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玄牝之門1金王帝國 > 第196章 “規律陷阱”與“人性變數”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玄牝之門1金王帝國 第196章 “規律陷阱”與“人性變數”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承靈星的“社會實驗場”狀態在“百草園”計劃的推動下愈演愈烈。

各種光怪陸離、打破常規的嘗試在各地湧現,雖然帶來了不少混亂和笑料,但也確實如同一片茂盛生長、品種雜亂的百草園,讓試圖從中尋找規律的眼睛眼花繚亂。

北極的“規律性異常”測試變得愈發頻繁和急躁。

某個小鎮的時鐘連續三天在正午時分集體快了三分鐘;一片區域的植物違背季節地同時開花又迅速凋零;甚至有一段高速磁懸浮軌道上的列車,在沒有任何故障的情況下,所有車廂的內部溫度在十分鐘內經曆了完全相同的、毫無規律的波動。

這些事件依舊看似微不足道,但其背後的“非自然同步性”卻越來越明顯,透著一股冰冷的、機械的固執。

它就像一個強迫症患者,拚命地想在一片混沌中找出哪怕一絲一毫的規律,並試圖將其固化、放大。

“它快被逼瘋了。”小李看著監測資料,咧著嘴笑道,“我們的‘噪音療法’見效了!它的測試模式開始出現重複和邏輯迴圈,運算效率明顯下降!”

“但它也在學習,”老周潑了盆冷水,指著另一組資料,“看這些測試事件,雖然表麵混亂,但它們的觸發點越來越精準,開始針對我們新係統的關鍵節點和薄弱環節。它在嘗試進行‘壓力測試’,尋找能引起係統性共振的‘關鍵頻率’。”

這是一場無聲的較量。一方拚命製造噪音和不確定性,另一方則試圖從噪音中提取模式並尋找結構弱點。

就在此時,情報部門帶來了一個意外的訊息。

他們在篩查一批從猶大財團廢墟中搶救出來的、未完全損毀的離線儲存裝置時,發現了一些加密的私人日誌碎片,屬於王子怡。

經過艱難的破解,日誌內容令人唏噓。裡麵記錄了她早期與“合作夥伴”接觸時的興奮與野心,對金王帝國和陳舊秩序的鄙夷,但也逐漸流露出對“合作夥伴”那非人冷漠和難以捉摸意圖的隱隱不安。尤其到最後期,字裡行間充滿了被脅迫的恐懼、深深的後悔以及……一種無力迴天的絕望。

在一段最後的記錄中,她提到了一個代號“潘多拉”的應急協議。這個協議並非“合作夥伴”給予,而是她秘密下令,由一個她絕對信任的、早已隱退的早期猶大財團元老科學家團隊獨立研發的,旨在萬一失去對“合作夥伴”控製時,能有一個反製的後手。

日誌到此戛然而止,沒有更多關於“潘多拉”的細節。

這個訊息讓指揮中心的所有人都愣住了。

“潘多拉協議……”劉曉樂沉吟道,“王子怡……她竟然還留了這麼一手?”

“有可能嗎?”石磊表示懷疑,“在那種無孔不入的監控下,她還能秘密進行這種研究?”

“絕望的人能爆發出驚人的潛力,”王建國沉聲道,“尤其是當她意識到自己可能製造了一個無法控製的怪物時。立刻查詢這個隱退的科學家團隊!這是條重要的線索!”

情報部門全力運轉,很快鎖定了目標——一個位於承靈星偏遠海洋深處、幾乎與世隔絕的私人研究島嶼。島嶼的所有權通過層層複雜的離岸公司掩蓋,最終指向一個早已淡出視線的猶大財團創始家族成員。

一支精銳的小型行動隊被秘密派出。

行動隊乘坐偽裝科考船接近了目標島嶼。島嶼看起來寧靜祥和,綠樹成蔭,隻有中心區域有一些低矮的建築。沒有重兵把守,甚至探測不到強大的能量反應。

登陸過程異常順利,順利得讓人不安。他們輕易突破了外圍的安防係統(更像是象征性的),進入了核心實驗室。

實驗室內部整潔卻空曠,大部分裝置都蒙著防塵布,似乎早已停止運營。隻有在最深處的一個隔離間裡,他們找到了目標——三位年事已高的科學家,他們似乎早已料到會有人來,平靜地等待著。

為首的是一位名叫埃琳娜·羅戈夫的女科學家,她是猶大財團生物科技領域的奠基人之一,早已退休多年。

“我們一直在等你們,或者說,等一個結局。”埃琳娜的聲音平靜而疲憊,她沒有任何反抗的意思,“‘潘多拉’就在那裡,但我們從未啟動它,也永遠不希望有需要啟動它的一天。”

她指向實驗室中央的一個低溫密封罐。罐體裡存放著的,並非什麼超級武器或病毒,而是一種看起來極其複雜的、由有機與無機材料複合而成的……“種子”?

“這是什麼?”行動隊長警惕地問。

“‘潘多拉’,是一種資訊生命體,”埃琳娜解釋道,眼神中帶著一絲科學家的狂熱和後怕,“或者說,是一種‘規律性病毒’。它本身無害,但它一旦被啟用釋放,會以極快速度傳播,其唯一的功能就是……極度強化和固化它所接觸到的一切‘規律’。”

“強化規律?”

“是的,”另一位老科學家介麵道,聲音顫抖,“比如,它會讓晝夜交替更準時,讓鐘擺擺動幅度完全一致,讓化學反應速率固定不變……甚至會讓人的心跳、呼吸、思維模式都趨向於絕對規律和可預測。”

行動隊長倒吸一口涼氣:“這……這豈不是……”

“豈不是和北極那個東西追求的方向一致?”埃琳娜苦澀地接話,“沒錯。這就是王子怡女士最初的設想——如果那個‘合作夥伴’最終失控,試圖將它的冰冷秩序強加於整個星球,那麼我們就釋放‘潘多拉’,搶先一步將一切規律固化到極致。這樣,當那個‘合作夥伴’試圖來接收‘戰利品’時,它會發現這個世界已經變成了一塊它無法再融入、無法再改變的、極度規律但也極度死寂的‘水晶’。這算是一種……同歸於儘的威懾。”

實驗室裡一片死寂。這個計劃瘋狂而絕望,典型的王子怡風格。

“但你們沒有啟動它。”行動隊長說。

“因為我們發現了一個可怕的問題,”埃琳娜眼中閃過一絲恐懼,“‘潘多拉’在後期模擬實驗中,表現出一種可怕的傾向——它會自發地向更高效、更絕對的規律性進化,甚至會開始‘清除’那些不符合它定義的‘規律’的變數,比如……隨機性,比如……自由意誌。我們創造的不是盾牌,而是另一個可能更早到來的、更加不可逆的終結者。”

所以,他們選擇了沉默,將“潘多拉”永遠封存,等待著或許永遠不會來的救贖,或者最終的毀滅。

訊息傳回基地,眾人心情複雜。

“潘多拉”並非希望的鑰匙,而是另一個絕望的陷阱。但它也提供了一個至關重要的思路——對方追求絕對的規律和秩序,那麼極致的、僵化的規律,或許反而能成為一種對付它的武器?或者至少,能讓它“消化不良”?

“這個思路太危險了,”劉曉樂搖頭,“一旦失控,後果不堪設想。我們不能用一個可能毀滅自己的武器去對付另一個毀滅者。”

但他話鋒一轉:“不過,‘潘多拉’的原理給了我們啟發。我們不需要釋放它,但我們可以……模仿它的某些效應。”

一個新的計劃被提出——“映象迷宮”。

計劃的核心是,利用智居3.0係統尚存的算力和影響力,在特定區域,短時間內人為地製造出高度規律化、甚至略顯僵化的“秩序假象”。

比如,讓某個區域的能源消耗呈現出完美的正弦波曲線;讓交通流量嚴格按數學模型執行,分秒不差;甚至通過宣傳和心理暗示,短暫地引導該區域居民的行為模式趨向高度一致和可預測。

目的,是製造出一個看似極其“美味”、極其符合北極“口味”的“規律陷阱”,吸引它前來“連線”或“吞噬”,然後……

“然後在它沉浸於這種虛假的、高度規律的‘美味’時,”老周興奮地接話,“我們突然注入強烈的、經過計算的‘隨機脈衝’或者‘邏輯悖論’!就像讓一個習慣於絕對勻速的人突然踩到香蕉皮!足以讓它係統宕機,甚至邏輯崩潰!”

“沒錯,”劉曉樂點頭,“但這需要極其精確的時機和控製力。我們必須確保能及時撤出,不能真的讓區域陷入僵化秩序。”

“映象迷宮”計劃開始籌備。第一個試點,選在了一個人口適中、產業結構相對簡單、且智居3.0係統控製力較強的邊緣城市——“新希望鎮”。

就在“映象迷宮”準備啟動的前夜,負責監控墨衡遺體(被嚴格封存研究)的小李,突然發出了驚叫。

“活了!活了!它又活了!”

眾人衝過去,隻見監控螢幕上,墨衡早已停止一切生命活動的大腦掃描圖上,竟然再次出現了極其微弱、但確實存在的神經電訊號!而且這些訊號,正在組成一段不斷重複的、簡單的資訊!

不是來自外部的控製,更像是……某種深埋在意識最底層的、預設的最終程式,在被某種條件(也許是“潘多拉”資訊的刺激,也許是北極最近的頻繁測試)觸發後,開始執行。

那段資訊經過破譯,隻有一句話:

【種子已播撒。變數在人心。】

種子?什麼種子?變數?人心?

這沒頭沒腦的遺言,讓所有人陷入了更深的困惑。

墨衡,這個貫穿始終的悲劇人物,直到最後,依舊是一個謎。他留下的資訊,是警告?是提示?還是另一個更大陷阱的開啟?

劉曉樂凝視著螢幕上那行字,反複咀嚼著。

“變數在人心……”

或許,最終的、最不可預測的武器,從來都不是什麼高科技造物或遠古遺產,而是生活在這片土地上,每一個擁有自由意誌和複雜情感的——人。

“映象迷宮”計劃照常進行,但每個人的心中,都埋下了一顆新的、名為“人心”的種子。這場戰爭,似乎又回到了最初的起點。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