子所作,畫了兩隻膽小卻貪食的鳥兒,一經問世便飽受世人讚譽,還有人說取意風雨中不懼、不驚哈哈我記得張老頭子生前最愛喝酒,我和他還曾約著一塊下棋喝酒呢”

顧老先生說著話,乾啞的嗓子笑了幾聲,隨即眼底緩緩浮現幾分惋惜和回憶。

他悵然地又歎了口氣,方看向那副畫,悠悠道:

“這幅驚鵲枇杷雖不是他最得意之作,卻也彆外風韻,更有各色文人雅客曾數次臨摹,倒是情意深重,各有各的風采。我看你這一副,雖年代久遠,卻是真品。你瞧,這上麵還曾有我的印章呐。”

他伸出手指,努力地向角落裡那枚印章指去。

林栩輕聲道:

“那麼先生與張佐先生是舊識麼?這幅畫,老先生您亦曾收藏過麼?”

顧寶笙哈哈大笑起來,隨即便劇烈的咳嗽起來。他端起桌上的酒碗,將殘酒一飲而儘,卻緩緩搖頭,眼中閃過一絲悵然:

“張老頭子如此盛名,我不過得幸與他喝過一兩杯而已。他生前好賭,下棋又總贏不過我,便將這畫抵給我了。我如今也是半截身子快要入土之人,舊識早都死乾淨嘍。”

烈酒下肚,他本就年事已高,神態愈發不清醒起來。

林栩靜靜地站在他麵前許久,眼中滿是未儘的疑問,然而卻也隻能如此了。

或許一切都不過是巧合而已。

儘管自己心中始終有著疑雲重重而翻滾不休,更是幾經周轉才費力找尋到關於這幅畫作的一絲痕跡,卻沒想到終究還是如此輕易便中斷於此。

關於母親的那些昔年舊事除此之外,再無線索。

她輕輕福身,“多謝先生指點,栩兒明白了。”

顧寶笙眼神渾濁,口中一直喃喃說著什麼,卻緩緩轉過身去,似是已然沉入了過往的記憶中。

林栩帶著竹苓選購了幾幅畫便悄然退去,臨行前不忘將裝滿銀兩的荷包放在顧老先生屋子裡那張擺滿了畫稿和筆墨的書桌上,唯望故人珍重。

一晃數日,冬日將儘,泛著泠冽氣息的晨曦灑滿彆院,透過稀疏枝椏灑落在地上,點綴著院內的青石小徑。

空氣中夾雜著寒意,偶有冷風拂過,卻也夾帶著枯葉的沙沙聲,除此之外四週一片寂靜,唯有遠處間歇傳來幾聲寒鴉的啼鳴。

竇言洵身子已然大好,難得精神,便披著一件月白色的厚裘,緩緩步出房門。

自病起,他已近半旬未曾走出院落,此刻踏出門檻,寒氣撲麵而來,卻泠冽清爽,不免生出幾分振奮之感。

他輕輕撥出一口氣,任由吐出的白霧在空氣中氤氳散開。

環顧四周,目光掠過已被寒霜染白的梅枝,那點點紅梅在蕭瑟的冬日中傲然盛開,映襯出幾分蒼涼。彆院雖不大,卻佈置得極為雅緻,四周的竹林在冬日依舊青翠,竹葉上凝著薄霜,偶有微風吹過,簌簌作響,顯得格外清幽。

從前他獨自居住在這裡時,從未覺得這小小一方院落也能有這種淡雅幽靜的滋味。

院中涼亭四角處早已掛滿五彩紛呈的紙燈籠以及各色琉璃燈串,明日便是大年夜,府內處處一派溫暖氛圍。石桌上安然放置著一壺熱茶,嫋嫋白煙隨風散去,茶香淡淡,已快要散儘了。

弄玉本來守在涼亭處,見竇言洵緩步而至,忙上前福了福身子,輕聲道:

“二爺今日氣色甚好,看著比前幾日精神不少。方纔夫人又命人仔細將這藥膳文火慢煎著,二爺一直服用,倒是可見成效,亦對身體大有助益。年關將至,夫人還為二爺又準備了一些補湯,稍後小廚房做好了便可送來。”

竇言洵微微頷首,嘴角帶起一抹淡笑,隨手攏緊了外袍。他緩步走入涼亭,伸手端起茶盞,輕輕抿了一口。

茶水尚餘溫熱,苦澀中帶著淡淡回甘,絲絲暖意由舌尖蔓延至全身。

望著院中疏影參差,梅枝淩霜傲雪,他目光深邃,似有一絲恍惚。

思緒不由得飄向更遠的涼霧彌漫的四野,記憶中那些頗為久遠的圍爐夜話與歡笑,不知如何便驀地回蕩在腦海之中,竟彷彿近在咫尺。

甚至那張被回憶漸漸侵蝕的麵孔,那張都快要被他忘卻的笑顏,都一同沒來由的驟然出現在他的眼前。

明明這些年幼時的記憶,他從來都不願想起。

多少年來,他逼迫自己不去想,漸漸的,也就再也不會憶起。往事在他的腦海中早已變得殘破不堪,甚至猶如被蟲子啃噬而千瘡百孔一般,如今不知怎的,倒是多年來頭一回,他漸漸的想起一些事來……

良久,他複閉上眼睛,放下茶盞,輕輕長歎一聲。

遠處卻有輕盈的腳步聲傳來,他睜開眼,卻見林栩披著一件淺色狐裘娉婷走來,臉上浮著一抹清淺的笑顏。

“夫君今日氣色甚佳,看來身子已是大好了。”

竇言洵擡眸望向她,淡淡一笑:

“這些日子我臥病在床,多虧了夫人細心照料在身側,我才能如此快地康複。許久未曾下床出來在院中透透氣,倒覺這彆院的冬景也彆有一番韻味。”

林栩隨他的目光望去,莞爾笑道:

“明日便是除夕,自然是一片張燈結彩熱鬨不已,夫君的身子倒是會趕巧,剛好不誤了新年夜家人團聚。”

她攏了攏身上的披風,臉頰因寒風而泛起淡淡的紅暈。

“不過到底天寒地凍,夫君如今不過剛剛痊癒,還得好生調養著,莫要在這風中久坐,以免引發舊疾纔是。”

竇言洵便隨著她一同向房內走去,書房中生著一盆暖爐,燒得正旺,四壁書架上擺放的滿滿當當,皆是各類典籍和文史書冊,隱隱透出些書卷特有的清香。

這些日子他歇在房內,林栩無事時為了不打擾他便常在書房待著,倒像是添置了許多新的物件。

他漫不經心地走到一側的書架前,指尖輕輕拂過書脊,目光隨意掃視著滿架子擺放的書卷。於是便隨手取下一卷,翻閱幾頁,想不到她平日裡讀的書本卻也高深。

他勾唇一笑,欲將那本書放回書架之時,眼神卻在掠過一旁的博古架時微微一凜。

那架擺滿了珍奇異寶的博古架上,添置了許多彆致而又簡單的玉石和文玩。

其中角落裡,一件青釉小壺靜靜地擺放在角落,釉色溫潤,造型古樸,在一眾珍奇稀寶之中並算不得顯眼,不知怎麼,他卻一眼便留意到了。

竇言洵的目光在那小壺上停駐片刻,隨即緩緩眯起眼睛。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