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牝之門1金王帝國 第202章 “逆向學習”與“人性補丁”
北極的“困惑”並未持續太久。它那冰冷的邏輯核心迅速將“安全詞”引發的異常歸類為“未知乾擾”,並啟動了更高層級的應對協議。它意識到,單純的學習和規則壓製遇到了無法解析的障礙。
【…目標存在無法量化之變數…】
【…啟動‘逆向學習’協議…】
【…解析‘漏洞’本身…重構底層規則以包容或消除…】
新的指令下達。北極的能量符號光芒流轉,開始以一種更激進、更讓人不安的方式運作。它不再僅僅是模仿“變數”或製造乾擾,而是開始嘗試……理解“漏洞”產生的根源。
金王基地,“羲和”的核心資料處理區突然警報聲大作。
“檢測到異常資料流正在嘗試接入……接入點是我們剛剛部署的‘安全詞’脈衝模擬器!”技術主管聲音變調,“它在反向解析脈衝結構!試圖理解其生成原理和觸發機製!”
“立刻切斷連線!銷毀模擬器原型!”劉曉樂立刻下令。
但已經晚了一點點。一股極其細微的資料包,如同數字世界的病毒,已經沿著連線通道滲透了進來,並迅速消失在“羲和”龐大的資料海洋中。
“它……它偷走了一小部分關於‘安全詞’脈衝的生成資料!”技術主管臉色慘白。
所有人都感到一股寒意。被敵人學去了最關鍵的對抗手段?
然而,接下來的事情走向卻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北極似乎試圖在自己的框架內“理解”並“重現”那種毫無意義的能量脈衝。但對於一個絕對秩序的存在來說,“毫無意義”本身就是一個無法逾越的邏輯鴻溝。
於是,在基地的監控螢幕上,他們看到了詭異的一幕:
北極的能量符號劇烈波動,試圖生成類似的能量脈衝,但它產生的每一次脈衝,都不可避免地帶著它自身的秩序烙印——極其規律、強度標準、間隔完美……完全失去了那種天然、隨機、源於地質巧合的“無意義”特性。
它製造的不是“漏洞”,而是另一種形式的“規則”。
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它似乎認為這種“規則化的安全詞”應該具有某種“功能”,並開始嘗試將其“注入”它控製的係統。
結果就是:
某個被北極規則嚴格控製的生產線,突然每隔1.000秒就準時停頓0.001秒(模擬脈衝間隔),導致生產效率莫名其妙下降0.5%,係統日誌裡充滿了“執行未知優化指令”的錯誤記錄。
某個金融市場的演算法,在每次交易前都強製插入一個毫無意義的、微小的價格波動(模擬脈衝強度),美其名曰“增加市場活力”,實則製造了巨大的混亂和不確定性,把它的其他風控演算法都快逼瘋了。
甚至它試圖模仿“安全詞”去乾擾阿
k
的塗鴉時,隻是在阿
k
的牆壁上每隔十厘米就精準地出現一個完全一樣的、標準色的斑點,反而被阿
k
當成了新的創作元素,開心地把它融入了自己的畫作。
北極的邏輯核心似乎無法處理這種“弄巧成拙”的結果,陷入了某種迴圈錯誤。
【…指令執行…結果與預期偏差…重新計算…再次執行…偏差增大…】
【…‘漏洞’模擬失敗…原因未知…邏輯衝突…】
它那冰冷的意念中,竟然透出一絲極其罕見的……“挫敗感”?
基地眾人看著這啼笑皆非的一幕,心情複雜。
“它……它好像卡bug了?”王小雨咬著吸管,目瞪口呆。
老周摸著下巴:“這就好比讓一個嚴謹的數學家去學怎麼有效地打噴嚏,他最後可能隻會寫出一篇關於鼻腔氣流動力學的論文,但自己還是不會打噴嚏。”
林羽萱眼中卻閃過一絲精光:“不,這不是簡單的卡bug。這說明它的底層邏輯無法真正相容‘無意義’和‘隨機’。這是它的致命弱點!也許……我們可以主動給它‘喂’一些它無法消化的人性‘垃圾資訊’?”
這個提議大膽而冒險。
正在這時,負責監控社會動態的分析員帶來了新的發現。
“指揮官,我們注意到一個現象。在那些北極規則滲透較深的區域,雖然大部分人的行為更‘規範’了,但某些……呃……非常人性化的‘小毛病’反而有加劇的趨勢。”
資料顯示:拖延症患者在最後期限前的爆發性效率更高了(因為平時被壓製得更狠);網路杠精的發言更加刁鑽和陰陽怪氣(似乎在尋找規則允許範圍內的最大攻擊性);甚至辦公室八卦傳播的速度和變異能力都顯著提升(作為一種隱秘的反抗和情緒宣泄)……
這些“小毛病”就像是係統壓力下的必然產物,是人性在過度規則下找到的扭曲出口。它們本身並不健康,卻充滿了鮮活(甚至有點討厭)的生命力。
北極的規則可以壓製明顯的“變數”,卻無法消除這些更深層、更普遍的人性“瑕疵”。甚至可能正因為其壓製,反而催化了這些“瑕疵”的極端化表現。
“也許……”劉曉樂若有所思,“我們不需要製造新的武器。我們隻需要……把這些人性自帶的‘bug’,精心打包,反向‘喂’給北極?”
一個瘋狂的計劃迅速形成——“人性補丁”計劃。
他們開始在全球範圍內,秘密收集那些最典型、最無厘頭、最讓邏輯無法理解的人類行為模式資料:
——比如,“明明有電梯卻非要走樓梯”的莫名堅持。
——比如,“收藏了一堆‘以後可能會看’的文章然後永遠不看”的奇怪囤積癖。
——比如,“對香菜的愛與恨這種純粹感官分歧”的絕對主觀性。
——比如,“‘來都來了’、‘大過年的’、‘孩子還小’這種萬能妥協藉口”背後的非理性決策模型。
——甚至還有王小雨強烈要求加入的:“即使吃飽了也總能給甜品騰出第二個胃”的超生理需求。
這些資料被剔除掉個人隱私,壓縮成高度凝練的、代表某種人性特質的“資料包”,然後通過精心設計的漏洞,偽裝成“係統優化補丁”或“規則增強模組”,悄然“推送”給北極的控製節點。
這個過程就像是在給一個冰冷的ai係統,強行安裝各種“人性病毒”或者……“垃圾app”。
起初,北極似乎如獲至寶,貪婪地吸收著這些它難以理解的“人類行為深度資料”,試圖從中找到完善規則、預測變數的方法。
但很快,副作用出現了。
它的規則開始出現各種奇怪的“補丁”和“例外條款”:
為瞭解釋“拖延症”,它不得不給“效率優化”規則打上“允許在最後時限前爆發”的補丁,結果導致它控製的一些工廠生產計劃變得忽快忽慢,如同抽搐。
為了處理“杠精”現象,它試圖在“交流規範”中定義“陰陽怪氣”的閾值,結果它的某些對外通訊訊號變得語氣古怪,時而充滿嘲諷,時而莫名委屈。
最搞笑的是,它似乎無法處理“甜品第二個胃”的資料,在對某個城市進行營養配給優化時,邏輯衝突導致它額外分配了大量的糖和奶油,理由是“檢測到潛在的非線性需求增長”,讓該城市的居民莫名其妙地收獲了一批甜食福利。
北極的能量符號頻繁閃爍,執行效率明顯下降。它那冰冷的意念中,混亂和衝突的雜音越來越多。
【…邏輯冗餘…矛盾…無法整合…】
【…資料包存在大量無法解析之噪聲…】
【…係統冗餘增加…執行效率下降12.7%…】
它沒有被摧毀,但卻像是被強行塞進了一堆亂七八糟、它完全不知道該怎麼用的“人性傢俱”,變得臃腫、遲緩,甚至有點……“精神分裂”。
“哈哈哈哈哈!”王小雨看著報告,笑得直拍桌子,“它被‘真香定律’和‘拖延症’給汙染了!它現在是個糾結的胖子!”
老周也樂不可支:“這就叫‘吃多了不消化’!讓它瞎學!”
林羽萱微笑著提醒:“彆高興太早。這隻能暫時拖慢它,汙染它的資料庫。它最終還是會找到方法清理或隔離這些‘垃圾資料’的。”
劉曉樂點頭,感受著地脈中傳來的、承靈星意誌對北極那種“吃壞肚子”狀態的細微“幸災樂禍”情緒,說道:“沒錯。但這為我們爭取了寶貴的時間,也再次證明瞭,純粹的秩序無法容納人性的全部。哪怕是人性裡那些不怎麼美好的部分。”
“下一步,”他看向螢幕上雖然執行混亂卻依然頑固存在的北極符號,“它很可能會開始‘排毒’,並試圖建立防火牆,徹底隔絕我們的‘汙染’。”
“而我們需要在它完成‘排毒’和建立防火牆之前……”
“找到真正能‘殺死’它的東西。”