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宣妃娘娘養娃日常(清穿) > 第73章 第七十三章 等到這兄弟倆從曲…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宣妃娘娘養娃日常(清穿) 第73章 第七十三章 等到這兄弟倆從曲…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等到這兄弟倆從曲……

等到這兄弟倆從曲阜回來之後就開始琢磨著要把煉鋼的方法獻出來。

也多虧了這半個月的祭孔之行胤禛和胤禩在宮外很多事都方便了很多,
這次煉鋼的法子他們沒打算自己出麵,思來想去把這事交給了馬齊。

馬齊如今是胤禛船上的人,若是胤禛沒有奪嫡之心還好,可現在顯然康熙很器重胤禛所以作為胤禛老丈人的馬齊就不得不上了胤禛的船,
也隻能上胤禛的船。

等到兩人從曲阜回來沒過多久馬齊就正式上疏把胤禛和胤禩琢磨出來的煉鋼之法呈到康熙麵前了。

自從上次胤禛和胤禩進獻完牛痘法之後康熙私底下就派人調查過,
這一看就是胤禛或者胤禩私底下養了一群門人,隻不過是太子和大阿哥養的多是些讀書人和商人,
胤禛養的卻是些匠人。

這事沒什麼好隱瞞的康熙也很順利地查到了京城的園子,
隻不過胤禩把自己給隱去了,隻留下胤禛。

所以康熙得到的調查結果就是四阿哥在京城一處園子裡養了幾十個匠人,
整天叮叮當當地不停,不知道在忙活些什麼。

順帶康熙也知道了前兩年被趕出宮去的那個火器高手戴梓也在胤禛的園子裡。

對此康熙隻裝作不知道,隨著胤禛折騰去了。

結果沒想到還真讓胤禛折騰出來一個大動作。

馬齊上報的時候也是真話假話摻著說隻說是四阿哥發現了一位能人隻是皇子在宮中不方便,
所以便聯係了馬齊讓他幫忙盯著這事,
一有了結果他便立刻呈報上來了。

康熙看著馬齊帶來的用新法鍛造出來的鋼,比之舊法更堅硬強韌,
心裡已經劃過無數可以在兵刃建築上使用的場景。

“好。”康熙轉頭對梁九功說:“去把四阿哥請來。”

馬齊在底下垂著頭心裡也是捏著一把汗,皇上心裡肯定是門清到底是怎麼回事,
還真不太好說今天能不能按照他們預計的發展。

胤禛很快來了,
向康熙問過安之後就被康熙叫了起。

“胤禛,馬齊說這煉鋼之法也是你倒騰出來的?”康熙問地很平靜,聽不出什麼情緒。

馬齊的眼神在康熙和四阿哥之間打轉,他雖然入朝為官多年但還是摸不透皇上的心思,
現在也是給四阿哥捏一把汗。

“回皇阿瑪,
兒臣不敢欺瞞,前段時間兒臣外出巡視時發現民間有許多能人異士,隻是多被稱為奇技淫巧不為人所喜,
兒臣倒覺得有些匠人確實有大智慧,做出的東西利國利民,所以便以門客之禮待之,如今有了些成效便進獻給皇阿瑪。”

胤禛一板一眼地說道。

這和康熙調查出來的結果差不多,胤禛也確實沒有說謊。

“先前的牛痘之法可也是從你這些門客裡研製出來的?”

胤禛:“這兒臣不敢居功,確實是黃大夫行醫多年偶有所得,隻是恰巧聽聞兒臣在京中有這麼一處供養匠人之地才上報給了兒臣。”

牛痘法涉及文珊,他們是絕對瞞地嚴嚴實實,一點也不敢透露的。

康熙點了點頭沒再問胤禛,反而看向馬齊說道:“馬齊,你可去胤禛的那個園子裡看過?”

“回皇上,自從四阿哥把此事托付給臣之後,臣也是不敢怠慢親自去看了幾次。”

馬齊從胤禛那得到的訊息也是和方纔胤禛說給康熙的差不多,胤禛還同他說了他養這些人並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大清國祚延綿,國富民強,所以一有成果絕不藏私也不忌諱皇上猜忌讓馬齊照實稟告。

馬齊聽了感動地稀裡糊塗心想果然四阿哥是表裡如一的純直。

那些匠人們嘴都很嚴實,沒有人把胤禩也在裡頭的事說出來,所以馬齊也隻是以為是胤禛高瞻遠矚誌慮忠純。

“你去看了覺得那裡頭如何?”康熙饒有興致地問道。

馬齊想了想,那裡頭的匠人不是呆愣愣的一坐坐半天就是像喝高了一樣滿麵紅光地瘋狂倒騰那些他看不懂的玩意,不理人也不說話,多都是在自言自語。

偶爾還有幾個不知是行醫的還是采藥的一頭紮在藥圃裡忙活地不亦樂乎。

“千人千麵,熱鬨非常。”馬齊想了半天擠出來這八個字。

康熙聽了就笑了出來,站了起來說道:“照你這麼說朕不去看看倒像是虧了,胤禛,馬齊陪朕去那個園子看看吧。”

康熙換了便衣帶著幾個侍衛就和胤禛,馬齊一塊出了宮。

馬車經過鬨市時康熙挑起車簾往外看了一眼。

“如今京城倒是比從前熱鬨了許多。”

康熙不是一個久居宮闈的皇帝除了南巡和木蘭秋獮之外也會在京城四周走走,所以對民生還是有幾分瞭解的。

“近年來從南方來了不少商販,雖說士農工商中商為最末但確實是讓京城熱鬨了不少。”馬齊說道。

康熙喝了口茶,摩挲了下拇指上的扳指說道:“這兩年的賦稅確實也多了不少,都是我大清子民,隻不過是如何把人擺在適合的位置上罷了。”

“胤禛,這個道理你明白嗎?”

康熙話鋒一轉把話題拋向了胤禛。

胤禛說:“還請皇阿瑪指教。”

康熙笑了笑:“不急,朕要教你的還多著呢。”

馬齊坐在這父子身邊越咂摸越覺得不對勁。

皇上不會真有意廢太子立四阿哥吧?

雖說朝野中有人已經在議論此事但是馬齊一向是不怎麼相信的。

作為在禦前行走了二十多年的老臣他太清楚皇上對太子是如何傾儘心血疼愛非常,想要動搖太子的地位實在太難了。

但是今日他第一次見到皇上和四阿哥私下相處的模樣讓他也有點動搖了。

看皇上現在的模樣怎麼好像還真有這麼點意思呢?

起碼這不是應該對普通皇子說的話。

穿過幾條街道就到了彆院,康熙下車後在外頭打量了一圈:“這地方倒是不錯。”

既離鬨市不遠卻又偏偏人煙不多,後頭就是一片鬱鬱蔥蔥的竹林,看著院子裡也種了不少花草,真是個彆致的地方。

“這是皇額孃的陪嫁,皇額娘……臨終前交給了兒臣。”胤禛聲音有些發澀。

康熙點了點頭,這他自然也已經知道了,京城裡的園子是誰家的一查就知道。

“你皇額娘把這些交給你也是想讓你好好用起來。”康熙說道:“想來你皇額娘泉下有知也會高興。”

康熙自幼喪父喪母對皇子們的孝心還是很看重的,見胤禛沒有記恨佟佳皇後反而十分感念也覺得心中熨帖。

“隆科多,去敲門。”康熙擡了擡下巴。

隆科多作為康熙跟前的一等侍衛今天自然也跟來了。

“嗻。”

隆科多上前扣了兩下門,很快王管家就出來了。

王管家也是個人精,雖然沒見過康熙但是看胤禛和馬齊對這人恭恭敬敬的模樣就猜了個**不離十了,於是他趕緊上前打了個千。

“四爺,馬齊大人,不知這位貴客是?”

馬齊:“先進去再說。”

雖然這一帶人少但是大庭廣眾的也不方便。

進了園子之後馬齊才說道:“這是當今聖上,還不趕緊把園子裡的人都叫過來。”

王管家雖然猜到了但還是做出震驚狀連忙下跪道:“奴才見過皇上,奴才這就去,這就去!”

馬齊來過幾次對這還算熟,引著康熙往正堂去。

“隆科多,論起來這也算是你們佟家的園子,來過嗎?”康熙突然問道。

隆科多本來低著頭走在康熙身邊,聽康熙問想了想才說道:“回皇上,這是奴才阿瑪和額娘給姐姐的陪嫁園子,奴才未曾來過。”

“那倒也是,你們佟家也不隻這一個兩個園子的,你自然也不會個個都去過。”康熙輕描淡寫地說了一句就把隆科多又嚇了個好歹,不知道康熙到底是什麼意思。

是在暗諷他們佟佳氏資產太多?

這幾年索額圖和明珠相繼倒台佟家確實似乎有些惹眼了。

胤禛此時也不好說話,畢竟佟佳皇後的嫁妝此時都在他手裡。

馬齊和佟國維明珠幾個比起來雖然算不上精明但是好歹也是摸爬滾打多年的人精,知道此時也不宜多言。

好在康熙也沒再說什麼好似是單純地嘮了句家常一樣,很快王管家就把園子裡的匠人都叫過來了。

這些人後續胤禛和胤禩又篩了一遍,遣送了一部分去彆的園子,如今隻剩下二十來個人。

站在最前頭的就是戴梓。

隻是康熙這次過來是為了煉鋼之法所以隻是看了他一眼。

“王崇宇是哪個?”

一個四十多歲穿著一身青色長衫有些瘦弱的中年男人站了出來。

“回皇上,正是草民。”

康熙眯著眼看了看:“聽胤禛說你琢磨出了什麼煉鋼的新法子?”

“是草民與楊序一同鑽研出來的。”王崇宇恭敬地回道。

楊序是一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對這些打鐵鍛鋼的工藝非常感興趣,在王崇宇還在一個鐵匠鋪做工的時候他就拜了王崇宇為師,後來王崇宇被胤禛和胤禩招攬也沒忘記帶上他這個頗有些天分的徒弟。

康熙左臂支在桌上,甚是感興趣地笑著說:“朕已經見過了你們練出的鋼,給朕講講你們是怎麼做出來的?”

康熙對這些所謂的“奇技淫巧”其實也有一點研究,西方傳過來的一些科學知識他也曾聽傳教士提起過,隻是那些不過是些數學天文之類的東西,偶爾聽一聽當做解個悶還行,論起來沒什麼實際性的用處所以康熙沒怎麼放在心上。

可王崇宇和楊序研究出來的煉鋼之法可就大大不同了。

提到自己熟悉的東西王崇宇也是侃侃而談,描述地繪聲繪色,幾乎把他們的每一個步驟都說了出來,康熙聽了連連點頭,從前他是去視察過鐵器營的對如何打鐵煉鋼有些大概的瞭解,所以王崇宇說的他也能聽懂。

並且能明白他們是在什麼地方做出的改進煉出了這麼好的鋼鐵。

“好!”康熙聽了連連叫好,“果然是有能之人,在這幾步工藝上略加改動煉出來的鋼鐵便好了這麼多,不錯,不錯。”

讓康熙尤為高興的是這兩人改進的工藝不是隻能在小作坊裡做的精細活,而是大量鍛造也沒什麼問題的,這樣一來不論是在作戰還是農具等日常用品上都是大大的躍進。

康熙當即就拍板讓王崇宇和楊序去工部任職,尤其是王崇宇康熙直接封了他一個工部侍郎,從一個白丁一躍成為一個二品官。

王崇宇也是又驚又喜連忙跪拜說不敢當。

“朕說你當的起你就當的起。”康熙親自把他扶起來說道,“去了工部之後旁的事都不用管,把這個煉鋼之法好好地給朕推行起來。”

讓王崇宇去處理一些工部的政務顯然是不行的,所以他這個工部侍郎更像是掛了個名頭,主要還是主管煆鋼工藝。

但是再是個名義上的官也是個正二品大員,即使底下的匠人們都是醉心工藝對做官興趣不大但是看到王崇宇一躍成了一個二品官還是有些心動。

康熙對剩下的這幾個也挺有興趣,讓他們挨個都說了說自己在研究些什麼,輪到戴梓的時候康熙說道:“戴師傅可是熟人了,沒想到會在這見到。”

什麼沒想到,胤禛心想康熙肯定早就知道了。

“罪臣實在羞見聖上。”戴梓行了個大禮,以頭搶地。

“罰也罰了便不算是罪臣了。”康熙擡了擡手,問道:“你最近在忙些什麼呢,還在折騰那些火器?”

“草民平生所學也就隻有這些微末功夫,幸而四阿哥不棄才給了草民一個將功贖罪的機會。”戴梓把自己設計的連發火銃回稟了康熙。

康熙聽了也極為感興趣。

“是嗎,帶朕去看看。”

戴梓住的院子裡就有一個現成打靶的地方方便他除錯,於是便直接把康熙帶了過去。

比之賞賜胤禩來試的那把火銃這些日子戴梓又做了改進,把上次胤禩說的後坐力太強的毛病給改了不少,康熙試了一輪之後也隻覺得手腕有些微微發麻。

“好啊,真是利器啊。”康熙喜形於色,他早就準備著要二征噶爾丹徹底剿滅這個亂臣賊子,如今有了這個真可謂是如虎添翼。

戴梓聽到皇上的認可心裡也是喜不自勝,他一天到晚埋頭在這些火藥裡一是他真心喜歡二也是想要有人能賞識他的心血,能在戰場上出一份力,能少些士兵的傷亡,如果真能這樣他就算是功德圓滿了。

康熙把玩著那把火銃沒想到胤禛這個院子裡還真是臥虎藏龍,本是來看煉鋼之術的倒還有意外的收獲。

“你的事朕前段日子派人去查了。”康熙把火銃交給梁九功拿著,接過王管家遞過來的濕帕子擦了擦手說道,“刁奴貪官無法無天,在禦內就敢犯下欺君罔上的事來,朕已經派人處置了那幾個,過幾日你便回去繼續任職吧。”

看到戴梓的能力康熙自然不會放任他就待在這一個園子裡,想也不想的就要把人薅走。

戴梓經過了這些年的起起落落已經對入朝為官沒什麼興趣了,此時的他除了想著能有這一隅之地繼續鼓搗他的火藥有朝一日能作為利器在戰場上發揮功效一戰成名就是自家閨女能儘快成婚給他生個孫子抱。

所以戴梓想也沒想就以自己年事已高的理由推辭了。

康熙聽了倒也沒生氣,略想了想突然說道:“朕聽聞你不日即將嫁女,想來也有很多事要忙吧?”

胤禛和馬齊對視一眼,果然隻要在京城內沒有什麼事是康熙不知道的,端看他想不想知道。

胤禛在心裡即再一次詫異於自家皇阿瑪對朝局的掌控力也想著日後和胤禩胤祥必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

戴梓也沒想到皇上竟然會對他家裡的事知道的這麼清楚,田文鏡雖是知府,但隻是個四品官而且還不是京城的官員,這樣的外地四品官全天下沒有一百個也有幾十個了,一年到頭除了進京述職都見不到康熙幾麵,田文鏡娶個續弦自然也是無需報備的,自家現在又是平頭老百姓所以戴梓有些詫異。

回過神來戴梓趕忙回道:“回皇上,婚期已經定下在下月十八。”

“不錯,田文鏡是個不錯的人。”康熙點了點頭,說道:“胤禛給你保了個好媒。”

田文鏡幾乎是除了馬齊之外唯一和胤禛有聯係的官員,康熙冷眼瞧著這幾年胤禛和田文鏡的交往也堪稱是君子之交淡如水,胤禛沒有刻意提拔田文鏡,田文鏡更沒有顯得格外親近,隻是偶有書信往來內容也都是請安問好勉勵做官的話。

不喜歡結交大臣羅織黨羽也是康熙最喜歡胤禛的一點,自然也不希望他丟掉。

戴梓聽了更惶恐了,怎麼皇上什麼都知道,難道是四阿哥告訴皇上的?

胤禛既然已經被提起也接話道:“兒臣那日和戴師傅閒話知曉他還有個待字閨中的女兒,恰巧田文鏡進京述職也說起原配早逝想要再尋一門妻房便從中拉了拉線,想著也算是一件喜事。”

康熙聞言點了點頭又說道:“既然你對重返朝堂無意朕也不勉強,但總該賞你點什麼。”

“既如此就由內務府按著多羅格格的例給你的女兒備一份嫁妝也算是朕的一點心意了。”

康熙想了想又對胤禛說道:“近來鈕祜祿貴妃做事有些毛躁,這事讓你額娘去操辦吧,你若是想賞些什麼給田文鏡和戴梓也可酌量再添些。”

康熙這次過來可以說是非常大方,官位,麵子,金銀要什麼給什麼,簡直就像是散財童子。

大方到讓胤禛都有些不可置信,雖說這些東西都是利國利民的大殺器但畢竟還沒有大量生產出來更沒有上過戰場檢驗,康熙這麼輕鬆地賞這賞那似乎不太像他的風格。

就連馬齊都覺得皇上今天似乎太草率了點。

隻是沒人敢說什麼。

戴梓也隻能叩謝天恩,康熙又試了幾次火銃才帶了一把回宮去了,很快就分彆召了工部尚書和火器營的工匠前來商討煉鋼和火銃之事。

康熙還把太子也召了來和胤禛一起聽了一下午。

到了晚上文珊見胤禛還沒回來還覺得奇怪:“到底是什麼事議到這麼晚?”

胤禩人雖然沒去園子但是訊息王管家早就遞進來了,今天發生了什麼事他也一清二楚。

“放心額娘,都是好事。”胤禩伸了個懶腰說道:“今兒四哥怕是要在養心殿用晚膳了,咱彆等了趕緊用膳吧。”

文珊看這個點了估摸著康熙應該也不會餓著孩子便點了點頭讓宮人們把晚膳上了。

胤祥正在和尚書房師傅們留下的課業奮戰,聽到吃飯才從裡麵跑出來。

一邊吃一邊和胤禩吐槽道:“八哥,真羨慕你和四哥現在不用日日在尚書房了,張英現在簡直是變本加厲,比從前嚴格多了。”

胤祥懷疑是八哥的表現太出色了擡高了皇子教育的標準。

雖然這些東西上一世都學過,但是天天被按在那裡上課對胤祥這個坐不住的性子來說還是挺折磨的。

尤其是現在課業還加重了,讓他們這幾個小的都叫苦不疊。

胤禩給他夾了菜笑著說:“我看你就是太囂張了,仗著自己都懂就不認真聽,被張師傅逮住加罰了吧?”

胤祥扁扁嘴嘀咕道:“連張廷玉都受不了,也不知道是發的什麼瘋。”

張廷玉現在還是皇子們的陪讀,眾人皆知的卷王之王,讓他都有些招架不住就知道現在尚書房的強度是什麼水平了。

“我看倒不一定是張師傅的緣故。”文珊想了想說道:“好像你們皇阿瑪特意囑咐要多用心教導你們。”

“……”

“額娘,皇阿瑪告訴您的?”胤祥問道。

文珊想了想點頭說:“好像是前幾天提起這事來著,我聽著像是皇上有些不滿意。”

這還不滿意,他們一個個是得飛上天去皇阿瑪才高興嗎?

“是對大阿哥不滿意遷怒了吧?”胤禩慢悠悠地說道。

前幾日他和四哥陪同三阿哥去祭孔的事太子沒說什麼反而大阿哥跳了出來,然後被康熙給摁了下去。

可能是看著大阿哥的模樣康熙開始琢磨著怎麼繼續加強一下尚書房教育了。

然後還在苦哈哈讀書的幾個小的就倒了大黴了。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